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各高等学校:
现将《2002年陕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2年陕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要点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新形势下贯彻邓小平教育理论、实践“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和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体现,是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02年,陕西高校后勤 社会化改革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各设区市、各有关部门、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抓住 机遇,勇于创新,再接再厉,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推进力度,努力完成全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的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工作思路
2002年,全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 重要 思想和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 革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转变作风,扎实工作,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坚持“姓教 ”原则,努力完成三年改革规划,为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实现陕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做出新的 贡献。 总体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会议精神,把握改革方向,加强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协 调,加大建设力度,疏通融资渠道,完善法规体系,强化监督管理。在巩固、完善的基础上,继 续加大后勤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力度,加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建章立制,加快推进社会参 与和市场运作,加强学生食堂和公寓的管理与监督,加速高校后勤实体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和完 善法人治理结构。从省情、校情出发,妥善处理部分高校后勤改革与新校区建设发展的关系, 扎实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创出新做法,走出新路子,确保改革稳步、持续、顺 利进行。
二、主要目标
(一)大学生公寓建设立项100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90万平方米(其中社会企业投资 建设 面积占到50%左右)、竣工面积70万平方米、续建面积40万平方米,使人均宿舍面积进一步增 加;改造旧学生宿舍10万平方米;陕西高校标准化大学生公寓和标准化大学生食堂分别达到现 有总量的30%以上。
(二)各高等学校全部实现后勤实体规范分离,已经分离的后勤实体及其二级企业注册为 独立法人的分别达到30%和50%左右。
(三)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高校后勤资产能够划拨到后勤实体的要直接划拨;暂 时难以划拨的要核定资产、明确归属,交给后勤实体使用,继续发挥效益。
(四)开展高校后勤资源优化重组试点,组建高校后勤股份制企业,加强跨学校、跨行业、 跨区域合作,争取在建立新型后勤保障体系上有较大进展。
三、重点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今年要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在“五抓五促”上下功夫。
(一)抓建设,促后勤设施上新台阶。一是以西部大学城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推动高校后勤 设施建设,其中西部大学城一期工程在年内投入使用。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统一开发、分校实施”的原则,力争新规划、开工1-2个大学园区建设。二是继续抓紧旧学生公寓以及学生 和教职工食堂的维修改造。寒假期间对维修改造工程进行一次普查,摸清底子,制定维修改造 计划,从今年起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改造面积,力争3年全部完成。高校应加大投资力度,并制 定相应政策,充分保证投资者利益,鼓励高校后勤实体和社会企业参与维修改造。
(二)抓软件,促改革稳定持续发展。一是加大对学校实施后勤分离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力 度。二是建立高校后勤市场准入的审批和监管制度,在继续大力鼓励社会多方参与的同时,对 拟承担学校后勤服务项目的社会企业严格把关,杜绝随意引进社会企业和个体经营人员以包 代管,一包了之的错误倾向。三是建立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制定高校后 勤服务质量标准体系,成立陕西高校后勤服务监督管理委员会,设立质量监督举报电话。四是 修定陕西高校标准化公寓和标准化食堂评估验收标准,进一步强化、细化监督和管理内容,年 内组织两次集中评估验收。五是建立高校后勤服务价格体系,逐步理顺国家、高校、师生在 经费方面的合理负担,处理好价格、质量与负担的关系。六是进一步推进高校教职工住房产 权制度改革,加大物业管理力度。七是加强高校后勤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职工培训,提高职工 素质,引进管理和技术人员,在改革过程中注意保护学校后勤职工的切身利益。
(三)抓创新,促经营管理实现新突破。一是建立健全陕西高校后勤服务产业集团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市场观念,加强企业运作、制度建设和经营管理,促进先导、示范和桥梁纽带 作用的发挥。二是加强陕西高校后勤产业联合会的经营项目运作,以品牌产业为基础,采用股 份合作形式,建立若干个跨校区后勤服务企业;尽快组建高校后勤物资配送有限责任公司,使 西安及周边地区更多的高校进入配送范围;促进社会上的超市和餐饮公司与高校后勤实体进 行合作,抓紧组建连锁超市、连锁餐厅有限责任公司,扩大规模经营效益。
(四)抓推广,促教育系统后勤改革新局面。积极稳妥地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功经 验推广到民办高校以及职业和基础教育领域中去,加快后勤设施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带动全 省教育系统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的新局面。
(五)抓研究,促提供智力支持和保证。进一步发挥陕西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的作用,同时 ,成立陕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课题研究专家组,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对规范分离、企业机制 、资产划转、市场运作等问题进行专题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规范分离评估指标体系 、高校后勤服务企业经营管理规程(或指导意见)和高校后勤产权制度改革实施办法,推动我 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四、保证措施
(一)贯彻会议精神,把握改革方向。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高 校后 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加快高素质人才培养、实现国民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这场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把握改革 的方向。
(二)加强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协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 到政府的许多部门和社会的许多方面,必须由各级政府统筹规划、大力支持,各有关部门密切 配合、协调推进。今年,一是要尽快确定几个大学园区的规划。二是要进一步夯实领导小组 办公室的工作职能和任务。三是落实优惠政策,一季度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将组织省、市有关部门对国家部委和省、市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研究完善有关配套措施。四是疏通融资渠道,加强高校后勤设施建设融资的政策研究和工作 协调,切实解决好建设资金贷款问题。
(三)完善法规体系,依法监督管理。建议省人大、省法制办2002年能对高校后勤社会化 改革进行立法调研,2003年制定地方性法规。
(四)充分发挥各高等学校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一是高等学校的党委书记、校长要切实 把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来抓,积极、主动、坚决地投入到改革中去,真抓 实干。二是学校的职能部门和相应人员,要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做好日常检查、评估工作,坚 决防止并杜绝一切可能引发事故的苗头和隐患。三是加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宣传力度, 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舆论和氛围,深入细致地做好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大家理解改 革,关心改革,支持改革。四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经济效益与社会 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以及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切实组建好新型 的后勤服务实体,下大力气抓好学生公寓和食堂的管理与监督,不断加强和改进住公寓学生的 教育与管理工作。不能简单地把为高校后勤服务的责任不加区别地全部推向社会,更不能将 高校后勤实体等同于一般的社会企业,学校必须加大对后勤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的投入,及时 帮助解决后勤实体日常运行方面发生的困难与矛盾;对应由学校补贴的服务性项目,其经费不 能推由高校后勤实体承担,更不能要求后勤实体向学校做出不切实际的经济回报;要纠正少数 高校办“第二后勤”、“多头后勤”的错误做法。改革的各种措施都不能脱离教育的实际情 况,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坚持微利保本的原则,稳定、健康、持续经营,确保高校后 勤实体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