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处渭北高原的渭南市合阳县,一张保障贫困群众健康的网越织越密——在主城区,县级医疗机构创甲争优;在乡镇街道,基层卫生院所提质扩能;在农村(社区),精准医疗服务覆盖到户。
今年以来,在省、市的支持鼓励下,合阳县正在建立日臻完善的标准化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古莘大地上,“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着力解决好关乎群众卫生健康的所急所需所盼,阻断因病致贫返贫,让健康扶贫成果经得起群众检验。”合阳县委书记李县平掷地有声地说。
现在,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目标,合阳县正在实施更为精准有效的健康扶贫政策和工作措施,出台了《合阳县实施健康扶贫行动工作方案》,实现了县、镇、村健康扶贫作战网络全覆盖。“要继续探索建立健康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更加精准精细地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合阳县县长邓宽社说。
便捷保障减负担 铺就健康幸福路
因病致贫返贫曾经一度是合阳县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而现在,这样的状况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合阳县紧盯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将健康扶贫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实施四重医疗保障政策、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和“一站式”结算,畅通就医渠道,简化报销流程,切实减轻群众的看病负担。
贫困群众看病的费用咋降?合阳县推行了医疗政策倾斜制度,建立起“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障”四重医疗保障政策。贫困群众在县内看病,门诊治疗限额内全额报销,住院费用全免费;县外看病,住院费用除新农合报销外,剩余部分再由大病保险和民政部门解决,并给予特困群众其他救助。合阳县还同时规定,贫困人口住院医疗合规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每个贫困户的新农合费用由财政买单。
为确保贫困群众能及时得到就诊治疗,合阳县在全县推行县域内贫困人口住院全部“先诊疗、后付费”制度,患者在办理住院手续和住院治疗期间无须交纳住院押金等费用。患者出院时,根据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等报销后,再支付个人自付医疗费用,实现了贫困人口定点就医治疗零垫付、高报销。
住院难、报销难一直是困扰贫困群众就医的难题。为打通全县健康扶贫的“最后一公里”,让“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障”四重医疗保障政策落地见效,合阳县在全县3家公立医院、20家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立了“一站式”即时结算窗口,实现“一张单据”结算,方便患者报销。同时,合阳县还组织合疗办、民政局、县人保财险公司及县便民中心等相关部门,积极协作、密切配合,落实对接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在各个定点医院住院,都能享受到四重医疗保障的无缝对接,实现了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两年来,合阳县财政全额资助支出达2189万元,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新农合和大病保险,贫困患者县域内就诊率达93%。2018年,合阳县累计为49451名计划生育家庭人员减免新农合筹资148.35万元,为2935名残疾人员减免新农合筹资41.09万元。
对照标准强基础 织密健康服务网
合阳县在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中发现,很多因病致贫家庭患者受当地医疗条件所限,往往是小病拖大、大病拖穷。面对这种状况,合阳县以强基础、优服务为抓手,通过改善医疗服务环境、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生病有人管”。
在合阳县,落实健康扶贫工作要求,既靠基层医疗服务的“小处方”,也靠整体联动的“大处方”。为此,合阳县设立了健康扶贫信息中心、健康扶贫指挥部。全县各医院、卫生院、医疗机构都设立了健康扶贫办公室,挂图作战,分片包联,县级3大医院分片包联20个卫生院,6所中心卫生院分区包联215个村(社区)卫生室,通过三级一体联动,织起了一张细密的健康服务网。
合阳县委、县政府还把加强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作为健康脱贫的重要指标,出台了《关于加快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的意见》,让基层医疗机构有了“硬”指标和“软”要求。对照这一标准,合阳县对每一个新建(改扩建)卫生室按照每平方米1000元的标准给予资金补助,为每个卫生室配套1万元的基本医疗设备,实现全县215个村(社区)全部拥有标准化卫生室,至少拥有1名有资质的乡村医生。
在健康扶贫工作中,合阳县还以创甲争优、中医馆建设和医疗行风评议等活动为载体,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同时,合阳县还不断加大投入,完善管理制度,着力美化环境,实现医疗“环境好”;着力改善服务,实现医疗“服务好”;着力优化流程,实现医疗“保障好”;着力狠抓能力,实现医疗“质量好”;着力监督医疗市场,实现医疗“秩序好”。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在保证医疗人才方面,合阳县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实施医疗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建立了规范化的医师培训制度,医疗人才快速增长。3年来,合阳县为基层定向培养和招聘医学类毕业生85名,通过短训、调训、委托培养的方式,培训医务人员1120人次。
目前,合阳县已先后投资1530万元,完成新建(改扩建)村卫生室194所,配套基本医疗卫生设备98台(套),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被评为“群众满意的基础卫生院”;先后投资400万元,建成13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和医疗康复、养生保健技术,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
精准医护服务优 架起健康连心桥
如果说疾患是决胜脱贫攻坚的“硬骨头”,那么重大病、慢性病就是“硬骨头”中最难啃的部分。合阳县扎实开展的健康扶贫工作,不仅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还让贫困群众看得上病,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精准的医护服务。
针对11种规定的大病,合阳县逐人、逐户、逐病摸底,建立了《大病患者救治档案》,设立了“救治明白卡”。同时组织县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联合省市三级医院专家,组建了大病救治专家组。现在,通过调动县级医院临床专科力量,分片包联、科室包干、团队医师签约,逐人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合阳县已经实现了大病就诊率100%。
为实现服务精细化,合阳县建立了“贫困户+乡村医生+医疗团队+定点医院”的组合签约模式,结合“万名医生包联因病致贫家庭行动”,采取1名医生包联1户以上因病致贫家庭和1个医生团队包联1个以上贫困村相结合的办法,对全县21383户贫困户76427名贫困人口,全部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一般贫困户,由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季度随访跟踪;对有一般慢病患者的贫困户,由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村医联合签约服务,两个月随访1次;对有大病重病患者的家庭,由县级医院医生、乡镇卫生院医生、村医三级签约服务,1个月随访1次。
除此以外,合阳县还对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重性精神病患者、60岁以上老年人、6岁以下儿童、孕产妇、肺结核病患者等7类重点人群提供每年不少于6次健康随访服务,每年提供1次免费体检服务。现在,免费的健康咨询、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等服务在合阳县正向纵深推广。
为了进一步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提高包联医生的责任感,合阳县利用“世界家庭医生日”,集中举办了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制定了家庭医生签约激励机制,把提供优质签约服务、维护群众健康的责任落实到每个家庭签约医生和医疗服务团队成员身上。
目前,合阳县全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已近50%,重点人群的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5%,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签约服务已实现100%全覆盖。
防控结合减疾患 筑牢健康安全堤
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以来,合阳县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精准施治减存量,一手抓疾病预防控增量,通过积极实施疾病防控八大行动,以医防结合的方式,改变群众健康观念,让贫困群众“少生病”,不断筑牢群众身心健康的安全堤坝。
为了实现有效预防疾病,让贫困人口“少生病”,合阳县卫计部门制定了《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推进健康扶贫工作的意见》,从健康知识普及、健康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慢性病地方病综合防治、妇幼保健行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全民健身普及行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举措。
在日常的疾控保健工作中,合阳县先从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开始。为此,合阳县卫生监督所积极配合水利部门,加强了水源地出水和末梢水的水质检测,并及时出具水质报告,全力保障全县群众生活用水安全,从源头杜绝健康隐患。
此外,合阳县还积极开展健康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进村入户“六进”活动,从健康教育抓起,让健康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不断巩固树立健康理念和意识。合阳县通过开展“大宣传、大普查、大体检、大义诊、大访视、大预防”活动,有效地落实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让全县所有贫困群众免费享受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对于重点传染病,合阳县成立了专家组,专防专治,源头管控;对于大骨节、氟骨症等地方病,合阳县进行了普查筛查,制定了防控方案;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恶性肿瘤等疾病,合阳县开展了综合防治,提高了管理干预水平。
在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方面,合阳县启动实施了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机关、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医院、健康家庭、健康警营等“八大细胞创建”活动,让全民健身、健康促进、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开展,让农村卫生厕所改造、美丽乡村建设随之推进,让健康生活理念和方式深入人心。
目前,合阳县贫困人群健康卡已经全面建立,居民健康建档率达92%,各种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达到95%以上。
统筹资源聚合力 共谱健康和谐曲
如何让贫困户就近享受到好的医疗资源?合阳县以“下沉优质医疗资源”为主线,通过实施“省市医院联县、县级医院联镇、乡镇卫生院联村”为内容的三级对口帮扶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破解“病难医”问题。
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以来,合阳县把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疗帮扶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合阳县积极衔接省市县三级医院,组织县级3家医院,下沉医疗资源,确保帮扶任务、协议、人员、措施、效果“五到位”,构建起精准结对、医疗救治、服务保障的工作格局。
与此同时,合阳县还紧紧抓住“苏陕协作”这一机遇,让对口支援的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合阳县人民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医疗协作关系。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每年派驻6名专家长期在县医院坐诊,开展医疗新技术推广应用、教学培训和专题讲座,培训医务人员,组织进行示范手术,极大地提升了合阳全县的诊疗水平。
在渭南市的支持下,在合阳县的争取下,江苏省镇江市先后为合阳捐助各类医疗设备24台(套)和两台价值160万元的流动体检专用车,有效提升了合阳县医疗设备水平。
为进一步统筹医疗资源,合阳县卫计部门还不断建设医疗联合体平台,与省市6家医院分别建立合作关系,构架起从三级医院到县级医院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网络。在这一平台的推动下,省人民医院、西京医院先后多次开展了百名专家赴合阳“走基层”义诊服务活动,交大一附院16个科室21位医疗专家,对合阳46名大病患者进行了病情问诊、治疗检查和康复指导。
为让帮扶变“输血”为“造血”,合阳县还积极与合作医院开展医疗新技术交流,联合打造专业科室,进行远程诊疗服务,发挥省市优势医疗资源,强化县级医院的能力建设,让大医院医疗专家带着优质服务来到贫困群众身边。
不仅有医疗联合体,还有医疗共同体。现在,合阳县已经组织县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3家县级医院统筹下沉医疗资源,联手20家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立了医疗共同体。同时,合阳县还组建起专科联盟,开设专科医生工作站,发挥自身优势、学科特长,派出医师、护理、医技人员,轮流驻点服务,携手开展疾病预防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