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是一个老话题,但又面临着很多新问题。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
对此十分关注。江泽民总书记在听取国家经贸委的汇报时,反复强调了这一问题;朱镕基总
理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专门讲了这一问题;吴邦国副总理把国家经贸委在上海召开的会议
主题也定为管理。由此可以看出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我国很快将要加入世贸组
织,企业需要直接面对国际性大企业进行竞争,抓好管理势在必行。
一、要强化管理意识。 目前我们的企业对管理尚不够重视,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比
较多。如观念落后、人才缺乏、职工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管理粗放、不严不细、流于形
式、管理效率低下、组织机构僵化,科研开发与营销环节薄弱等。要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强
化新的管理意识。一是市场意识。要以市场为导向,把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各个环节纳入
企业管理范畴,让管理领域和管理活动与市场接轨,善于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去赚取最大利润
,使资本的各种形态通过市场循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二是人才意识。作为管理的主体,人
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和发挥的如何,最终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
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探索有效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
潜能。三是创新意识。企业根据产供销技术的变迁和市场供需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组织、经
营理念和管理方式,打破陈规陋习,提高运转效率,增强企业活力。四是虚拟经营意识。在
组织上突破企业有形的界限,仅设置生产、营销、设计、财务功能,而将其他功能通过各种
方式借助外力进行整合,或采取外包加工,或与其他企业共同经营,或将不同企业的优势资
产相对集中联合生产。五是以改革促管理的意识。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
改变企业原有的一切不符合科学管理的弊端,真正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使改革与管理相
结合,以改革促管理,用管理巩固改革成果。
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在人类社会跨入以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新世纪时,无论国
与国之间的竞争,还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谁能重视人才,
谁能重视培养和利用人才,谁就能在新的竞争格局中抢占先机。过去常以“革命事业大家干
,不论离谁都照转”而使很多人才流失的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
,首先要建立业绩量化考核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人事制度,量化考核是对企业经营者从德、
能、勤、绩等方面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评;动态管理是对企业经营人才的聘用、淘汰
、分配的上下浮动都在动态中进行。其次要实行定岗、定员和全员竞争上岗,参照国内外同
行业先进水平,科学测算工作岗位和岗位的工作量,确定用工人数,实行定岗定员。同时推
行职工竞争上岗制度,建立优胜劣汰的用工机制。经营困难、开工不足的企业,可在内部单
位实行先全员下岗、再重新竞争上岗的办法。再次要制定和落实人才的激励措施,对管理人
才,可以推行年薪制,加大效益年薪的比重;对有条件并已实行股份制的企业,可以采用期
股等激励方式;对技术型人才,要对其技术成果予以承认和保护,将其技术成果量化,以技
术入股。
二、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 这是新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作为国
有资本的出资人,必须对分布在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管,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监
管本身是一种约束,既是对企业经营者的爱护,也是对企业正常发展的保护。一些企业领导
人走上犯罪道路,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监管不力造成的。要
加强监管,从当前的工作来看,一方面就是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国有企业监事会条例,依
法对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派出监事会。要抓紧制定我省的实施办法,确定委派的范围,
抽调所需的人员,去年已派出的稽察特派员相应改为监事会成员。监管的内容、方法、考核
、奖惩均按国务院《条例》和我省的《实施办法》办理。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监
督制度,如经营者离任审计制度、厂务公开制度、招待费用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等,依靠职工
对经营者实行监督。同时,还要在加强财务核算、工程招标、物资采购等方面的管理上狠下
功夫。坚决制止做假账、账外账以及乱设账号、私设“小金库”的行为,深入开展“学邯钢
、学亚星”活动,堵塞工程施工、物资采购方面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