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汉滨区:践行精准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9-01-08 09:42
天地转,光阴迫。战斗光阴分外短。转眼间,时间的指针划开了新的年轮,我们,站在了脱贫攻坚的新起点上。
2018年,陕西安康市汉滨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为遵循,对标“追赶超越"和“引领发展”要求,认真落实“五新"战略任务。把脱贫攻坚当做最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迎难而上,砥砺奋进,脱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全区11个贫困村11308户42851人实现脱贫退出。
时间记得!
2018年,万名汉滨党员干部,大力发扬党心贴着民心的优良传统,充分展现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良好风范,站在一线、干在一线、战在一线,争当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突击队。以铁一般的意志、铁一般的作风、铁一般的素质,一仗接着一仗打、淬炼出无坚不摧的扶贫铁军锐气,誓言回荡......
山水记得!
2018年,万名汉滨党员干部,跋山涉水、起早贪黑,在贫困村的每一寸土地上,播撒希望;与时间赛跑、向贫困开战,在每一个贫困户的心房,唤醒梦想;把工作当事业、把岗位当战位,在奔向小康的每一段征程上,步履铿锵......
群众记得!
2018年,万名汉滨党员干部,人在群众中、心系贫困户,主动融入他们的生活、主动倾听他们的心声。以苦为乐、干字为先,“遇水搭桥、逢山开路”。把准“贫脉”、参透“贫因”、开出“拔穷根”的“良方”,让贫困群众生活充满阳光,奔向小康......
这一年的部署,有序有力。
汉滨区委、区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年初的春季攻势到年底的大走访回头看,汉滨区共组织万名市区镇村干部,对所有贫困群众全覆盖走访,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让帮扶干部沉下心来,问计于民、问难于民、问需于民,把情况掌握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难题解决在一线,真正帮贫困户分忧。
汉滨区委书记王孝成在洪山镇瓦仓村和村民拉家常
汉滨区长范传斌在陕茶一号基地调研
这一年的干部,尽锐尽强。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2018年,汉滨区继续把最精锐、最强劲的力量放到脱贫攻坚第一线。231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全部从区直以上单位选派;调整充实613名工作队员;新选派157名第一书记;科学组建231个脱贫攻坚工作队和临时党支部,其中210个工作队长由镇办联村领导担任,21个村由第一书记或后备干部担任。
这一年的责任,压紧压实。
2018年,汉滨区继续建立“区委常委包抓片区、区级领导包联镇办、区直部门包抓到村、党员干部包帮到户、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体系和分片联动推进机制,45名区级领导包抓28个镇办45个深度贫困村;建立科技特派员驻村帮扶制度,从农业、林业等部门选派231名科技特派员进驻贫困村帮扶产业发展;推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机制,开展农村党员“双带双树”主题活动,调整联户责任人229人,组织8100名党员干部包抓贫困户,有效解决“一帮多”问题;实施“一村一大学生村干部”计划,为每个贫困村选配一名35 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年轻村干部或扶贫信息员,着力打造一支永不撤离的帮扶工作队伍。
这一年的帮扶,又精又准。
2018年,汉滨区始终把“精准”二字贯穿于识贫、扶贫、脱贫全过程,因地因户因人制定脱贫攻坚计划,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保障了群众住房安全,实现了产业全覆盖,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光伏扶贫、社会保障政策兜底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各项政策得到精准落实。一年来,汉滨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搬迁群众程时尧喜领产业分红
为提高群众修枝管护技能,安康京康集团在牛蹄镇开展茶树修枝管护知识现场培训
这一年的联帮,给力给劲。
2018年,汉滨区在协调中省市区218个单位包抓231个贫困村的基础上,抢抓苏陕协作帮扶机遇,全年交流干部8人,实施项目39个,引进了毛绒玩具、万亩药材种植基地等项目,落实项目资金5110万元,带动7383名贫困人口增收,劳务输出贫困人口1825人;积极主动与陕西建工集团、市发投集团、市扶贫开发公司、市公交公司等4家国有企业沟通衔接,合作实施项目8个,投入资金3347万元,解决贫困人口就业742人;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300家企业结对帮扶231个贫困村……
谭坝镇毛绒玩具工厂
五里镇药树垭村光伏发电项目一角
这一年的典型,可敬可学。
隆重表彰了全区200余名“自强标兵”和100名“交友帮扶先进个人”。同时,向陕西省扶贫办申报推荐脱贫致富先进个人9名、向市级申报推荐脱贫攻坚优秀企业16家、企业家14人以及安康市脱贫攻坚“自强标兵”22名、“交友帮扶先进个人”21名。通过全面推行“一约四会一榜”制度,累计开展道德评议活动1537场次,设立红黑榜495个,评选表彰自强标兵、致富带头人、道德模范等各类典型3000余人,开展新民风文艺汇演200余场次;探索实施了积分制管理,涌现出中省市区级道德模范和好人500余人次,先进集体320余个。
县河镇富强村道德评议大会
这一年的宣传,更优更广。
2018年,在新闻宣传“1+1+1”工作机制促进下,在中、省、市媒体的支持下,“汉滨区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汉滨区脱贫攻坚奋力追赶”、“脱贫攻坚亮点工作”等主题推出了系列主题报道,共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发稿2400余篇(条),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为全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凝聚了强大精神动力。“四式八法”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被国家扶贫办和财政部宣传推广,“345”教育精准扶贫模式得到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肯定,新民风建设和“三改三新”危改汉滨解法工作成为全省工作亮点......实现了近年来同期新闻发稿数量质量新高、连续无汉滨负面报道、电视广播“双突破”等一系列佳绩,全面展示了汉滨脱贫攻坚工作新成就。
虽然,在鏖战中,我们还有各种各样的不足;在工作中,我们还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尽如人意。然而,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今后,万名汉滨扶贫铁军将在战斗中继续艰苦锤炼,使作风更优良,工作更出色,以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2019年,梦想延伸,执着依旧。2019年,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两年时间。“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正迎来新的历史性跨越。“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这是职责和使命,这是庄严的承诺。2019年,让我们践行这份职责和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2019年,让我们抱定这份决心,固脱贫、防返贫。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2019年,让我们再启征程,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埋头苦战、万众一心,力争交出一份成绩优异、人民满意的“汉滨答卷”。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