陈世福
众所周知,食盐是人民生活必需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我国大部分地区属碘缺
乏病区,食盐加碘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最根本的措施。
为提高民族素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仍对食盐实
行垄断性专营和指令性计划管理。在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盐专营办法》的同时,国
家及省政府多次发文要求,在强化管理的前提下,重视食盐专营、重视食盐加碘工作。
在充分认识食盐专营工作的现实重要性和历史长期性的前提下,安康地区盐务管理局组建
运行以来,在上级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在省盐务局的指导下,在工商、物价、卫生、公安
、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食盐计划购销持续稳定增长
。盐政管理逐步法制化、规范化。盐行业“四率”(计划完成率、碘盐合格率、碘盐普及率、
复合膜食盐小包装普及使用率)分别为11028%、9953%、98%、100%,全区7-14岁儿童甲状
腺肿大率由1995年前平均24%到1999年下降到10%以下。最近省卫生厅、省地病办组织的2000年
实现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活动在我区抽样评估、考核后结论为合格。
以上成绩的取得为我区食盐市场的有序控制、食用合格加碘盐的计划供应和普及、消除碘
缺乏病、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加强内部机构建设,理顺管理经营体制。
地区盐务局组建后即按国家有关部委文件精神与地区盐业公司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合署办公。在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下,内设一室三科(队):办公室、盐政科(稽查队)、计
划运销科、财会科。在确定内部经营管理体制及各科室岗位职责任务的同时。注重了各县(市)
专营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按照省、地有关文件精神,局领导深入各县(市)落实、协调盐业体制
改革工作,帮助解决分离、组建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在各级政府的支持、有关部门的配合下
,目前全区大部分县(市)的盐业体制已得到了理顺和完善。
二、依法行政,强化盐政管理。
盐政管理和盐政执法是食盐专营工作的保障,盐政管理得好、差,直接关系到食盐专营工
作和消除碘缺乏病危害这个涉及全民族素质提高的重大社会问题。在认真贯彻国务院197号令
、强化食盐专营管理的同时,我们注重了盐政执法队伍的组建和执法人员素质的提高。把实现
盐政机构高效能、执法人员高素质作为基本目标和要求。一方面组织盐政执法人员反复学习深
刻领会《食盐专营办法》《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规、条例。一方面组织参加省、地举办的执
法人员培训班。经考试,34人取得了陕西省行政执法新证件。
加大盐政执法力度,净化食盐市场。针对我区毗邻川、鄂、渝等富盐省市,周边地区私盐
贩运活动时有发生的实际情况,我区地县(市)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下
,几年来,查获多起盐业违法行为,没收盐产品数百吨,严厉打击了各种盐业违法行为。在普
查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工业用盐台账及销售审批制度,设计、使用带有宣传盐政管理有关内容的
工业用盐审批单。
按照《食盐专营办法》有关条款和省政府40号令规定,积极推行《食盐零售许可证》制度
。由于统一制作宣传录相、录音带,与工商行政部门联合发文,又经广播、电视、报纸的宣传
,使全区统一发证工作的政策、实施方案等得以顺利推行。从而为规范我区食盐零售市场,有
效打击非碘盐和私盐冲击我区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搞好计划运销,加强碘盐质量管理,保证市场有效供应。
指令性计划管理,是食盐专营工作的核心,几年来,安康地区盐务局各级领导在对计划管
理、维护专营工作高度重视的同时,狠抓了各县站食盐计划执行的管理。强调执行国家指令性
计划的严肃性,坚持以调促销,以存促销,合理调配盐种,促进了购销计划的全面完成。1999
年调、销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1028%和10474%。
为确保碘盐质量,建立和完善食盐加碘规章制度,1992年即对全区食盐加碘统一了管理制
度(碘盐加工卫生制度、小袋包装盐加工制度、碘盐加工人员岗位责任制、碘盐加工安全制度)
,在执行上严把四关,即碘母盐配制关、搅拌均匀关、班产班测关、包装碘盐出库关。由于责
、权、利相一致的管理机制和加碘作业标准化的管理,我区的碘盐加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1996年全区检查测评结果表明,合格率9842%,卫生部门监测合格率9628%。1997年地区设
立了盐产品质量检测站,各县(市)建立了盐品化验室,形成了全区盐业系统的碘盐质量保证体
系。
强化碘盐小包装的管理、推行,是防止碘离子挥发的有效措施。安康地区盐务局根据本区
山大人稀、交通不便、农村群众购盐一次食用6-12个月的特点,从1995年率先全面推行和普及
食用碘盐小包装,在当年全省召开的小包装经验交流安康现场会上,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并在全省范围进行推广。1996年以来,在狠抓小包装碘盐质量管理、制定相应考核标准的同
时,根据省盐务局的目标责任书和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的安排,与各县(市)盐务局签订了《安
康地区全民食用合格碘盐、确保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目标责任书》。由于对此项工作的要
求、目标、责任明确,全区各级盐业部门对包装和碘盐质量实行全方位质量规范化管理,使其
质量逐年提高,经查合格率为9953%,全区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95年前平均24%到
1999年下降到10%以下。基本达到国家碘缺乏病的阶段控制目标。
四、重视舆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增强碘防意识,自觉抵制私盐。
鉴于食盐这一特殊商品的多重属性和食盐经营工作的经济、社会影响内涵。几年来,我们
始终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在注重食盐经营的同时,努力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
的碘防意识,自觉抵制私盐、拒绝非碘盐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除平时例行盐业市场检查中
把宣传纳入一并进行外,每年将“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扩展延伸为宣传月活动,深入广泛地
开展食盐加碘及碘缺乏病防治的宣传工作,精心组织,形式多样,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深入边
远山区乡镇及中小学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书写科学补碘标语、口号。经过这些年坚持不懈
地努力,我区广大群众的碘防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盐政管理和依法行政也进一步得到了广大
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阶段,我们要把盐业工作纳入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大
局中来考虑问题,增强做好食盐专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盐业,搞好本职,勇于实践
,提高素质,切实认真履行好政府赋予的各项职责。
(作者系安康地区盐务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