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陕西省2014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1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省政府委托,现将我省2014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1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14年全省及省级财政决算情况
2014年,全省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有关决议,深化改革,扎实工作,全省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情况
2014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90.4亿元,占年度预算的101.6%,比上年增加142.1亿元,剔除“两权”价款等一次性收入后,同比增长13.7%。
2014年,经省人大批准的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初预算为3280.5亿元,加上预算执行中中央财政增加补助、上年结转、调入资金等,全年财政支出调整预算为4198.5亿元。全省财政支出3962.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4.4%,比上年增加297.4亿元,增长8.1%。其中:民生支出3242亿元,占81.8%,增长8.3%。
2014年全省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是:
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90.4亿元,加上中央对我省的各项补助收入1891.6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37亿元,上年结余结转167.5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4.7亿元,调入资金等104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为4265.2亿元。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62.5亿元,加上上解中央支出11亿元,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7.5亿元,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金等34.9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为4075.9亿元。
2014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收支相抵,累计结余189.4亿元,减去结转下年支出233.8亿元,累计赤字44.4亿元,其中当年赤字5.3亿元。
(二)省级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情况
2014年,省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1.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2%,同比增长12.3%。
2014年,经省人大批准的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初预算为871亿元,加上中央财政增加补助等,全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预算为1002亿元。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901.4亿元,增长11.6%,完成调整预算的90%。
汇总统计,2014年省级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3.5亿元,比上年下降23.9%。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0.3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5亿元,公务接待费0.7亿元。
2014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
省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1.7亿元,加上中央对我省的各项补助收入1891.6亿元,市县上解收入47.7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37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3亿元,上年结余结转77.5亿元,调入资金等29.2亿元,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为2767.7亿元。
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01.4亿元,加上上解中央支出11亿元,补助市县支出1655.7亿元,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3亿元,转贷市县地方政府债券支出69.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等15.1亿元,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为2667亿元。
2014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支相抵,累计结余100.7亿元,减去结转下年支出100.6亿元,累计净结余214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决算情况
2014年,全省基金收入1011.2亿元,比上年增加135.5亿元,增长15.5%;基金支出961.7亿元,增加94.8亿元,增长10.9%;基金结余227.1亿元。
2014年,省级基金收入264.8亿元,比上年增加16.6亿元,增长6.7%;基金支出208.3亿元,减少15.7亿元,下降7%,主要是将部分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使用;基金结余78.3亿元。
(四)省级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情况
2014年,省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9.94亿元,加上上年结余224万元,收入总计9.97亿元。省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6.75亿元,加上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使用的2.09亿元,支出总计8.84亿元。收支相抵,剩余的1.13亿元结转下年支出。
(五)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安排使用情况
2014年,中央下达我省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323.6亿元,比上年增加21亿元,增长6.9%。省上进一步加大了对困难市县的补助力度,共安排下达困难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333.9亿元,增加25亿元。享受补助的县区85个,市本级7个。
省对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的加大,进一步提高了困难市县财力保障水平。2014年,按照财政供养人员计算的县级人均财力达到9.3万元,比2013年增加了0.9万元,增长10.7%。
过去的一年,我省财政收入任务如期完成,财政支出进度进一步加快,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财政存量资金清理、政府债务管理、“营改增”、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等财税改革迈出了较大步伐,财政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但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税源结构单一,受经济下行影响煤炭、石油等重点税源行业税收下降,组织收入难度加大;民生等刚性支出增加较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专项资金固化、使用分散,资金效益有待提高;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部分市县债务率较高等。对此,我们将不断深化财税改革,完善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5年1-6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省各级财政部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组织收入,狠抓支出管理,不断深化改革,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财政收支双双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1-6月份,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34.7亿元,占年度预算的50.4%,增长12.1%;全省财政支出完成2062.9亿元,占调整预算的50.3%,增长8.5%。省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8.5亿元,占年度预算的43.8%,增长11.1%。省级财政支出完成526.4亿元,占调整预算的47.1%,增长7.1%。预算执行及财政工作主要情况是:
(一)财政收入完成预期目标。上半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能源产品量价齐跌等困难,以及结构性减税政策集中出台等减收因素,财税部门加强分析预判,强化收入征管,从年初开始,按月抓收入,在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税源以及薄弱环节上狠下功夫,做到收入任务每月不欠或者少欠,全省财政收入每个月都保持了10%以上的增幅,实现了收入均衡入库、平稳增长。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上半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实现了任务过半的目标。
(二)支出进度进一步加快。全省各级财政把盘活存量资金、加快支出进度、尽早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作为稳增长的重要工作来抓,确保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及时落实。上半年,我省财政综合支出进度全国排名第一,消化存量资金进度全国第二。同时,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1-6月份全省和省级“三公”经费支出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17%和11.4%,会议费支出分别下降20.7%和24.4%,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利、住房保障等重点支出保持10%以上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稳增长措施精准发力。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促投资、稳增长”的决策部署,通过整合资金、盘活存量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公租房配套基础设施、城乡薄弱学校改造,以及交通、水利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投资增长。支持新能源汽车销售,对新增产能和产品收储给予贷款贴息,促进工业稳增长。创新投入方式,整合筹集资金10亿元,支持设立规模为50亿元的医药产业发展基金;安排财政风险补偿金10亿元,吸引银行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贷款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成功发行我省第一批177亿元政府债券,保障重大建设项目资金需要。全面落实中省各项降税清费政策,上半年减免税收90多亿元,对煤油气收费实行清单制管理,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发展。
(四)民生投入持续加大。拨付资金56亿元,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拨付资金55亿元,支持陕南、陕北移民搬迁;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对企业给予稳岗补贴;提高学前教育、高中、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以及中职、高中助学金标准。省财政下达转移支付资金395亿元,当年新增61亿元,增长18.3%,支持市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补贴调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兑现乡镇工作津贴等,目前大部分市县已基本落实,省级部门也已全部兑现。上半年全省民生支出完成1685.1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1.7%,增长10.6%,各项民生政策得到较好保障。
(五)财税改革全面推进。制定我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改革的任务、时间节点和路线图;出台《陕西省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开展存量债务清理甄别和置换工作;建立财政存量资金定期统计和清理制度,加大检查力度,省级收回资金22亿元,统筹用于稳增长;细化预决算公开内容,各级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全部公开;研究制定中期财政规划和零基预算方案,强化项目库管理,深化专项资金改革;推进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谋划包装60个示范项目,总投资约1500多亿元;支持省级公车改革,实施公车网上拍卖;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上半年全省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税收增速持续回落,短收较多,随着下半年“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和结构性减税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还将带来新的减收,加上经济下行的传导效应,财政收入形势将十分严峻;支持稳增长、保民生、促改革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增加较快,财政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下半年,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执行省人大的各项决议,克难攻坚,锐意进取,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切实加强支出管理,全力推进财政改革,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