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政府公报

传达指令 指导工作 公开政务 服务社会

勇立潮头迎接挑战

勇立潮头迎接挑战

来自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的报告
时间: 2008-06-25 16:00
  □ 胡健 风雨兼程四十载
  做为全国六大电网研究院之一,成立于1958年8月的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踏着共和国变革 和发展的步伐,已经走过了40多年艰巨而辉煌的历程。40年来,该院在行业各级领导的关怀支 持下,在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克服困难,围绕“四 个中心”,出色完成了技术监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和生产科研任务,为西北电力生产和 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40年来电研院相继完成生产、基建科研项目3000多项,获科研 成果630项,其中国家级12项、省部级38项、局级383项、院级197项。有的填补了国内空白 ,有的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也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该院已有职工51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40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79人,中级职称 的138人,初级职称的106人,这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该院今后发展的内在潜力。 勇立潮头迎挑战
  世纪之交,改革已进入前所未有的攻坚战。电力系统随着改革的深化,结构发生了重大 调整:国家决定三年内不再开工电厂建设,用电量增长趋缓,发电量低速增长,电网停机备 用容量趋多,电力系统呈现出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因此对电研院来讲,一方面面临市场的 挑战,效益滑坡的压力,另一方面面临国家资金投入缩减的现实。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 他们没有退缩,而是从中看到: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优势同在。提出了以深化内部改革 、强化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增强自身活力和实力做为摆脱困境、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特 别在今年贯彻省电力工作会议精神中,切实提出了“六项改革”“十大工作目标”为内容的 工作思路:即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电研院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发展出发,转 机制、抓管理、练内功、上水平,为电网科技服务做出贡献,在完成“双达标”工作基础上 ,开展争一流活动,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这一系列改革举措突出三个特点: 一是以人为本转变机制。首先重视和培养人才,以“知识经济”的战略眼光要求科技人员自 加压力,强化学习,以期提高市场竞争的人才素质。其次,视人事制度改革为电研院各项改 革的主线,将竞争机制引入人事制度的改革,包括中层干部管理制度的改革,通过人事制度 的改革形成一个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上岗有动力、培训有压力、分流更努力的新氛围 、新态势、新机制,彻底转变“办公室吃皇粮,干好干坏一个样”恶性循环的机制。 二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干好主业,产业突破。一方面要继续做好技术监督、技术开 发、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四个中心”的基础业务服务,在有效地围绕电力生产急需解决的 问题搞好技术服务、保障电网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电研院之长、技术人员 的优势,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加速成果转化,大刀阔斧地走技术产业化、商品化的 路子,将开发高新技术的创新作为电研院生存和发展的收入来源,彻底摆脱“等、靠、要” 的老观念,逐步树立按市场需求组织科技服务的市场观念;树立与省内外、国内外对手竞争 市场的竞争观念;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产出的效益观念;树立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的观念。为此,在年内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创办1—2个高新技术企业,以及1—2个安置性的 企业,使得产业化发展有所突破。三是学邯钢、抓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所谓邯钢经验就是 “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其经营机制就是用模拟的办法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 管理。电研院正是要通过进一步细化健全责任制、强化管理机制及其职工队伍作风建设,挖 潜提效,提高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昂首迈向新世纪
  1999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也是电力工业改革、结构调整关键的一年,西北电力 试验研究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将认真贯彻省电力工作会议精神,决心以改革总揽工作全局,转 变思想观念,狠抓两个文明建设,确保“双达标”验收合格,力争多种经营收入比上年有较 大增长,努力向省一流企业迈进,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电研院带入21世纪。 院长:张湖 地址:西安市友谊东路113号 电话:7892965 邮编:71005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