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岚
近年来,我县紧紧抓住国家重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良机,对县城和有一定基础的集镇
大力进行改造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县城市容市貌有了很大改观,面积由80年代的
266平方公里扩展到342平方公里,城区供水、供电、通讯、道路、市场等配套建设明
显加快,城市功能逐步增强,建筑分布日趋合理。阳平关、大安、代家坝等一批小城镇初
具规模。今年以来,我县立足县情,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扩大对外开放 ,实现县域
经济腾飞的重要举措,五管齐下,加速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宁强特色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1以规划为纲,适度超前造城。 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的方针,按照“三面向”(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三有利”(有利于合理
利用土地、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方便群众生活)、“四集中”(乡镇企业适当集中、
市场适当集中、专业户适当集中、服务设施适当集中)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小城
镇建设规划工作,达到30年不显旧、50年不落后。发展目标是:以宝城、阳安铁路、108
国道、宁新公路为发展轴线,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大安、代家坝、阳平关、燕子
砭、广坪、铁锁关6镇为骨干,以高寨子、胡家坝、青木川、毛坝河、茅坪沟4镇1乡为重
要补充的小城镇体系。力争用3年时间,使我县城镇化水平达到20%,5年达到30%。5年内
,县城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万人,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5平方米,路面硬化率
达到100%,绿化率达到25%,供水普及率达到100%。5年内,骨干小城镇人口达到7000人
以上,其他小城镇达到4000人以上,路面硬化率达到100%,绿化率达到30%,供水普及率
达到80%,建成一个占地5亩以上的综合市场或专业市场。边贸小城镇修通连接境外的三
级以上公路。力争用3至5年时间,逐步形成街道宽敞整洁、镇容镇貌改观、市场各具特
色、商贸日趋活跃的串珠式小城镇带。
2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建城。 县城建设上,要以旧城改造为重点,
逐步扩大城市规模,拉大城市骨架,增强城市功能。搞好县城中心广场改建和北大街示
范街拓宽建设;加快半边街拆迁改造,沿河建成绿化带,改建成集商业、娱乐、休闲为
一体的步行街;加快王家坪、王家坝两个开发区建设,逐步形成以108国道为依托的国道
经济带和县城十里长街。在小城镇建设上,主要是加强以水、电、路、讯为重点的基础
设施建设和以学校、医院、市场为重点的公用设施建设,突出抓好路面硬化率、供水普
及率和路灯亮化率。今年上半年,我们投入极大的物力、财力,掀起了大规模建设小城
镇的高潮。县城北大街示范街建设即将竣工;中心广场建设初具规模,完工后可建成全
市山区县最好的广场;半边街商业步行街建设已完成拆迁并开工建设。县城面貌发生显
著变化。与此同时,今年确定的6个重点集镇建设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的发
展目标,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在全县上下的全力奋战下,上半年超计划完成了建设任
务,并将明年的部分项目提前到今年下半年实施。
3聚集城镇建设资金,多方投入兴城。 为了广开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我们一是
在财政预算中增加城镇建设资金,各类专项资金向城镇建设倾斜,支持小城镇建设。二
是积极申报城镇建设项目,争取国家支持。三是扩大开放,落实优惠政策,引入市场机
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吸引民间及县内外投资。对县外带资来
宁进行旧城改造和城镇综合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免交城建各项规费,对小城镇项目实行
“一厅式”服务,有关手续随到随办,对重点工程实行挂牌保护。四是推行土地竞价拍
卖制度,盘活土地存量,促进土地开发,聚集建设资金。通过这些措施,以政府的有限
投资,启动、激活了民间投资和社会投资。今年上半年,县内外投入我县小城镇建设资
金达2000多万元,意向性投资5000多万元。
4推动人口聚集,逐步发展扩城。 一是通过完善城镇功能,吸引外地和农村人
口进城。加快小城镇功能小区和市场建设,建立乡镇企业小区、个体私营经济小区、商
贸区、住宅区、公益公共事业区等,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和矿产品加工业、商业、服务业
、运输业、房地产业、建筑业、旅游业等二、三产业,尽快建立各类综合市场和专业市
场,为农民进城创造良好的条件,解决农民进城后就业谋生的后顾之忧。二是通过政策
引导,推动农民进城。出台政策,让农民自己决定土地承包权的退还、转让、继续承包
等问题,方便农民进城;严格控制农民分散建房,引导农民到城镇规划区内统一建房定
居;新建厂、建校及建公共设施等向小城镇集中;在总的用地指标不变的情况下,把各
类用地指标捆起来,集中支持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贫移
民异地开发、库区移民结合起来,引导他们迁移到城镇定居;放宽户籍制度管理,鼓励
有一技之长的农民脱离土地到城镇经商、办企业,并准予办理农转非手续,在户口迁移
、子女入学参军、住房、就业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权利。通过人口的聚集,必将
带来市场的繁荣,二、三产业的蓬勃兴起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5加强城镇管理,严管重罚治城。 “三分建,七分管”,为加强我县小城镇建设
管理工作,我们在结合实际,借鉴外地好的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快小
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决定》和加强城镇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县乡两级分别成
立了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重点加强了四个方面的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城镇规划管理。
认真执行小城镇建设规划,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
。二是加强基建管理。强化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的工程管理,确保工程
质量。三是加强城镇用地管理。本着集约用地,节省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
耕地的原则,对城镇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有偿使用,依法管理,将城镇
建筑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由地面向空间发展,加强土地整理,更新改造旧村老镇,盘活
闲旧房产,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解决城镇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四是加强市容环境
卫生管理。坚持“突出成效,综合治理,依法治城,严管重罚”的方针,落实“四自一
包”责任制,推行垃圾袋装化管理,集中整治“脏、乱、差”现象,大力整顿占道经营
、乱停、乱堆、乱放问题,着力改善城镇面貌。
我县坚持五管齐下推动小城镇建设的方针,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拉
动了经济增长,上半年国民经济同比增长121%。激活了乡镇企业、建筑业、房地产业
、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繁荣了城乡市场,进一步增强了党和政府的
凝聚力。
(作者系宁强县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