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1999]11号
1999年5月30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8〕15号)下发以来,各
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的部署,坚持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粮食
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地普遍加强了对粮食工作的领导,初步建立了地方政府
层层负责的粮食工作领导责任制,加强了对粮食购销企业的监督和对粮食收购市场的管理;
粮食购销企业基本做到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粮食顺价销售政策逐步得到贯彻,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始扭转大量亏损的局面;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得到较好保证,基本实现了
封闭运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自身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粮食流通体
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避免了粮食生产的大起大落,对于保持国民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但当前粮食生产和流通出现了一些新
情况、新问题,主要是:我国粮食已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粮食生产结
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优质品种相对不足,一些劣质粮食品种销售不畅,库存大量积压,而农
民仍在继续大量生产;按保护价收购的范围偏大,影响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和效益的提高;
粮食超储补贴办法不尽合理,导致一些国有粮食企业不积极销售、坐拿超储补贴,财政补贴
负担过重。为加快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提高粮食质量和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要在继续
坚定不移地贯彻“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政策,制定新的措施,继续深
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适当调整粮食保护价收购范围
黑龙江、吉林、辽宁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的春小麦和南
方早籼稻、江南小麦,从2000年新粮上市起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考虑到这些粮食品种现在
已经播种或插秧的情况,1999年暂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但要较大幅度地调低收购保护价
格水平。具体办法由各有关省级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研究确定。
二、完善粮食收购价格政策
(一)各地区要根据粮食市场供求情况,按照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有利于农民
获得合理收益和有利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现顺价销售的原则,合理确定1999年粮食收购保
护价格。
(二)各地区在保持粮食定购制度和定购价格形式的前提下,可以调整定购粮收购价格。
在市场粮价较低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定购价格调低到保护价格水平。
(三)各地区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粮食内在品质,进一步拉开粮食品质差价、季节差价和地
区差价,切实做到按质论价。具体质量标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有关部门重新修订。
优质品种粮食的购销价格,在当地物价部门的指导下,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照购得进、
销得出的原则自行确定,实行单收、单储,以促进优质品种粮食的发展。
三、完善粮食超储补贴办法,促进顺价销售
(一)中央对地方粮食风险基金补助,在合理确定补助基数的前提下,从1999年起,实行
地方政府包干办法。实行包干后各地节余的粮食风险基金只能用于粮食方面的支出,不得挪
作他用。
包干的具体办法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
(二)各地要调整和完善对粮食购销企业的超储费用补贴办法,制定鼓励粮食销售的措施,
以促进顺价销售。
(三)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的粮食,以及其他国有粮食企业销售的军粮、救灾救济粮、
水库移民口粮,免征增值税。对粮食加工企业、粮食经营企业和工业生产企业从国有粮食购
销企业购进的粮食,可享受相应优惠政策。具体办法由财政部制定下达。
(四)农业发展银行对粮食购销企业随行就市收购的粮食,要按实际收购价格和必要的收
购费用保证贷款供应。对粮食购销企业的展期贷款,要按人民银行的规定执行当期利率。
四、继续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管理
(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继续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的管理,严厉查处私商粮贩和未经批准
收购粮食的单位违法收购粮食的行为,坚决取缔无照经营。
(二)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大型饲料生产企业,经省级政府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
可以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与农民签订自用粮包括优质粮的产销合同,并按合同收
购农民的粮食,但不得违反国家粮食价格政策。这些企业收购的原粮只限于自用,不得倒卖。
粮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监管。
(三)加强对粮食加工企业和经批准可以收购粮食的用粮企业台帐制度的监督检查,对违
反有关规定的,要依法严肃处理。经批准直接收购粮食的用粮企业,可凭产地粮食部门开具
的证明,跨地区运输粮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监管。
五、抓紧处理陈化劣变粮食
按照中央和地方粮食责权划分的原则,做好陈化劣变粮销售处理工作。销售陈化劣变粮
发生的价差亏损,属于中央储备粮的,由中央财政负担;属于地方储备粮的,由地方财政负
担;属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周转库存粮的,由粮食风险基金适当补助。具体办法由国家计委、
财政部、国家粮食储备局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研究制定。
六、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步伐
(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包括县级粮食购销公司,必须实行政企分开。粮食购销公司不得
承担行政管理职能和向购销企业摊派管理费用,要真正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的经济实体。
(二)加大粮食购销企业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力度,必须完成人员分流计划。
落实好这次出台的政策措施,对于保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粮食种植结
构调整,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务必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不折不扣地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