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陕西省2018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19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省2018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19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8年全省及省级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8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43.14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3.51%,增长11.78%。
2018年初,省人大审议通过的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16.84亿元,加上预算执行中中央财政补助、调入资金等,全省支出调整预算为5622.31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02.4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4.31%,增长9.71%。
2018年全省收支平衡情况是:
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43.14亿元,加上中央补助收入2475.7亿元,政府一般债券收入681.25亿元,上年结余196.25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8.35亿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等390.48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6205.17亿元。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02.44亿元,加上上解中央支出12.07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7.72亿元,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等376.23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5918.45亿元。
收支相抵,累计结余286.72亿元,全部结转下年支出,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平衡。
(二)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8年,省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1.68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9.07%,增长14.85%。
2018年初,省人大批准的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1.19亿元,加上预算执行中中央财政补助、减去补助市县支出等,省级支出调整预算为978.08亿元。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8.3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0.82%,增长0.63%,主要是个别省级项目没有完成审批,不具备实施条件,以及有些中央资金下达较晚结转下年使用。
2018年省级收支平衡情况是:
省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1.68亿元,加上中央补助收入2475.7亿元,市县上解收入97.38亿元,政府一般债券收入681.25亿元,上年结余89.75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1.14亿元,调入资金等21.42亿元,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4048.32亿元。
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8.32亿元,加上上解中央支出12.07亿元,补助市县支出2433.96亿元,转贷市县政府一般债券支出505.75亿元,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9.93亿元(主要是当年超收收入),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等58.54亿元,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3958.56亿元。
收支相抵,结余89.76亿元,全部结转下年支出,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平衡。
2018年,省级年初预算安排预备费8亿元,预算执行中未动用,全部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018年,省级“三公”经费支出2.2亿元,比上年减少0.13亿元,同比下降5.64%。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0.3亿元,减少0.04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1.55亿元,减少0.03亿元;公务接待费0.35亿元,减少0.06亿元。
2018年,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年初余额74.63亿元,减去年初预算安排使用的61.14亿元,加上年底补充的59.93亿元,年末余额73.42亿元。
(三)全省及省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18年,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1464.7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74.45%(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超收545.75亿元,增长66.09%),加上中央补助、上年结余、政府专项债券收入等862.03亿元,收入总计2326.76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1554.87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1.18%,加上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资金、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等621.51亿元,支出总计2176.39亿元。收支相抵,结余150.37亿元。
2018年,省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49.94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2.69%,加上中央补助、上年结余、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等696.67亿元,收入总计946.61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支出379.0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29%,加上补助市县支出、转贷市县政府专项债券支出等557.02亿元,支出总计936.04亿元。收支相抵,结余10.57亿元。
(四)全省及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8年,全省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8.29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0.85%(主要是西安市国资预算短收较多,仅完成年初预算的29.34%),加上中央补助13.47亿元、上年结余7.05亿元,收入总计48.81亿元。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3.8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42%,加上调出资金13.53亿元,支出总计47.42亿元。收支相抵,结余1.39亿元。
2018年,省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6.4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6.28%,加上中央补助13.47亿元、上年结余4.24亿元,收入总计24.11亿元。省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20.31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03%,加上补助市县及调出资金支出3.42亿元,支出总计23.73亿元。收支相抵,结余0.38亿元。
(五)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18年,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979.11亿元,完成预算的121.82%,加上上年结余1379.13亿元,收入总计3358.24亿元。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727.18亿元,完成预算的110.91%。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1631.06亿元。
(六)转移支付安排使用情况
2018年,中央下达我省转移支付资金2315.55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1435.16亿元,专项转移支付880.39亿元。省财政坚持财力向基层倾斜,进一步加大对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2018年,下达市县转移支付资金2355.86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1428.76亿元,专项转移支付927.09亿元。财力向基层下沉,有效弥补了市县收支缺口,市县以前年度累计赤字41.09亿元全部消化。
(七)全省和省级政府债务有关情况
2018年,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全省共计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590.5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32.56亿元,分配省级130亿元,转贷市县202.56亿元;专项债券258亿元,分配省级93亿元,转贷市县165亿元。
2018年,全省共计发行置换政府债券712.9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48.69亿元,专项债券364.3亿元。省级置换政府债券45.5亿元,全部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
全省各级财政共偿还政府债务本金745.41亿元,其中偿还一般债务375.85亿元,偿还专项债务369.56亿元。
截至2018年底,全省政府债务余额5886.9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3428.23亿元,专项债务2458.69亿元,控制在中央下达限额之内(全省总限额6464.8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3812.29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652.51亿元)。省级政府债务余额1031.95亿元,其中一般债务919.95亿元,专项债务112亿元,也控制在省级限额之内(省级限额1078.3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965.33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13亿元)。
二、2018年财政管理和改革情况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省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管理,深化财税改革,较好地完成了财政收支任务,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一)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财政收支任务圆满完成
全省各级不折不扣落实中省减税降费政策,省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实现了“零收费”。在此基础上,依法组织收入,全省收入完成了年初预算的103.51%,税收占比79.1%,比上年提高5.07个百分点。同时,强化支出管理,加快资金下达,全省支出完成调整预算的94.31%,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积极筹措资金,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积极争取、多方筹措,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全年争取中央转移支付2315.55亿元、新增一般政府债券332.56亿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265.45亿元,这些资金占到全省财政支出的54.95%。同时,大力调整支出结构,全省扶贫投入210.77亿元,增长34.22%,污染防治投入56.19亿元,增长53.29%,保障了“三大攻坚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点支出需要。
(三)推进财力下移,县级财力水平不断提高
2018年,省财政共计下达县级财力性补助858.06亿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515.49亿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90.45亿元、困难地区财力补助42.77亿元、其他财力性补助209.35亿元。加上县级地方财政收入,县级财力达到1513.76亿元,占全省财力的48.22%。按财政供养人员计算的人均财力由2017年的10.86万元提高到2018年的11.68万元,保障了县区干部职工工资、机关运转和基本民生的支出需要。
(四)深化财税改革,财政绩效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建立了多层次的财政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严格落实中央“开好前门、堵死后门”的债务管理政策,制定全省政府隐性债务化解方案,上报党中央。当年化解政府隐性债务46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2.05%。配合人大做好预算联网监督工作,积极报送相关数据,向省人大提交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自觉接受监督。在全省推行预决算公开的平台、时间、内容和格式“四统一”,我省预决算公开工作居全国第10位。稳步推进税制改革,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在医疗卫生领域率先推开。在2018年中央落实重大政策督查激励考核中,我省财政管理工作位居全国前10名,受到国务院表彰,榆林市本级、兴平市、石泉县获得中央奖励8500万元。
2018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财政收入对能源的依赖依然偏高,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一些市县没有合理安排财政支出顺序,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支出压力仍然存在;部分市县政府债务风险等级较高,化解任务艰巨;预算绩效管理还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2019年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3.1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4.81%,增长5.95%;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95.9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56.4%,增长7.03%。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8.14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2.34%,下降1.66%,主要是矿业权收益、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上年基数较高;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7.3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48.99%,下降6.05%,主要是原地税系统经费上划中央、法院检察院系统经费下划地市和部分交通运输支出由省级改列市县支出。
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97.18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7.27%,增长61.56%;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64.1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31.22%,增长38.75%,主要是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部分支出项目,还在评审中,未形成支出。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0.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9.52%,增长38.78%;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6.86%,主要是西安南二环监狱土地出让收入安排的项目,正在评审,预计3季度形成支出。
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1.8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8.36%(主要是收入按企业上年利润收取,原则上上半年入库);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4.81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7.16%。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08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1.62%;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5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26.27%,主要是中央2018年下达“三供一业”补助13.19亿元,今年上半年仅下达0.74亿元。
上半年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减税降费效应显现,财政收入增速回落。落实中省减税降费政策,加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减收逐步显现。据测算,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省全年预计减收484亿元,其中地方减收248亿元。从1-6月执行情况看,全省减税223亿元,其中地方减税107亿元。反映在收入上,1-6月,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95%,增速回落6.3个百分点。从长远看,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将减轻企业负担,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二)税收增幅放缓,非税收入增长较快。1-6月,全省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017.48亿元,增长4.14%,增速回落21.95个百分点。全省非税收入完成285.63亿元,增长12.93%,主要是各级政府盘活资产等增加了收入和延安、榆林清缴了石油开发费、水土保持补偿费。受此影响,全省税收占比78.08%,比去年同期下降1.36个百分点。
(三)坚决落实中央“政府过紧日子”要求,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省政府要求,今年各级各部门压缩一般性支出一律不得低于5%,力争达到10%以上。据统计,全省今年压缩一般性支出18亿元。同时,加快预算下达,上半年全省支出超序时进度6.4个百分点,扶贫增长35.47%,节能环保增长50.1%,教育、社会保障等其他重点支出也得到较好保障。上半年全省发行新增政府债券622亿元,重点用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项目,保障了中省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
总体看,上半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平稳。但从目前财政经济运行态势看,下半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减税降费效应进一步显现,收入增速将进一步回落,加上全省化解政府隐性债务任务重,多种因素叠加,财政收支矛盾更加尖锐,预算平衡压力很大,一些县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需要重点关注。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下半年,我们将在省委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坚决落实中省减税降费政策,加强财政管理,强化绩效考核,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努力弥补减收缺口。严格执行“政府过紧日子”10条举措,建立县级“三保”预算审核和监控机制,确保“三保”不出问题。如果收入预算难以完成,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报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2018年财政收支情况和2019年上半年执行情况说明.pdf
陕西省2018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19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表.pdf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