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经验交流 > 经验做法

下活“五步棋” 合力“拔穷根”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20-09-02 08:00

宝鸡市金台区辖4镇7个街道办,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村7个、贫困户4532户13928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金台区将社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抓手,按照“政府搭台、各界参与、群众受益”的思路,下活“五步棋”,合力“拔穷根”,走出了一条多方联动、各展所长、精准对接、助力脱贫的社会扶贫之路,为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一、下好党建+“先手棋”,筑牢脱贫攻坚“桥头堡”。成立以区委统战部、团区委牵头,区民政局等8个单位为成员的社会扶贫专项工作组,出台《实施方案》,建立周汇报、月例会制度,完善社会扶贫联席会商机制、组织发动机制、政策配套机制,动员全区社会组织全员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动发力的社会扶贫联动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实施“强基固本”“头雁培育”“党群连心”“保障提升”四大党建工程,陕西宝吉律师事务所、宝鸡永康亚健康医院、宝鸡爱尔眼科等单位建立党组织31个。推行“党建+能人”治理模式,成立“能人工作室”68个,各社会组织实施“党建+项目+公益”活动,形成“多兵种协同作战”的良好局面。全面推行区级领导包联机制,由31名区级领导包抓联系120个基层党支部,分类指导,推动脱贫攻坚任务落地落实。积极宣传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先进典型和优秀案例,将帮扶活动的进展成效作为社会组织工作考核、党组织“评星晋级”和负责人、党组织书记评先评优、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的重要指标。

二、下好力量+“布阵棋”,锻造脱贫攻坚“生力军”。打好各尽其责牌,团区委动员大学生开展“三下乡”暑期扶贫实践活动,组织18所城乡中小学校3054名学生手拉手结对扶贫;区妇联建立“儿童阅读体验基地”,联系华山大药房捐赠爱心书籍500册;区民政局向全区社会组织发出倡议书,召开扶贫项目资源对接会,指导项目认领,推动项目对接;区工商联实施“百企联百村”活动,形成中小微企业积极响应、行业协会组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链接带动的特色帮扶模式。打好力量整合牌,将实力较强的50家区级社会组织和24家联区市级社会组织组建成扶贫合力团,与全区涉农镇街和74个村(社区)精准对接,签订帮扶协议81份,开展活动54次,受益群众5300余人。打好项目联动牌,先后完成中央财政、陕西省福利彩票公益金、宝鸡市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组织发展项目13个,涌现出金台社区志愿服务联合会、金台社工协会、宝鸡永康亚健康医院等一批先进典型。打好企业“所能牌”,把民营企业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资源与贫困村土地、劳动力和特色资源有效对接,实施“公司+协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扶贫模式,教技能、兴产业、聚公益,企业和扶贫对象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三、下好平台+“关键棋”,构建社会扶贫“大舞台”。一网统领聚力,把中国社会扶贫网作为社会扶贫工作的成长点、切入点和发力点,与区政府网站、爱金台APP、金台发布、金台脱贫攻坚微信公众号有机结合,找准群众需求,帮助贫困群众“触网”、引导爱心人士“连网”、推动社扶网APP“扩网”,全区注册用户5.1万人,对接贫困群众需求1213例,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线上线下实时对接的全社会立体互动帮扶网络平台。爱心超市添彩,建设爱心超市45个,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将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纳入爱心超市宣传和积分兑换范围,发放积分92万元,提升承载融合能力。“万企帮万村”支撑,建立“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2016年以来,65家企业帮扶57个村,产业帮扶327人9.93万元、就业帮扶41人29.9万元、公益帮扶9143人146.24万元。

四、下好分类+“致胜棋”,增强脱贫攻坚“新动能”。聚焦脱贫困难户、返贫风险户和“病残、孤老、弱小”人群,把具有专业特长、行业优势突出的社会组织分为经济类、公益类、技术类,先后开展技能培训“手把手”、协助销售产品“实打实”、转变思想观念“心贴心”等系列活动。2016年以来,全区社会组织培训贫困劳动力10195人次,帮助销售农产品30多吨,销售额51万元。金台区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等经济类社会组织帮项目、送岗位、带销售,为贫困户捐赠爱心物资、建立爱心超市,区慈善协会联系市区大型超市,解决金河镇陵玉村扇贝菇销售难题。金台区众创技能培训学校、苗木花卉协会等技术类社会组织送培训、授技能、提能力,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村组,开展核桃、花椒技术管理、烹饪技能培训等活动161次,投入资金9.6万元,受惠群众1700人。公益类社会组织送文化、扶志气、添活力。养老机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慈善慰问、送戏下乡等活动,投入资金5.5万元,服务贫困老人199人。宝吉等5个律师事务所累计投入资金15万元,免费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活动,3000多名贫困户得到法律帮助。

五、下好服务+“同心棋”,凝聚脱贫攻坚“向心力”。医疗扶贫“除病根”,明德骨科医院实施“贫困骨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2016年以来累计救助治疗贫困、低保骨病、骨伤患者3145名,支出救助资金500万元;爱尔眼科医院组织“党建+项目+公益活动”,设立500万元“爱眼公益救助基金”,救助贫困户1800多人;永康亚健康医院组建54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为2778名贫困人员免费体检。消费扶贫助增收,西安培华学院、家美佳超市等5户高校、企业与蟠龙镇绿满塬农民专业合作社等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消费扶贫农产品定向购销协议,每年采购5000多万元,受益群众6.2万人。常态化举办消费扶贫推介会、将消费扶贫产品名录向全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推送,鼓励动员社会力量优先消费产业扶贫项目生产的农副产品。组织20名中省市媒体、“网红”、“网络大V”开展集中采访,通过“战疫助农”多平台直播推销模式,向西安、咸阳等地批量销售扇贝菇等农产品530多万元。教育扶贫助圆梦,金台区社区志愿者服务联合会争取“壹基金”音乐教室和“温暖包”扶贫项目,为10所学校建起10个音乐教室,发放“温暖包”1000多个,为35户低保家庭孩子更换儿童床、床单、书桌等。各民办学校通过减免学费、勤工俭学、捐赠学习用品等途径,陪伴贫困学生成长。志愿服务“菜单化”,充分发挥“三个责任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社工“毛细血管”作用,开展“菜单式”上门服务,提供志愿服务1300余次,5000多名群众受益。燃气公司等爱心团体,精准对接西关街道26户残疾贫困户微困难、微需求,为其捐赠豆浆机等35件急需物品;金台区新青年联合会组织开展“文化下基层、书画入乡村”文化扶贫惠民活动,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