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统计公报 > 省统计公报

2021年陕西非公经济发展情况

2021年,面对疫情、汛情的严峻考验叠加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六保”工作,落实“六稳”任务,不断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扶持力度,全省非公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非公经济总量持续扩大,二三产业协同拉动经济增长

2021年,全省非公经济发展稳字当头,总量持续扩大,全年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15326.86亿元,较上年增加1937.08亿元,占GDP比重达51.4%,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非公经济持续恢复发展,成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从产业结构看,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72.69亿元、7519.35亿元、7234.8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7:49.1:47.2,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非公经济份额差距很小,基本各占一半,呈现出二三产业发展并重的结构特征。

从产业内部看,全省非公经济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23.8%、54.5%和53.2%。其中,二产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8个百分点,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43.4%,有效拉动了全省经济增长。

二、市场主体显著增加,企业规模日益壮大

2021年,全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多措并举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市场主体稳定增长,年末实有市场主体比上年末增长12.1%;净增市场主体53.31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23.78万户,创历史新高。主体规模的持续扩大,为全省非公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市场主体增长的同时,非公企业规模也在日益壮大。全省企业“一套表”中非公法人单位数量不断增加。2021年末,全省非公及非公控股“五上”企业达到24776家,占企业“一套表”调查单位总数的88%,较上年末提高1个百分点。非公及非公控股企业净增1654家,成为全省“五上”企业增长的主体,其中增加最多的是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860家,其次为建筑业增加389家,工业企业增加205家,服务业企业增加124家,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增加76家。

三、传统行业稳步提升,非公工业表现亮眼

从行业发展来看,非公经济在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内部占据主导地位。2021年,全省非公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于50%的行业有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和工业,比重分别为96.4%、91.8%、70.6%、58.2%和55.5%,除批发零售业比重略降外,其他比重较上年均有所提高,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仍然延续了传统行业集聚的特点。

非公经济中规模最大的为工业和其他服务业,两个行业占据全省非公经济近六成。2021年,非公工业表现尤为亮眼,其增加值占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比重达到40.7%,较上年大幅提高4.8个百分点,也较疫情前的2019年提高3.2个百分点。近年来,全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充分挖掘工业增长潜力,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工业已经成为非公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基石。2021年,全省非公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6245.46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5.5%,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在所有行业中提升最多。其中,规上非公工业发展较快,规上非公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51.4%,是全省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

四、对外贸易增势迅猛,经济发展后劲增强

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背景下,民营企业对外贸易逆势前行,始终保持强劲增势,据西安海关统计,全省民营企业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96.62亿元,较上年增长38.5%,增速高于全省12.6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31.5%,分别比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提高了11.3、9.0、6.0、3.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48.62亿元,增长44.4%,进口548亿元,增长29.3%,累计实现贸易顺差达400.62亿元。

伴随一系列鼓励民间投资政策的落地实施,全省民间投资活力迸发,全年民间投资增速持续高于国有控股投资。2021年,全省民间投资较上年增长3.7%,增速高于国有控股投资11.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1.4%,较上年提升3.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中增长较快的行业有:金融业增长42.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3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33%。民间投资是促发展、调结构、保就业、繁荣城乡市场、增加财政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力量,民间投资的不断扩大,助力经济提质增效,发展后劲得到增强。

五、各地非公经济稳中求进,安康连续八年领跑全省

2021年,诸多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出台,全省上下狠抓落实,积极打造非公经济成长沃土,各地非公经济稳中求进,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延安、汉中、安康、商洛、杨凌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上年有所提升,高于1个百分点的有4个市,其中最多的商洛提升3.3个百分点,其次为汉中提升1.7个百分点,宝鸡、咸阳均提升1.4个百分点。

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全省51.4%水平的有7个市(区),超过53%的有5个市,分别是西安、咸阳、汉中、安康、商洛,其中安康以60%的占比保持首位,这也是自2014年以来,安康市连续8年非公经济占比领跑全省。从非公经济规模来看,西安规模最大,其次为榆林,两市非公经济增加值总量超过其他九市(区)总和,占据全省非公经济半壁江山。(来源:陕西省统计局网)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