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渭南农业跨上新台阶

渭南农业跨上新台阶

时间: 2008-06-25 16:00
□ 邓清晰
  棉、果、菜、禽、蛋、奶、渔等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在全省占有较大比重,许多产品在 全国享有较高声誉。
  1998年,渭南市农牧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农业强市的决策,围绕“农业增产、农 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依靠科技、强化管理、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促进全市农业跨 上新的台阶。
  一、粮食首次突破20亿公斤,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全市粮食总产216亿公斤,比上年 增长14%,比大丰收的1993年增长775%,创历史最高水平。
  二、果业名牌战略取得新进展。全市水果面积190万亩,其中苹果162万亩,梨17万亩。 水果总产120万吨,同比增长225%。水果总产值10亿元以上。我市白水、蒲城、澄城三县 4个品牌的苹果、酥梨被评选为全国名优产品,获“中华名果”称号,占获奖牌总数的五分 之一。
  三、牧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市家畜家禽存栏及肉、蛋、奶产量均比上年增 长5—8%。牧业总产值达12亿元以上。在市场疲软、农产品价格回落的情况下,唯有肉禽蛋 奶等畜产品需求势头不减。规模养殖迅速发展,一批百头牛、千头猪、万只鸡的专业大户 相继出现,全市35万个养殖大户,生产量占到总量的40%左右。养殖效益明显提高,畜产 品产销稳定,价格稳中有升,畜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新一轮“养牛热”正在形成,牧业 经营收入已成为农户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农业科技教育和实用新技术推广成效显著。紧紧围绕“米袋子”和“菜篮子”工 程建设,大力推进科教兴农,通过抓点示范、科技下乡、技术承包、技术培训等方式促进 了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组织实施340万亩小麦增产工程和100万亩玉米丰产竞赛活动 ,带动粮食全面增产;大抓“三田”建设,全市共建成“吨粮田”90万亩,“旱作农业高 产田”100万亩,“双千田”50万亩。地膜小麦推广取得重大突破,渭南市从1996年开始引 进地膜小麦技术,试种16亩,1997年示范推广13万亩,亩产312公斤,平均每亩增产92公斤 ,增长418%,在全省引起极大轰动,创造了农技推广史上的奇迹。去年秋播加大地膜小 麦推广力度,一举达到1048万亩,三年迈出三大步。种子统繁统供形成气候,全市种子 统供面积322万亩,占总面积的633%,种子包衣1500多万公斤,良种基地达到12万亩。农 业科技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果。全市农村基层干部中专学历教育招生1033名,农业中专教育 招生500余名,农民“绿色证书”培训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 会经营、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
  五、农业行政执法取得新突破。1997年以来,渭南市、县两级农业行政部门及执法机 构普遍落实了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使农业行政执法进入一个新阶段。进一步增强了广大 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有力地打击了一些违规经营、坑害农民的不法行为,维 护了农民群众的利益。
  六、抓政策落实,促农村稳定。首先加大减轻农民负担的监管力度,全面推行了预决 算、明白卡、民主管理、专项审计四项基本制度,完成了农民负担计提“乡改村”工作, 农民合同内负担严格控制在5%以内。其次,加强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管理,及时采取防范措 施,规范基金会运作机制,严格执行国家利率调节政策,大幅度下调了资金占用费率。 第三,认真落实了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的政策,大部分地方完成了土地承包合同签定 工作。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并在面 上逐步推开。今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关键年。我们要以农村稳定和大幅度增加农民 收入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优化调整结构,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 展两高一优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步伐,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 展。粮食总产量达到200万吨,棉花总产2万吨,水果总产130万吨,肉类总产11万吨,农业 总产值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元。为此主要做好以下工作:(1)稳定粮棉生产, 继续抓好340万亩小麦高产开发和100万亩玉米丰产竞赛活动。坚持稳定面积,主攻单产、 依靠科技、提高品质,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2)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按照优质、高产、 高效的原则,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因地制宜地抓好苹果、肉牛、禽蛋、奶业和种子产业化 建设。(3)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重点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农村合作基金会 规范管理、延长土地承包期、以财务公开为主的村务公开、财务审计、集体资产管理等工 作。(4)坚持科教兴农,提高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份额和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5) 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坚持依法治农。 (作者系渭南市农牧局局长) 〖CDF48〗 的“标杆企业”,之所以能够创造出骄人的成就,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各自 形成了一 套适合本企业实际、具有独特创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理念,在生产经营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使企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要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在坚持那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 度、管理办法的同时,努力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赋予企业管理以新的内容、方式和手段,实 现科学管理。(作者单位: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两个决定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