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策文件>省政府文件 > 陕政字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全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的报告

国务院:

  全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工作会议之后,我省迅速研究提出了贯彻落实意见,并于2月28日召开了全省春耕生产和农业减灾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会议精神特别是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春季农业生产和农业减灾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会议前后,省政府分管领导带领省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生产一线,对春耕生产、农业减灾以及植树造林、水利建设、扶贫开发等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省级农业部门先后抽调百名以上处级干部,深入农村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督促落实春季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从总体情况来看,我省灾后恢复工作有序进行,春季农业生产全面展开,农业农村发展势头良好。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抗灾减灾工作

  今年1月中下旬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我省农业生产特别是设施农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全省422万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成灾192万亩,绝收55万亩,其中蔬菜成灾86.5万亩、绝收30.5万亩,5191间设施蔬菜大棚倒塌;50多万亩设施瓜果及柑桔、茶树受灾;200多万亩油菜及陕南地区部分春性小麦受灾;倒塌牲畜圈舍7000多间、14万平方米,死亡仔猪3.26万头、育肥猪305头、牛931头、羊5.37万只、家禽2.72万只;陕南中高山区的马铃薯、红薯、魔芋种薯受冻后烂种严重。初步估计,农业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亿元以上。灾害发生后,我们及时对抗灾减灾和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坚持全年农业生产目标不动摇,全面安排,精心组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决打好抗灾救灾这场硬仗。各级农业部门迅速制订生产恢复技术方案,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和基层干部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和饲养圈舍,指导和帮助群众修复受损设施,并通过抢种、补种、改种等途径开展生产自救。省上及时下拨了2200万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用于蔬菜作物种子、苗木、种薯、果树幼苗补助,冻死仔畜和倒塌圈舍、设施农业大棚、日光温室的修复补助。目前,倒塌的养殖圈舍和损毁的蔬菜大棚分别修复90%和40%,补栏、补栽、补种工作正在抓紧落实,预计生产恢复任务将于5月底前全部完成。

  在搞好生产救灾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受灾群众的生活安排。据民政部门统计,雨雪冰冻灾害共造成我省10个市81个县(区)的185万人受灾,倒塌民房3500多间,损坏民房8700多间。春荒期间全省有300万受灾群众需要政府不同程度的救济,有1万多间因灾倒塌和致危的民房需要修复重建。我们紧急下拨春荒救济款6540万元,用于灾民生活安排,要求各级民政部门深入灾区核查灾情,摸清底数,逐村逐户逐人落实救助措施,切实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确保灾民基本生活不出问题。同时,结合实施“农民安居工程”,落实资金,组织力量,帮助灾民恢复重建倒塌和致危的民房,力争于5月底前搬进新居。

  二、关于春管春播情况

  (一)切实加强越冬作物管理。去冬以来,面对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各地采取得力措施,加强麦油作物田间管理,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近期,各地抓住气温回升较快、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了田间管理力度,麦油作物恢复转化较快,整体苗情与去年基本相当。如果后期没有大的自然灾害,预计今年我省夏季粮油作物可望获得好的收成。

  (二)认真开展春播备耕工作。今年,我省计划春播粮食作物1600多万亩(其中春玉米700万亩)、棉花120万亩、油料160万亩、蔬菜240万亩。与上年相比,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略有增长。按照这一任务,各地提早动手准备春播所需农用资料。截至3月初,全省杂交玉米、水稻、棉花种子分别入库4200多万公斤、158万公斤和180万公斤,准备化肥200万吨、农膜2万吨、农药8000吨,完全可以满足春播需求。春播工作也已从南到北陆续展开,截至3月10日,陕南和关中地区已春播夏洋芋150万亩。

  (三)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全国会议之后,我省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2008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并及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农资市场监管和打假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地按照省上的统一要求,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广泛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和春季农资市场执法检查活动,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全力维护农民利益。

  三、关于特色产业发展

  (一)以优质高效为重点,推进果业持续发展。一是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截至目前,全省新栽果树105万亩,其中苹果75万亩,水果总面积突破1400万亩。与此同时,果树的品种结构得到优化,新优品种和早中熟品种的比例明显提高。二是着力加强果园管理。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广苹果生产“四项关键技术”(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促进了受灾果树的恢复。三是加快建设绿色和有机果品基地。在严格审查筛选的基础上,省上确定在100个村建设生态果园示范村,全面推广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的生态果园模式,带动绿色果品基地、有机果品基地的建设和认证,不断增强陕西果品的出口优势。

  (二)以扩大规模为重点,积极发展畜牧产业。入春以来,各地抓住畜禽春繁补栏的有利时机,认真宣传生猪、奶牛扶持政策,积极推广畜禽良种良法,指导群众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截至3月10日,全省存栏生猪1070万头、牛291万头、羊953万只、家禽6300万只,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6.5%、1.5%、3.0%和2%;肉类总产45万吨,禽蛋总产10万吨,奶类总产40万吨,分别增长8%、3.5%和11%。今年,全省肉、蛋、奶产量要力争达到160万吨、54万吨和190万吨。

  (三)以发展一村一品为重点,做大区域特色产业。各地认真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按照提升示范村、扩大推进村的要求,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着力培育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蔬菜、蚕桑、茶叶、烤烟、花卉、柑橘、中药材、食用菌、小杂粮等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四、关于植树造林工作

  各地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认真实施以庭院、村庄、路渠绿化和村周一片林为主要建设内容的“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工程,迅速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截至3月10日,已完成造林28.1万亩。今年全省计划造林300万亩,预计春季可以完成全年任务的60%以上。省政府还多次召开会议,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各地进一步完善了森林防火预案,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部位的巡查,森林防火工作的力度明显加大。

  五、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我省高度重视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省委、省政府把农村饮水工程列入民生“八大工程”,力争到2012年全面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一届省政府的第一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决定从今年起,省财政安排和整合的资金由上年的2亿元增加到4亿元,专项用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全年解决180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省政府的部署,正在全力抓好项目实施工作。截至3月10日,已开工建设农村饮水工程1284处。

  (二)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力度加大。今年我省计划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5万口。目前,省级有关部门已逐级分解落实了建设任务,技术干部、持证技工和农户集中培训工作也已结束,财政部门正在抓紧与国家有关部委衔接年度计划、落实建设资金,我们将力争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继续加强。为了尽快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陕南人均1亩、关中人均1.5亩、陕北人均2—3亩基本农田的建设目标,各地抓住冬春时机,广泛发动群众,认真实施《陕西省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大力开展以修田造地、治水改土、土地复垦、灌区配套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农田建设和以田间排灌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截至3月10日,完成投资25.3亿元,新修和改造提高基本农田99.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8.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189.7平方公里。

  (四)防汛准备工作扎实推进。根据今年的天气形势预测情况,我们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提早对全省防汛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组织省级有关部门对重点江河防洪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毁工程修复重建进行了督促检查。省政府分管领导还带领省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对渭河、汉江等防汛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的备汛工作进行了检查。各地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防洪预案,全面落实防汛责任,积极开展河道清障,加快修复水毁工程,切实加强抢险物料准备和防汛队伍建设,防汛的各项准备工作比较扎实。针对市、县、区政府换届后分管领导调整较大的实际,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举办了市、县、区分管领导防汛抗旱培训班,以提高他们对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

  六、关于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我省在认真落实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小麦良种补贴、奶牛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二元母猪补贴、地膜玉米补贴、地膜洋芋补贴、大中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补贴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财政支农的力度。按照“三个明显高于”的要求,坚持“存量不断优化、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今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支农资金13.65亿元,比上年增加42274万元,增长44.8%,主要用于农村人饮、扶贫开发、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农村沼气、果业、畜牧业等,为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提供了财力保障。

  七、关于推进农村改革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我省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同时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农技推广体制改革、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等,为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改革又是首先从农村开始的,我们将认真总结三十年来农村改革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对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中涉及的土地流转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解决影响农村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总之,全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工作会议以来,我省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农村形势总体不错。我们将继续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抓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特此报告。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三月二十七日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