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公报>1999 > 第22期

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做好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发布时间: 2008-06-25 16:00

□ 张兴邦
  今年6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向全党和全国 人民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动员令。西部大开发对于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将产生极其深 远的影响。
  加快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空前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以时不我 待的历史紧迫感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扎扎实实地搞好各项准备工作,在各种准备工作中 ,必须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回顾改革开放20年来合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回顾去年以来全县上下抢抓机遇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没有基础设施建设的大突破和大提高, 就没有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大突破和大提高。一部合阳的经济建设史,从一定意义上 讲,就是全县人民抓机遇,上项目,求发展的历史。  改革开放初期,合阳基础设施落后,信息闭塞,交通极为不便,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的主要“瓶颈”。创造一个科学、完备、充裕的基础设施环境,为合阳经济可持续发 展提供坚实保障,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共同的心愿和奋斗目标。通过连续几个 “五年计划”的实施,特别是自1996年起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开放开发和大事带动战略, 集中精力狠抓了以每年“十件大事”为龙头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使得我县基础 设施得到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20年间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年平均 递增16%。截至1998年底,全县共建水库13座,抽水站124处,机井465眼,东雷抽黄、申 都供水工程、秦城供水工程等大中型水利设施全面投入运营。全县治理“四荒”125万 亩,新建防护林779万亩,经济林24万亩,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观。交通方面基本 形成了以108国道为轴线,以环县公路为骨架,乡村道路为网络的“Φ”字型公路交通体 系。全县二级黑色路面达到40公里,县乡公路211公里,乡村公路110公里。邮电通讯方面 9800门程控电话电报自动报网,直接国内外长途,安装开通了“GMS全球通”移动电话, 全县21个乡镇全部通上程控电话,农话通村率达78%,278个行政村实现了“电话村”的梦 想。城乡电网改造已投资506万元,改造低压线路168公里,高压线路31公里,更新变压器 42台,65个村庄的标准化电网改造达标。县城建设方面,拓宽改造旧街道11条,大力完善 和提高县城供水、排洪、环保设施以及邻街建筑物的白色化改造,加之农民商城一期建设 工程全面完成,初步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功能比较齐全、环境比较优雅、风格比较独特 的现代化城市的雏型。  1998年初,我县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的历史机遇,全 县上下一心,埋头苦干,迅速在全县掀起了一个抓项目、建项目、求发展的热潮。截至目 前,已向中、省、市有关部门申报项目24个,9个项目已获立项,立项资金373亿元,共 落实各类资金计划13亿元。其中洽川风景区二级专用公路工程、农村电网改造、浓缩果 汁厂建设等重大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  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合阳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全县国民生 产总值从1978年的6450万元增长到1998年的7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78倍, 年均增长1147%;社会商品零售额从1978年的4298万元增长到1998年底的211亿元,同 比增长了4倍;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444万元增长到1998年底的5608万元,同比增长116 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51元增长到1998年底的1462元,同比增长27倍。但是由于 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制约,我县基础设施虽然总量矛盾趋于缓和,但欠帐还很多,结 构问题还比较突出,还不能从根本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主要 表现在农业基础薄弱,水土流失严重;公路等级普遍较低,通达深度不够;城乡电网网架 不合理,设备老化,电损率高;城市化水平低,市政设施落后,管理有待提高等等,这些 都严重影响了我县的投资环境,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当前 和今后一个时期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紧紧抓住中央继续加大基础 设施建设力度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走向,体现合阳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的原则,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和农 业生产基本条件,增加对水、电、路、讯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通过建设一批经济效益 明显、带动作用强的农林水利、交通通信、生态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骨干项目,使我县的 农副产品、旅游和矿产等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现实的生产力。同时注意扶持高新技 术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产业升级。 ——突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不懈地抓好生态环境和水利设施建设。在继续抓好农业综 合开发工程、以工代赈项目、小流域治理项目、甘露工程的同时,尽快启动泾渭河流域合 阳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把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利用作为我县高效农业发展的战略性 工作重点来抓。积极推进“五小”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四荒”治理工作力度,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力争3—5年内,使全县水利设施有突破性进展,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的 改善。 ——进一步缓解交通通信设施滞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年内全面完成108国道合阳段的 拓宽改造任务,尽快争取西禹公路合阳段拓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配合搞好国家京昆高速 公路合阳段建设工作,加快洽川风景名胜区二级专用公路改造工程的建设进度,2001年前 全线开通营运;开展黄河大桥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多方投资建设,为洽川风景 名胜区的大规模开发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环县“Φ”型公路要接通所有的“断头线”, 加快乡村、村村油路铺筑工程,3—5年内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初步形成内外畅通、快速 便捷的高质量的交通网络。邮电通讯要切实做好城乡扩容,力争2002年前村村通上电话。  ——突出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积极筹建合阳煤矸石电厂。利用国家加大电网投资的 有利时机,全面改造城乡供电线路和设施,完善电力结构,提高供电保证率,主动开拓电 力市场。同时要外引内联,落实合作伙伴,尽快促成合阳煤矸石电厂上马开工。 ——从根本上改善县城基础设施滞后的现状。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和统筹规划、分步实 施的原则,重点抓好县城供排水、供电、道路、环保、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建设,开通西 环路、南环路和宋塔路,加快农民商城二期工程建设步伐,2002年前,使县城建成区面积 达到16平方公里。尽快完成中心广场建设工程,积极筹建金水公园,加快发展适用住房建 设,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加快洽川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洽川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湿地型风景名胜区。1999 年要尽最大的努力将洽川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使其成为合阳经济发展的 新兴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现有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牢固树立“工业兴县”的指导 思想,加快生产性项目建设和技改的步伐,为合阳经济培育新的骨干企业。 要完成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筹资力度,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进度。要放开思想,广开渠道,千方 百计筹措建设资金,扩大融资规模,鼓励民间资本和国内外客商投资参与重点项目建设。 在资金使用上,要严格管理,设立专项帐户,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进一步建立健全 和完善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制度,严格实行概算稽核制度、项目资金使用年度审计制度和 竣工决算验收制度。 2切实加强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的质量管理。要把提高工程质量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一是严格执行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每个项目的责任人要对各自项目的工程质量负直接责 任,项目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县政府主管领导负领导责任,设计、管理、供应等环节也要落 实相应的质量责任。二是严格执行招投标制。所有的基础设施重点项目都要进入有形市场 ,进行公开招标投标。三是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所有建设项目要择优选择资质合格的监 理单位和人员进行监理,要坚持工程不停、监理不撤的原则,切实加强工程建设的全程监 理。四是实行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稽查制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项目稽查机构,加大 稽查力度,确保重点项目的工程质量、资金安全和投资效益。 3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切实搞好项目储备。要抓住当前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 历史机遇,积极争取一批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获得中、省立项,同时要适应西部大开发 的需要,结合“十五”计划的编制,立即着手作好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筛选、储备 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重点放在六个方面:一是以水利、交通、通讯为主,进一步加快基 础设施建设。二是发挥我县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转化。三是加速传统 产业的改造,大力发展经济带动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四是发展高产、高 效、优质农业。五是以山川秀美为目标,发展水土保持环保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六是以 旅游、信息及资本市场为重点,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对于市场前景好、条件具备的重 大项目要迅速转入前期工作阶段,高质量地完成相关资料,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做好充 分的准备。(作者系合阳县县长)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