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闯人如其名,干工作总是透着一股‘闯’劲,为我们村‘闯’出了一条致富路。”12月12日,记者在西安市临潼区仁宗街道办仁宗村走访时,村党支部书记王忠臣如此介绍村第一书记马闯。
2017年5月27日,49岁的马闯,被西安�哄鄙�态区党工委选派到临潼区仁宗街道办仁宗村担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他背起行囊一头扎进仁宗村,以村为家,以农户为邻,只为贫困户早日脱贫。
如今,马闯在仁宗村“闯”出了一片新天地,32户在册贫困户脱贫25户,脱贫户2018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有望过万元。目前,仁宗村已成功退出贫困村行列。
建强班子 凝聚脱贫合力
破旧的村党支部办公室、信心不足的支部班子、留守的老人、品种老化的核桃树……这是仁宗村给马闯留下的第一印象。
仁宗村位于骊山山顶,村民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和外出打工为主,林地较多,为传统农业小山村,村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缺水比较严重,村经济薄弱,属省定贫困村。
马闯说干就干,经过走访调研,他有了在村上开展“美丽党建”的想法,即狠抓党支部建设,提升村党支部队伍形象。
为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脱贫攻坚工作合力,马闯每周召开一次脱贫攻坚四支队伍工作例会,共同研究发展对策。马闯自觉讲党课,先后组织开展“党员就要像党员的样子讨论会”“庆七一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强化党员意识,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
为了给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好头,马闯在工作上以身作则。2018年汛期,当马闯在村里农户家走访时,看到贫困户黄军姣家房屋漏水严重,便立即冒雨上房检查,他的这一举动感动了在场的村干部。
为了让村里的党员有一个温馨的“家”,马闯经多方协调争取扶持资金8万元,改造了村党支部会议室、活动室,配备了电脑、桌椅等设备,各项规章制度全部上墙。现在,村里的党建活动和公益活动经常在这里开展,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在群众中的威信越来越高。
发展产业 拓宽增收渠道
“传统产业不适合的必须淘汰出局、能够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产业要快速上马。”马闯说,“‘三变’改革政策为仁宗村送来了东风。”依托“三变”改革,马闯帮助村委会成立仁宗村股份经济合作联社,组建了鑫骊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利用帮扶资金,马闯帮助村上建起了榨油坊。群众的核桃被送到村上的榨油坊,使附加值大大提升。他从韩城市引进的“大红袍”新品种花椒苗在仁宗村成功种植后,如今发展到500亩。在马闯的帮扶下,昔日田间地头无人摘的柿子也变成了“香饽饽”,被酿成原浆醋。目前,“仁宗牌原浆柿子醋”品牌注册成功,每公斤醋卖到16元,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与此同时,该村21千伏的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还有一个80千伏的发电项目正在快速建设。
马闯还注重发展短期产业,为贫困户拓宽快速增收渠道。他引导村民在花椒、核桃地套种苍术;依托村上的人祖庙这一人文资源,策划开展精准扶贫骊山啤酒节暨帐篷节活动,贫困户的核桃和木制手工艺品等在活动中受到游客青睐。
扶贫扶志 立志建设小康村
“是马书记改变了我的生活习惯,让我过上了好日子。”仁宗村下愣组五保户李生昌逢人便夸马闯对他的帮助大。
60岁的李生昌是个单身汉,过去日子过得没盼头。马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方面帮助李生昌实施危房改造,让李生昌住进敞亮的房子,还添置家具、硬化门前道路、修缮庭院;一方面激励李生昌鼓起生活的勇气,介绍李生昌打零工并种植苜蓿和苍术。如今,李生昌穿衣整洁,人看起来也精神了。
马闯制作了一个1万多字的课件,给群众上扶志扶智课程,组织村民收看“自强不息立志成才报告”,开展“我的脱贫故事”宣讲以及“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巡游宣传活动。“脱贫励志户”“好媳妇”“孝子”“乡贤人士”“最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的开展,让仁宗村孝老爱亲、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马闯说:“我还要继续闯、卖力干,带群众过上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