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印
国家决定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无疑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加快发展
的机遇。随着西康、西南铁路相继动工兴建,给商洛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将拉动
过境的五个县(市)经济快速发展。我们洛南县既不沿国道,又不沿铁路,如何在世纪之交,
抓住时机,奋发有为,超常规发展,建成商洛经济大县,进而成为陕西经济强县,这是摆在
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面前迫切需要破解的一道跨世纪的课题。
一、抢抓机遇,就要超前谋划,科学决策,乘势而上,确定符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和
发展目标。西南铁路虽未经我县,但决定走北线,距洛南县城只有35公里,对我们来
讲也是难得的发展良机。要把握时机,紧抓不放,快速反应,紧盯铁路建设做文章,围绕铁
路建设配套上项目。县委、县政府决定,一是提高公路等级,为洛南开发开放打开通道。先
后将洛(南)洪(门河)、商(州市)洛(南),洛(南)丹(凤)、洛(南)华(阴)路建成二级公路,建
设好洛(南)霸(源)地、洛(南)潼(关)路,为我县谋求大发展,再上新台阶创造便利的交通条
件。二是发展建材业。充分发挥洛河牌水泥质量优、信誉好的优势,新上10万吨悬窑生产线,
使规模达到年产20万吨。三是大办三产,开发旅游景点。积极开发石门、溶洞、苍撷造字、
洛南猿人、观光农业等项目,开办健康的娱乐场所,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吸引外地客商来
洛投资办厂。四是组织好劳务输出。提高组织程度,提高技能培训,成为群众增收的一项产
业。我县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财政收入过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
,建成商洛地区经济繁荣,实力较强的经济大县,迈入全省经济强县行列。经济发展的总思
路是:突出抓好矿、畜、烟、果四大立县产业;壮大黄金、钼、黄牛、生猪、核桃、烤烟、
菌七大富民拳头产品;构筑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三个发展基础;建好黄
龙钼业小区、卫东工业小区、古城畜牧小区,带动非国有经济迅猛发展,使其占县域经济比
重达到70%以上。围绕总目标和总思路,对农业、工业、乡镇企业、财源建设、基础设施建
设等都提出了明确的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落实责任,压实担子,齐头并进,把县域特色经
济的“蛋糕”做大。
二、抢抓机遇,就要畅开山门,招商引资,加大投入,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洛南地处秦岭山区,财政拮据,属吃饭财政,投入从哪里来?我认为首先要树立投入意识,
在全社会形成谁能争取下资金,谁能引来资金,谁有真本事,谁有能耐的风气,并对有功之
臣给予重奖,促使大家都树立起投入意识,在加大投入,推动经济增长中建功立业。其次,
拓宽融资渠道,走投入多元化的路子。坚持“四换”战略,放开放胆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
资力度,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用市场换项目,以资源争资金,变伸手要为伸腿跑,变被动
为主动,发动社会力量,筹集资金,发展生产。县级几套班子领导和乡(镇)领导带头跑项目
,争资金,起到表率作用。再次,制定更加优惠政策,吸引资金。同时,为外地客商来洛投
资开发,搞好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有一个舒心
的投资环境。
三、抢抓机遇,就要扑下身子,艰苦创业,大干快上。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首要的是要力戒形式主义,狠抓工作落实。坚持一个口号喊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一级
干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不断改进干部作风,振奋干部精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和责任感。把全县发展的总目标,层层分解,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同时实行工作责任制,
细部署,严检查,硬手段,铁措施,实考核,该奖则奖,该罚则罚,赏罚分明,对干实事的
有功之臣予以重奖和提拔;对不干事的,重罚并责令其让位。使全县干部既有压力,有又动
力,形成“不干不行,干不好不行,不好好干不行”的共识,求真务实把争先创优变成全县
干群的自觉行动。
四、抢抓机遇,就要树立“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思想,增强造福于民,致富一
方的使命感。我们要把群众的愿望和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善人民群
众生活为目标,千方百计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
起加快发展、兴洛富民的强大活力。
五、抢抓机遇,就要明确责任,严格考核,确定正确的干部导向。围绕重点
工程、项目和实事的落实,我们把“财政增收,农民增钱,事业发展,实力增强”作为考核
干部的基础,在全县建立了领导责任制,实行年初部署,半年初评,年终奖罚。对确定的各
项目标工作任务,从县级领导做起,亲自包抓,落实到乡(镇),落实到部门,并签订严格的
责任状。同时,县委制定了大事不落实追究制,综合经济实力重奖制和末位淘汰制,还设立
了发展非国有经济、优势产业、财政收入、重点项目建设特殊贡献奖,将任用干部与工作实
绩挂起钩来,使最大的效益出在干部使用上,形成“求实、务实、抓落实”的良好风尚,引
导全县干部群众以兴洛富民为己任,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快步发展,实现兴洛富民目标。
(作者系中共洛南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