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少亭
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理论和全局
的高度提出了跨世纪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思路,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们要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县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县域
经济的新发展。
一、深刻认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强化机遇意识,增强发展信心
我们宁陕县位于秦岭南麓,县城距省会西安188公里,是全省重点林业县和西北地区
商品木材供应基地,森林覆盖率达82%。丰富的水力、矿产、生物等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区
位优势,完全有条件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在西部开发中率先突破,率先开发,率
先实现后来居上,这应是宁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基本定位和基本要求。随着西部大开
发序幕的拉开,高度汇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将全面流向西部地区,这无疑
对推进包括宁陕在内的中西部工业化进程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奋斗,我县的各项改革和建设取
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是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
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或正在抓紧建设,以“三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科技、
文化、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九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可望如期完成,这些都为
推进我县工业化进程,促进全县经济的跨世纪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以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要求和省地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全县经
济发展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发展的总的目标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
遇,继续实施“四放两带动”战略,到本世纪末,建成农业“六大主导产业”,发展板
栗20万袋,培植食用菌后备资源20万亩,桑园2万亩,核桃10万亩,袋料食用菌1000万
袋,药杂8万亩,实现农民人均出售一头商品猪,户均出售一头商品牛的目标;工业上
,着力建设“四大基地”,努力形成以西安为中心,面向关中大市场的“室内高档装饰
产品基地”、“贵重金属和稀缺商品的原材料基地”、“干鲜果品和特种动植物深加工
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和“四季适宜的生态旅游基地”,进一步加快产业化、工业化、
城镇化进程,把县域经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使宁陕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康“北
大门”和西安“后花园”。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宁
陕的国土资源状况、人口分布情况和现实基础条件,狠抓“四小四大”,走出一条具有
宁陕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一是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上,充分发挥我县生物资源丰富
的优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坚持以农户开发为主体,引导广大农户积极
走“小农户、大庄园”的发展路子,依据农业六大主导产业的资源分布情况,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力争使全县林特基地建设在规模上、良种普及上、产品档次上再上一个新
台阶,使全县60万亩荒山全部变成“花果山”。二是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上,县上将集中
力量抓好事关全局的工业支柱项目,特别是水电能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及高新技术项
目开发,在此基础上,围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积极走“小品种、大产业”的发展路子
,组建板栗、食用菌、洋芋、豆制品深加工等龙头企业,实现产品的转增值。三是在市
场开拓上,充分利用我县紧靠西安和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抓住城市人口绿色、保健等
消费心理,积极走“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路子,下功夫把县城建设成为功能比较完
备的“食用菌专业市场”,把广货街建设成为陕南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场”、“豆制品
批发市场”,使我县的农副产品在全省的市场竞争中占居应有的一席之地。四是在城市
建设上,按照城乡建设一体化的要求,以县城为中心,以建制镇为辐射,利用迁移式扶
贫、建设乡镇企业小区等办法,积极走“小县城、大城镇”的发展路子,鼓励农民进城
经商办企业,放开县城住房二级市场,吸引县内人士进城买房搞开发,力争在五年内,
使城镇人口达到全县总人口的50%以上。
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创造更宽松的环境,积极迎接大开发,主动参与大开发。
(一)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用思想大解放推动县域经济大开发。在思想观念上坚持“
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增强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
意识。凡是有利于加快宁陕发展的政策,有利于提高群众收入的措施,都要大胆地想,
大胆地试,大胆地干。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重点做到“四强化、四破除”:一是强化
抢抓机遇思想,破除不思进取的观念;二是强化市场经济思想,破除因循守旧的观念,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放开搞活国有企业,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三是强化大办工业的
思想,破除小农经济的观念,坚定不移地把推进工业化进程作为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
战略重点来抓;四是强化扩大开放思想,破除保守排外的观念,放胆实施“以资源换技
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市场换项目,以存量换增量”战略,只要对长远发展有利,总体
算帐有利,就让别人发财,促自己发展。
(二)全力实施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新突破,为宁陕大开发奠定坚实基础。从现
在起到下世纪初,全县建设项目将突出以下几个重点:在交通方面,全力做好二河高速
公路宁陕段西河方案的争取和确定后的建设工作,完善县内公路网络,提高公路等级,
县乡公路主攻油路铺设,通村公路主攻桥涵配套和路面沙石化。在能源方面,充分利用
丰富的水力资源,加快池河与汶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加大城乡电网改造力度,提高供电
质量和农户用电普及率。通讯方面,在提高市话、扩展农话、完善网络的同时,建成功
能齐备的电信综合大楼,积极做好计算机的入网工作。在水利方面,加快县城供水工程
建设,抓紧做好县城防洪工程的立法审批工作,按照规划认真实施“小工程、大群体”
建设。在生态环境和旅游方面,积极研究申报“生态旅游林业县”项目。
(三)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贡献率。一是突出农
业先进实用技术引进推广,重点抓好“六项技术”和“种子工程”。重点抓好生猪人工
授精站、核桃、板栗苗圃、食用菌原种及洋芋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二是大力推进工业科
技进步。有计划地关停一批茨改林场,以现有的胶合板厂、地板条厂等企业为龙头,联
合组建几个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的集团公司,实现产品的多次增值。三是力促
国家和省级“星火计划”上鳌合态多元复合微肥和碳化硅制品等企业,并使项目上规模
、上档次、上水平,尽快促成洋芋淀粉一次性降解快餐盒、香菇柄提糖、软木系列加工
、板栗深加工等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立项投产。四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按照优化
县级、强化乡级、带动村级、发展民办的思路重点抓好县农技中心、乡镇农技服务站、
农村专业技术基地等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四)加大投融资力度,尽力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一是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建设
农业“六大主导产业”、工业“四大基地”和生态旅游开发等项目,按照“谁投资、谁
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加大“四换”引资力度,带动投融资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
次、纵深化方向发展。二是坚持多方融资与盘活资产存量相结合,成立县国有资产经营
公司,提高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益,运用存量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国有资产在中小企业
投资、担保、抵押“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公司制的运作方式,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
增值。三是充分发挥金融部门融资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落实信贷资金。四是加快
资本市场建设,设立个体私营企业互助基金,乡镇企业发展基金,建立项目前期准备金
、重点项目资本金和山地开发基金等制度,尽可能地保证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供给
。五是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完善资金使用监管制度,坚决改变“无钱办不成事,有钱办
不好事”的状况,确保发挥投资效益。(五)制定更优惠的政策,为扩大开放和经济发
展营造宽松的投资软环境。一是坚持对内、对外同时扩大开放,全方位敞开山门,放开
荒山、林特、水电、矿产、旅游等优势资源开发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
用,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佳合理配置,广泛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来我县建厂、开店、采矿、
搞开发。二是研究制定灵活多样和积极平衡的土地审批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放宽入境
进城条件,在企业注册、投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和体制,多
渠道、多形式吸引境外投资者到我县创办新企业或对现有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和产业升级
。三是果断解决审批繁杂、办事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和有关部门对外投资建设收费偏
高、费项偏多以及“三乱”、腐败等突出问题,坚决杜绝卡制、拿要、勒索、欺外排外
等落后、封闭、狭隘的行径,严厉惩治对外商敲竹杠者,以良好的环境使外商外资进得
来,留得住,赚得多,发展得快。
(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激励机制。运用经济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发挥他们
的集体智慧和聪明才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县上成立“推进工业化进程”
、“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3个领导小组,配备了专门班子,组建
了矿产开发公司、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及时重新制定《乡镇及部门
年度综合考评办法》、《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干部职工考核办法》及《论功行赏暂
行办法》,设立50万元奖励基金,重奖为宁陕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有功人员。创造公
平、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和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对部分缺额领导岗位实行公开招聘,选配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担任
领导职务,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全面进行竞争上岗和轮岗制度。领导干部不尽职就
辞职,不称职就免职,不创新就降职,不廉洁就撤职;对年度考评倒数第一的个人,作
为机构改革下岗分流的首选对象。努力在全县形成敢于为改革者承担前进中的风险,旗
帜鲜明地支持和保护改革者的良好风气,为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组织和纪律保
证。
(作者系中共宁陕县委书记、宁陕县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