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新的经济形势,作出了扩大内需,加大
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重大决策。省委、省政府通观全局,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加快
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的决定。按照《决定》的要求,从今年起,今后两三年内,我省将围
绕国家明确的资金使用原则和六个投资重点领域,筹集800亿元资金,建设100来个基础设施
和基础产业重点项目。
要以容易产生拉动效应的在建项目和做好前期工作的项目为突破口。今年力保咸阳至乾
县一级公路、西安市天然气气化工程等14个项目竣工投产;西康铁路、宝鸡二电厂等24个续
建项目超额完成投资任务;计划开工的21个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新争取的32个项目,完成
国家要求的工作量。明年“十一”前完成渭南至潼关、西安至蓝田高速公路,西安西二环、
北二环及宝鸡城市道路建设、咸阳城市道路改造,宝鸡、咸阳天然气城市输配主管网和10个
国家粮食储备库等40个重点项目,向国庆50周年献礼。
在此基础上,年复一年的不懈努力,保证每年有一批项目投产,有一批项目开工,有一
批项目进入前期准备。这上百个项目完成后,我省基础设施面貌将大为改观。
——西康、西宁、神延铁路通车,阳安、西延铁路得到改造,形成贯通南北、纵横东西的铁
路网络;高等级公路里程翻一番,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公路,骨架形成,标准提高;
咸阳机场通过扩建,成为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区域性航空运输枢纽。
——城乡电网得到大规模改造,城市人均用电量提高1.5倍,农村消灭无电村;10个地市所
在地、4个县级市(区)、64个县城供水体系建成,用电用水难的矛盾大大缓解。
——完成东雷抽黄、宝鸡峡渠首加坝加闸等工程,争取东庄水库等一批重点水利设施开工建
设,使江河堤坝加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完成西安—合肥、西安—呼和浩特光缆,西安第二长途通信枢纽大楼,西安邮政重件处
理中心,全省广播电视和通信网等工程,形成一个大容量、高速度的信息传输通道。
——新增经济适用住房4000万平方米,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8.4平方米增加到10平方米。
——西安黑河水利枢纽、电网和道路改造、城市气化、集中供热、经济适用住房等市政、环
保重点工程建成运营,城市水、电、气、热、路的问题基本解决,环境状况明显改善,以科
技、旅游、商贸、金融为先导的外向型城市的综合功能更趋完善。
——以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荒漠化防治为重点,在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秦巴山区的九大
流域,建设一批生态环境工程,拉开再造一个山川秀美陕西的序幕。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力保落实。
一、多管齐下,广筹资金。〖HT6SS〗一要争取国家资金。选准、选好项目,以项目争
投资。二要广纳社会资金。引导集体、个体和其它非国有经济单位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三要
引进外部资金,包括省外、国外资金。四要落实信贷资金。发挥金融单位融资的主渠道作用,
争取提前介入,尽早评估,及时投放。五要增加财政资金。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增加财政对
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的投入。
二、加强以质量为中心的工程管理。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严格管理,
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承担项目主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单位,必须具有甲、一级资
质,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设计单位要组织精兵强将,提前介入工程建设。施
工单位要按照建设目标要求,制定具体周密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提高效率,加快进度。
所有基础设施重点项目都必须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量责任,完善监督机制,争创“精
品”工程。要全面推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要严格基本建设程
序,引入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依法向全社会招投标。重点项目必须落实监理
单位,切实加强对项目法人的监督,加强对建设资金的审计和工程质量的检查。保证重点项
目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绝不允许截留挪用,搞重复建设,更不允许用于弥补欠发工资
或经常性支出。
三、工程招标和采购要对省内施工队伍和产品实行同等优先。第一,机械、冶金、建材、
化工等与基本建设密切相关的部门,要根据重点项目的需要搞好适应性调整,抓住机遇,开拓
市场;第二,重点项目所需的设备、原辅材料和施工力量,在质量、价格、交货或交工期、
后续服务大体相同的情况下,要优先使用省内产品和省内施工单位;第三,承担配套产品的
生产企业和施工企业,要以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合理的价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
取使自己成为重点工程的首选目标.
四、着力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各级计划、财政、金融等部门,对重点项目要主动配合,大
力支持,坚持做到“五优先”:勘察设计优先,征地拆迁优先,水电通信优先,资金配置优
先,施工力量优先。要坚决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支持、参
与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