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创汇林业为山川秀美工程增辉添彩
发布时间: 2008-06-25 16:00
路 棣
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给西部省份复兴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山川秀美工程使陕西率先走上大投资,大建设,大发展的制高点。目前,实施山川秀
美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植树造林。但林业的特点是:生态效益显著,生长周期长,投
入产出比率较低。群众难于取得眼前效益,自发积极性不高。加之,我国即将加入世贸
组织,林业面临国际竞争和亟待提高经济效益的严峻考验。我们认为,从陕西实际出发
,有比例大力发展创汇林业,是促进山川秀美工程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相结合的一条最现实、最重要的途径。
一、我省创汇林业的现状与特点
所谓创汇林业,是指林业中,以能够提供可创汇的林特产品和珍禽异兽观赏、森林旅
游等为标识,具有与其它林业等同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而经济效益却高出其它林业
数倍的那一块林业。我省创汇林业具有以下特点:
(一)“三大效益”兼容,经济效益显著。一是创汇林业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如我省的
镇巴板栗,不仅国内有市场,国外也有市场。二是创汇林业产品效益高。从比较效益看
,原始林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要获取经济效益,就要以牺牲生态效益和社
会效益为昂贵代价,得不偿失。市场经济是利益法则,没有收益就没有生态。而创汇林
业周期短,3至5年见效后,年年有回报。三是创汇林业发展符合群众意愿。我省出口名
牌“牛王漆”,几年前产漆树统计用株为单位,现在用亩为单位。不足5年,漆树就由
百万株猛增到百万亩,而且多为群众出资。
(二)发展历史悠久,产品中外驰名。在远古时代的西安半坡遗址中,就有食用栗子的
考证。有些品种2000年前就已人工栽培,《诗经》和省内地方志史多有记载。“个大、
皮薄、仁饱、油润”的洛南核桃,镇巴县被誉为“中国板栗之乡”,陕北黄河岸边的大
红枣,具有传统历史的陕西柿子,陕南汉水流域的白河、安康、岗皋、西乡、镇安、石
泉等县产的生漆在国外华侨、华裔中颇有盛名,杜仲、甘草、枸杞几十种中药材在东南
亚深受欢迎。
(三)资源比较丰富,创汇潜力很大。1998年国际市场在东南亚、俄罗斯金融危机和我
国周边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的影响下,许多国家贸易不佳,但我省的核桃、板栗、生漆
、中药材、果汁、食用菌、魔芋、苹果等十多个品种仍牢牢稳占国际市场。据统计,
1998年我省林产品除国内市场获得较好收益外,还出口3500吨,创汇近3000万美元。
1999年情况好转,在陕西果品国际年会上,全省共有42个项目签约,总额6.7亿元,引
进外资3220万美元。国外市场由香港、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拓展到美国、新
西兰、德国等西欧国家和南美地区。已开辟或正打开国际销路,后劲十足的产品有:沙
棘、猕猴桃、桐油、柿饼、红枣等多个品种。截至1999年年底,全省板栗、核桃、沙棘
、油桐、漆树、苹果等均在百万亩以上。苹果最多,为750万亩。沙棘次之,为400多万
亩。产品结构和内在质量均有飞跃。
(四)森林旅游突起,创汇初具规模。全省现有森林公园45个,其中:国家级8个。森
林绿地景观240万亩,园内世界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云豹、羚牛、大鲵、朱
●、金鸡、血雉、红腹肖雉可供观赏,各类动物500余种。闻名中外的植物2300余种,
独叶草为举世罕见的原始孑遗植物,连香树是世界珍稀树种,还有太白米、雪山一枝花
、枇杷玉、手儿参等均为独产。各类名胜景点几百处,无不引人神胜。据1999年统计,
全省森林公园接待国内外游客185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4000余人。旅游总收入4000万
元,创汇近10万美元。
二、我省发展创汇林业的方针和有利条件
发展创汇林业,应作为山川秀美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新的战略,新的政
策,新的机制,形成综合优势,才能快速发展。要大造舆论,引起多层面、多方位的高
度关注和支持,重点突破,从而实现有计划、有步骤的林业整体发展。我省发展创汇林
业应遵循这样一个方针:生态居首,科技奠基,政策激励,重金投入(国资、外资、民
资),因地制宜,广开市场。
我省创汇林业的外部有利条件:
一是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形成,可借市场之力推动创汇林业的开发与发展。市场经济不
仅大大拓宽了创汇林业发展的思路,而且还可以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实施。在资金投
入上,形成了“纵、横、外立体交织,星罗棋布”的投资格局。“纵”是中央各部门、
金融机构下拨的专项资金和贷款;“横”是省际间横向联合的相互投资;“外”是外商
和世行、亚行划入我国的项目专款;“星罗棋布”是指民营企业、群众个人的投入,并
产生了公司加农户等新的机制。在产品销售上,除国外和中央、地方、部门举办的各类
洽谈会、年会、节日的促销及内外贸渠道的批发外,还有了大批由民营企业、林产营销
大户与福建、广东兵团联手从事的期货贸易、现货贸易和转手贸易,把核桃、苹果、猕
猴桃、桐油等许多品种推向了境外。
二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享受世贸现有成员的贸易待遇,销售市场将扩展到100多个国
家和地区,林产品需求将明显增加。按世贸规定,我国木材、造纸木浆等进口关税将由
20%上下减让到6%左右。国外木材、木浆等资源优势明显,势必大量入境,拉动国产木材
、木浆等价格大幅度下滑。我国林业必将实施战略转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恰好
与山川秀美工程要求相合拍;而创汇林业则是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既能给山川秀美工
程“锦上添花”,又给林业战略转移“雪中送炭”。
三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决策,使创汇林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首先,国家给予西部
地区的政策将比东部更加宽松、更加优惠,以便吸引和调动其它地区的技术、人才、物
资流向西部,开展横向联合,为“以东资林、以西生林、改善生态、提高效益”打下基
础,并使西部资源“东流不再,就地生效”。其次,国家将加大西部大开发的投资力度
。
第三,大开发的春风扑面而来,“孔雀东南飞”已调头西翱。第四,《陕西省山川秀美
工程规划纲要》已公布并实施,许多优惠政策、措施正在陆续出台,发展条件看好。
四是农林科技实力雄厚。我省农林科技独占鳌头,国家惟一的农业示范区设在杨凌。西
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有三个系列化8个专业从事林业科教,学科门类较为齐
全,专业人才济济,各类林业专家、学者273人。年科技成果专利达十多项,这些项目,
为创汇林业出名牌、获高效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是创汇林业强力助推我省由农业大省转向农林大省。据1999年不完全统计,我省主要
农作物播种面积7089万亩,创汇林和可发展为创汇林的经济林为2060万亩,主要农作物
播种面积与可创汇林和经济林面积之比约3.44∶1。从1998年至1999年增幅看,主要农作
物播种面积增幅为0.63%,创汇林和经济林面积增幅为12%,其增幅远大于农作物播种面
积的增幅。近来,国家已在我省大面积展开退耕还林还草,按照“退一还二、还三”的
要求,我省主要农作物面积随着林草面积的增加将进一步减少。而在山川秀美工程中,
创汇林业又主要体现近期利益,群众自觉发展的积极性很高。国家的大力支持与群众自
觉发展的内在力量叠加,必将创汇林业推向高速发展的轨道。
三、我省发展创汇林业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1.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有些部门和个别地方未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站在扶持
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高度认识创汇林业,没有把林业的发展放在国际市场
的大盘子中考虑,没有摆脱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抓林业就是抓木材资源的“惯性”
思路,对创汇林业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扶持,使生产方向、目标与国际市场脱离。
2.林产品质量问题。尽管近几年林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不少,但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和兄弟省市的科技应用高速发展相比仍显缓慢。以致更新换代不快,良种不成规模,批
量、价格也就上不去,反过来抑制了发展。在销售环节上管理不严,新老产品混合,使
产品等级下降。在产品藏贮上,冷库、包装、装潢等投入不足,“一等质量,二等装潢
,三等价格”普遍存在,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市场营销的需要。我国林产检疫标准尚未达
到国际准则,受到国外兴起的“绿色贸易壁垒”限制。我们在生产管理上又不科学,专
用林药质量差,产品出现了病虫、疫病、农药残留等问题。
3.市场培育和媒体宣传不力。我省林产品丰富,多为独产、特产,但在国际上知名度不
大,甚至省外许多政府部门、专营机构也知之甚少。原因是报刊杂志、电台、电视上报
道次数不多,国际、国内许多可扩大影响的洽谈会、展销会林业部门参与不多。就是参
了展,展柜不醒目,气魄不够大,也引不起外商关注。缺乏品牌意识,至今我省许多林
产品还没有品牌,而品牌是国际市场的必备法则,无品牌就难有市场。林业销售信息网
络不健全,不能快速、准确、及时地获取和掌握反馈信息,使得销售受制于人,压级压
价严重。
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发展创汇林业的六点对策:
(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把创汇林业当作我省大林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来抓。引导
干部群众认真分析陕西的省情和林情,把山川秀美工程和陕西林业放在国际市场的大环
境中,利用国内国际双重林业资源转换和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相互支撑,按照“比较优势
”原则,充分发挥山川秀美工程创造的新优势和我省林业资源优势,积极跻身国际林产
品市场,大力发展创汇林业,拉动全省林业上水平,出高效。
(二)广泛宣传,为发展创汇林业推波助澜。大力宣传入世后国外林产品冲击国内市场
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以引起广泛关注。组织专家、学者把山川秀美工程和创汇林业融于
一体,进行战略研讨,策划创汇林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并进行实施。在报刊、杂
志、电台、电视上以论文、讲座、报道、科普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周期性大宣传和
不间断的新闻报道。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各类贸易洽谈会、展销会,大量展示我省林产
品,提高我省创汇林产品知名度。
(三)以发展创汇林业为接点,把山川秀美工程和国际市场联成一体。要按《陕西省山
川秀美工程规划纲要》精神,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汇林业和可扩展为创汇林业的经济林比
例,使山川秀美工程达到“以林生林,以林养林,自身为继”。除国家、地方、民间投
资外,想方设法吸引外商投资山川秀美工程,建设“陕味浓厚”的林产品出口基地。积
极引进外国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经“本土化”培植,发展成“订单林业”,激发群众
出资建设的积极性,为“以林生资,脱贫致富”开创一条国际通道。加强龙头企业建设
,增强出口经营实力,使龙头企业担负起发展创汇林业组织者的角色。
(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林产品质量。一是加强林业科研特别是生物技术的研究应用
。组建弹性科研队伍,进行成果攻关,不断将最新科技成果用于生产,使符合出口要求
的林产品品种和生产技术得到推广。二是加强林业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加工工艺等环
保检测,保证出口林业生产品符合无污染、安全卫生、营养保健等“绿色”标准。三是
强化保鲜和包装,在改变我省林产品“一等质量,二等包装,三等价格”落后局面的同
时,扩大林产品加工制品的比例。四是实施名牌战略,加快修订林产品质量标准,使我
省林产品质量从整体上上档次。
(五)统一协调管理,搞好信息服务。为避免省内生产与出口企业的重复建设和竟相压
价等自杀性竞争,要建立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经营管理体制。一是强化政府宏观管理,
统一规划,根据市场需求、资源优势和产销辐射带动范围,确定生产与加工企业的布局
和规模,保证外贸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规范企业行为,为出口企业大致划定出口品
种和地区、国家,改善出口市场秩序,统一出口价格。三是加强信息服务。政府部门、
进出口商品检疫机构、企业、行业协会、林业技术单位等要加强交流,发挥人才、技术
、信息、检测设备的优势,通报出口情况,介绍国际市场动态,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
进措施和意见。
(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发展政策,建议设立由林业、外贸、海关、商检等部门组成
的创汇林业协调指导机构,加强对创汇林业的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性金融信贷支持,为
扩大产品出口创汇提供融资条件和配套的金融和保险服务。(作者单位:陕西省体改办)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