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均民 刘延新
延安市宝塔区南市街道办事处位于延安城区南部,占地面积47平方公里,辖区有党政
机关264个,各类学校22所,辖21个居(家)委员会,总人口507万多人,是延安市最大的一
个街道办事处。近年来,在辖区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按照组织要精心,建设要强化,
管理要到位的指导思想,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使街道社区全民健身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并有力推动了社区文化的发展,多次受到了中、省、市、区的表扬。1999年被省政府授予
“体育先进社区街道办事处”荣誉称号。
总结几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全民健身事业必须要纳入社区文化建设的范畴
全民健身事业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迫切需要
,也是基层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工程。同样,它也是街道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
此,建设是第一要素,管理是首要大事,发展是迫切需求。按照这一要求,我们一是把辖区
机关单位的体育项目建设纳入到了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之中,逐年分步骤进行。几年来,辖区
内新增各类活动场所近80个。二是强化对各类体育活动组织和活动站(点)的管理。针对辖区
内体育活动组织多,站(点)多,活动秩序乱的现状,办事处成立了体育活动指导中心、老年
人体育协会等多个社团组织,进行组织、管理和协调。首先是规范了活动站点,根据便利原
则,辖区内设立了5个固定活动点,进行挂牌指导;其次是规范了各类体育组织,明确规定
辖区内的各类体育组织必须在办事处体育活动指导中心登记备案,接受管理,所开展的各项
竞赛活动必须纳入辖区体育工作的安排;再次是办事处出面协调,聘请辖区内的体育工作者
给健身者予以心理素质咨询,锻炼技术指导,做到了心身的共同提高。三是把全民健身事业
纳入到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范畴。街道社区文化建设内容较多、较丰富,其中最重要的一
项就是全民健身事业。我们在这方面的指导思想是:寓体育于文化之中,在开展文化娱乐活
动中发展体育事业。在这方面,我们重点是利用活动站点的晨、晚炼,开展寓文化内涵的健
身操、太极剑、木兰扇(拳)等活动,既强身健体,又陶冶情操。通过上述一系列工作,辖区
体育事业得到了健康发展,也有力地推进了街道社区文化的发展。
二、全民健身事业必须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过去一段时间,辖区多数锻炼场所从事练各种功的人,从事竞赛性活动的人较少,把
体育和文化结合在一起开展的更少。于是各种活动场所都沉迷着一种消极、低沉、不健康的
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辖区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精神追求和文化向往,把一种活泼、
向上、团结拼搏的体育事业快变成了功和教的滋生土壤。针对这种情况,办事处党委明确提
出,建设的步伐不能放慢,素质提高工程必须再加大力度。为此,办事处体育指导中心拿出
了开展全民体育竞赛活动的日程表,明确要求各活动站点、各类体育组织要精心组织,认真
负责参与各项体育竞赛活动,通过学校与学校、机关与机关、体育组织之间的,居委会之间
的,老年人之间的篮球、门球、保龄球、健身操、太极拳、拔河等对抗赛,很快就扭转了这
种不良倾向,而且也得到广大健身者的热烈拥护,体育锻炼的人数由原来辖区总人数的32%
,猛增到71%。并且他们又自发地开展起了踢毽子、沙包、跳绳、长跑等竞赛活动,辖区的
机关单位也相应地开展了工间操、广播操比操活动。系列竞赛活动有声势的开展,使全民健
身事业转入到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大大提高了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三、全民健身事业必须注重骨干培训和体育组织的重点建设
我们在抓好基础工程建设和群众性体育普及的同时,始终没有放松对体育骨干队伍和体
育组织的建设及其作用的发挥。在骨干队伍培训方面,一是不定期组织骨干人员进行相互学
习讨论,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二是充分利用辖区体育师资力量的优势,在每项赛事活动前
举办一期体育骨干业务培训班,每年至少8期,参培人员150人左右;三是积极组织选派体育
骨干分子参加市、区举办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学习。目前,已有10人拿到了三级社会体育
指导员证书。在体育组织重点建设方面,一是制定重点建设规划,在全面培养提高的基础上
,一年培养1?个全民参与性强、影响面广的体育组织进行各方面的支持。二是确定重点骨干
人员进队进行定期培训指导。三是市、区各项比赛重点选派参加。目前,辖区内的老年门球
队、健身操队、象棋队、太极拳队在全市、区中属于佼佼者。
全民健身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重点建设、全面提高、加快发展、还任重道远,需
不断努力,将具有特色的充满丰富文化内涵的街道社区新型体育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作者系延安市宝塔区南市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