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泗县:四步走深化“一抓双促”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11-23 09:45
光伏发电站
安徽泗县大庄镇王官村位于泗县最北端,是皖东北抗日革命老区,也是是全县65个贫困村之一,全村下辖7个自然庄,12个村民小组,1118户、5060人,土地面积6100亩。村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114名党员。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51户424人。村集体经济现有省财政选派资金入股分红、村固定资产发包租赁、扶贫工厂发包租赁、光伏发电收益四大稳定收益,2017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稳达15万元,打破了集体经济为零的历史局面,实现了从软弱涣散村到脱贫攻坚示范村的华丽转变,完成了整村出列的目标任务。
强化班子建设,压实主体责任
扶贫队伍是脱贫攻坚中的重中之重,必须签好村党组织书记这头“牛鼻子”,王官村党总支率先响应上级党委的号召,主动担起主体责任,带动班子成员扛起脱贫攻坚的大旗。三年来,王官村抓党建促脱贫,先后发展3名党员、培养7名后备干部和11名入党积极分子,公开选拔12名扶贫小组长,进入脱贫攻坚工作第一线,有效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王官村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逐户调查摸底贫困基数,科学分析致贫原因,规划脱贫方案,制定脱贫计划,建立起大扶贫档案。王官村定点帮扶单位县国土资源局选派优秀干部助推村党组织实现脱贫摘帽。驻村扶贫工作队吃住在村,充分发挥资源、信息、技术优势,帮助村班子规划,扶贫小组长分组管理,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信访维稳”、“环境改善”三个方面众志成城,开展工作。
因村因户施策,探索发展思路
王官村党总支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清醒的认识到:扶贫不能只靠扶贫资金,要找好路子,要挖掘内生动力,就要有实实在在的项目。2015年初,王官村党组织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了解到,泗县是安徽省“2015年5000户30个村集体光扶扶贫项目”的五个试点县之一,有16.8兆瓦的扶贫建设指标。在试点初期,王官村党总支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敢于担当勇气,顶住压力,积极争取项目。先后拆除原废弃小学旧房屋15间,赔偿树木30余棵,并和项目相关的10多家农户签订租赁合同,整理出建设用地7.87亩,争取政府扶贫资金230万元,建成了200千瓦的小型太阳能光伏电站,每年可为村里创收13万元左右,使用年限长达25年。王官村因此成为泗县2015年太阳能光伏扶贫项目开工最早、进度最快村,也是全市359个贫困村中第一个建成的近200千瓦的地面光伏电站。王官村从此彻底告别村集体经济零收入的历史局面。
强化双培双带,创新党建载体
王官村党总支大力开展“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引导广大有能力、有致富能手的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坚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党员示范作用。如王官村小顾庄顾德龙户依靠种元胡成为周边出名的致富能手,2016年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并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成功进入村后备干部队伍。在村党总支带领下,逐年增加种植元胡规模,实地传授种植技术,帮助有劳动能力和有意愿的贫困户种植元胡,目前王官村共有元胡基地500多亩,带动周边贫困户与一般农户创业致富,摆脱贫困。同时王官村党总支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探索实施了“党建+致富能人”、“党建+产业发展”、“党建+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工作模式,先后协调组织113名贫困户参加致富技能培训,培育出1家部、省级家庭农场和3家养殖专业合作社,动员他们吸纳全村126名贫困人口到里务工,每名贫困人口年增收达5000元,实现了扶智扶志双推进、双丰收。
近年来,在村党总支带领下,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辐射带动全体村民兴业、创业、致富。脱贫攻坚,产业先行,王官村注重产业发展,产业带动,在许庙自然庄流转1500亩土地培育出高规模苗木基地和村部周边建立特色葡萄基地200亩,黄桃基地300亩等,诸多特色养殖基地在王官村百花齐放,形成一条条种养殖产业链,惠及家门口务工人数近500人,直接带动贫困户92人和附近农户373人稳定增收。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
王官村老村部是出了名的基础设施差,服务条件落后且无配套设施的老村部,面对层层困境,王官村党总支苦苦思索,多方筹钱,最终在争取到国土资源局投入25万元,县委组织部帮扶到位资金12.5万元、村里通过一事一议自筹资金10万元,其他筹款10万元后,立刻行动,让不同的资金“拧成一股绳”,集中力量建设新村部。如今7间2层465平米,集脱贫攻坚作战室、为民服务大厅、科技阅览室、种养殖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等于一身的王官村新村部高高竖起,成为濉河南岸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