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我省工业企业以崭新的面貌走向21世纪,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省政府把中国标准缝纫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等60户企业确定为优势企业,并把大力发展这60户优势企业做为我省用三年左右
时间,实现改革、脱困两大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做出了集中力量,收缩战线,重
点培育60户优势企业的重大决策。制定了借助优势企业的产品、技术、管理等优势
以及减免利息等优惠政策,使困难企业焕发生机,逐步走出困境的具体措施。为了
切实了解我省优势企业的发展状况,陕西省优势企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战略研究课
题组就全省60户优势企业1998年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并根据调查资料
对当前陕西省优势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经营运作情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如何进一步发展等做了分析研究。
一、优势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优势企业对我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生产继续稳定
增长。1998年60户优势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68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0%,
完成工业增加值14712亿元,新增产值37亿元,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
14个百分点。其中46户盈利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964亿元,新增产值864亿
元,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326个百分点,60户企业中有28户企业保持两
位数以上增长。二是企业生产经营总量增加。1998年60户优势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43051亿元,同比增长232%,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5244%。其中盈利企
业实现销售收入39249亿元,同比增长609%。三是企业经济继续平稳运行。1998
年60户优势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210亿元,比我省87户企业集团的利润
总额高出644亿元。其中盈利企业实现利润1722亿元。1998年60户优势企业抓住
国家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加大了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040亿元,占第
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117%。四是进出口总量增加。1998年60户优势企业的
资产增值率为1370%,比87户企业集团高3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是5179亿元,
同比增长469%,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47%。其中出口2450亿元,同比增
长419%。五是科技进步贡献率份额上升。科技进步是集约型经济增长的核心内容
,是经济发展的三大因素之一。1998年60户优势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份额上升为
4746%,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出强大的发展后劲。
二、优势企业的经济运作特点
1特大型企业经济运作相对良好 ,产品销售率高达10248%。60户优势企
业中共有特大型企业5户,占833%。这5户特大型企业是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彩虹彩色显像管总厂、长庆石油勘探局、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陕西省
电力公司。这些特大型企业1998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198亿元,占60户优势企业的
4892%;资产总额53950亿元,同比增长789%;负债率5910%,比上年同期降
低230个百分点,比60户优势企业低224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19789亿元,
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产品销售率为10248%;5户特大型企业均为赢利企业,实现
利润348亿元,占60户优势企业的2876%;进出口总额2566亿元,同比增长
461%。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29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258亿元,占60户优势
企业的6048%;研究开发费用293亿元,占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去年的
330%提高到今年的404%,大大高于全国大中型企业的平均水平。
2大型企业经济运作优势明显,各项指标均处于领先水平。60户优势企业中
有大型企业42户,占70%;其中盈利企业31户,占7381%。1998年42户大型企业完
成工业增加值6035亿元,同比增长910%,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高29个百
分点;资产总额34041亿元,同比增长884%;负债率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
实现销售收入15610亿元,同比增长381%,高于特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及其他企
业;1998年42户大型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79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为422%,
分别高于特大型企业和中型及其他企业393及34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额1775亿元,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进出口总额2606亿元,同比增长482%;
研究开发费用401亿元,占企业增加值的比重是642%,比特大型企业高238个
百分点。
3中型及其他企业经济运行平稳,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3161%。60户
优势企业中有中型企业10户,占1667%;其他企业3户,占5%。13户企业完成工业
增加值1272亿元,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仍有7户企业保持增长;资产
总额是9097亿元,负债率7504%,比上年同期增加285个百分点;13户企业实
现销售收入76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5%,产品销售成本比去年同期下降
2461%;实现利润盈亏相抵后净盈利072亿元,其中盈利企业的盈利额是216亿
元,亏损企业的亏损额是144亿元。13户企业的进出口总额是007亿元,固定资
产投资额1007亿元,同比增长3161%,研究开发费用116亿元,占工业增加值
的比重为443%,比特大型企业高039个百分点。
三、优势企业的发展状况
1技术进步取得成效 企业技术进步,是指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
为基础,以技术改造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
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是技术开发、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相互
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反映技术进步状况的综合性
指标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据测算,我省60户优势企业技术进步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为4746%。研究与开发费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研活动发展情况
的重要指标,1998年我省60户优势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是811亿元,同比增加
3564%,研究和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比上年增加了044个百分点。其中黄
河工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研发费用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高达2820%。企业
科技人员的总数占全部职工人数的1328%,从事产品开发的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
555%,大批中青年知识分子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发挥了攻
关作用。在优势企业中,以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说明科技进步对企业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西安车辆厂近年来以年均千万元的
资金投入技术改造,组成了科研设计中心,建立了新产品试制基地,科技人员总数
占职工总数的1416%,他们开发研制的15个系列28个品种的新产品逐步适应了建材
、石油、化工、航天、军工等多个领域的需求。自1994年以来,西安车辆厂每年增
加一个产值超千万元的新产品,他们生产的G70比老产品G60自重减轻600公斤,节省
了原材料,单车运载能力却提高了17%。目前,西安车辆厂的新产品产值已占全厂总
产值的70%以上。
2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焕发了活力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是我国国有企业
改革的方向。我省60户优势企业中有39户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有35户企业进
行了公司制改制,29户企业确立了出资人制度,有14户企业发行了股票,7户企业
通过股份制改造成为上市公司,有35户企业的职工没有干部与工人身份之别。据调
查,39户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焕发了活力,国有资产增值率高达
2648%,产品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960万元,产品销售费用同比降低
235%,进出口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613%,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
862%,研究与开发费用同比增长2648%,企业的亏损面为128%,低于60户企
业105个百分点,在国内国际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实现利润288亿元。彩
虹彩色显像管总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学习邯钢经验,强调企业管理应以财务
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的核心是抓成本、抓资金。去年,彩虹总厂主要产品成本比
上年下降212%,下降额为64亿元。以上情况表明:39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
业以其显著的业绩,为进一步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3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创出好效益
我省60户优势企业中有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21户,占优势企业的35%,这些核
心企业中有18户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19户企业通过了ISO9000标准认证,19
户企业获得了自营产品出口权。这些企业共有资产21607亿元,同比增长
1582%;实收资本同比增长1652%;销售收入9277亿元,同比增长311%;实
现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1264%,与企业整体利润下降形成鲜明的对照;研究
与开发费用同比增长1555%。这些核心企业在效益、科技等方面均显示出很强的
实力和优势,为企业集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为企业集团的组建
优化了资源配置,激活了企业内在动力。以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核
心组建的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是我国大中型军民用飞机设计、制造基地,是我国航空
工业飞机研制能力最强、最具规模与实力的国家一级企业。企业集团的子公司西沃
公司是集团公司与瑞典沃尔沃客车公司共同组建的,是国内首家生产豪华旅游客车
及高档城市间公路客车的中外合资企业。目前西沃客车已驶入国际一流水平的快车
道,跃居为国内大客车生产企业的佼佼者,在高速公路客运业中卷起了强劲的“西
沃”雄风。企业集团的另一家子公司西安飞机国际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于
1997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其股票成为我国“航空概念”第一股。
四、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60户优势企业虽然在国企改革中取得了
一定的成绩。但是1998年仍有14户企业亏损,亏损企业比上年同期增加7户,1998
年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为512亿元,亏损面为2333%,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有三
户企业亏损严重,这三户企业是:西安钢铁厂、陕西咸阳505医药保健总公司、陕
西华山华工集团有限公司。1998年优势企业的利润总额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近三成
,净资产收益率为183%,同比下降近一半;1998年60户优势企业拉动全省经济增
长仅03个百分点,投入与产出不匹配。因此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差的状况应
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
2研究与开发投入费用严重不足。一位日本著名企业家曾讲,研究开发费用
占销售额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以上仅能维持生存。而我省60户优势企业
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仅为188%,研究开发费用占5%以上的只有10户,
占2%以上的只有17户,还有10户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为零。说明我省优势企业的研
究与开发投入费用严重不足。3质量保证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ISO9000系列标
准认证证书,是衡量一个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的标志。我省60户
企业中,有15户企业没有获得ISO9000标准认证证书,表明这些企业的质量管理和
质量保证体系还需进一步建立和健全。
4市场需求不足、资金紧缺是影响企业经营的主要因素。调查问卷中列举了
8个问题,要求企业家按照重要程度选择三个。从选择情况看,反映市场需求不足
、资金紧缺、企业相互拖欠资金、负债过高、管理机制不完善、原材料价格偏高
、人员过剩、设备及技术落后分别占调查企业的6833%、5833%、5333%、
40%、2333%、20%、20%、83%。从优势企业负责人回答情况看出市场需求不足
、资金紧缺是影响企业经营的主要因素。
5专利意识淡薄。实践表明,在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竞争中,在一定程度上
是以专利为核心的技术和产品的竞争,企业专利工作开展的好,就能在技术开发
中取得效益;企业专利意识淡薄,在竞争中则会处于劣势。我省60户优势企业中
仅有专利90项,每户企业平均不到两项,还有39户企业没有专利,反映出我省优
势企业专利意识淡薄。
五、对策建议
1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要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速产学研成果转化
,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逐步形
成一种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开发体系。政府要鼓励支持一批研究
院所,转化为社会服务机构,加速建立为企业服务的技术支撑体系。要从税收征
收、评优评奖、设立技术创新基金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多项优惠政策,使企业的
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2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符合社
会化大生产需求并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优势企业要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 建
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
要求,确立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通过改革,使企业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的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从制度创新中要活力、要效益,不断创造优势企业
新优势。
3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在企业管理方面,要坚持“三改一加强”,继续
推进“学邯钢、抓管理”的活动,认真贯彻“九五”企业管理纲要,通过加强质
量管理、成本管理、劳动工资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使企业内部管理更加扎实有
序,科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4规范、监督和扶持上市公司。对在深沪两地挂牌上市的公司,一方面上
市时募集的资金为公司提供了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上市公司具有的潜在配股能
力使公司具有独特的资金优势;另一方面,现在深沪两市从事股票投资的用户有
4000多万,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同时上市公司的业绩是对公司产品质量和市场
占有率的最好宣传。因此,规范、监督和扶持我省上市公司,不仅可以加强上市
公司的资金优势,而且是对上市公司产品的一种最好的宣传。
5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党中央提出开发西部的战略
方针,我省要抓住这次历史机遇,进一步提高地产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重点
扶持实力强、规模大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使这些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行业的排头
兵,带动全省同行业经济的发展。
(陕西省企业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