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经验交流 > 扶贫故事

一头扎进沙圪坨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19-12-30 10:00

“天寒地冻的,烧火炭还多吗?再加一把炭,暖和些。”“最近肉还有没有?”“生活用品都齐全吗?”走进85岁的贫困群众杨五家中,李有平关心地问。

“小李书记你看,冰箱里满满的什么都有,屋里也很暖和!”杨五一边打开冰箱一边说。

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李有平便一头扎进沙圪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紧紧围绕关系村民生活质量的热点难点问题,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9年4月,府谷县林业局松宏湾林场干部李有平来到古城镇沙圪坨村担任第一书记。

找准致贫原因才能开好“药方”。“府谷当地特产米凉粉对醋的需求量很大,别人把醋从省外运过来都能赚钱。如果我们能盘活村里的食醋和腐竹作坊,不但能盈利,还能形成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李有平说。

说干就干。李有平通过争取扶贫资金23.5万元,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三变”改革资金入股30万元,先后成立了徐沙梁醋厂、沙圪坨豆制品加工坊。半年来,合作社营业额已超过9.3万元,村集体和贫困户直接收益3万余元。如今,沙圪坨村的醋不但走俏当地餐桌,而且走出小镇,飘香县城。

在贫困群众王明柱眼里,李有平就像亲人。今年秋天,王明柱的糜子收回来堆在水泥路边,由于缺少碾压的工具,他一个人无从下手。王明柱在一筹莫展之际,想到了李有平,便在电话里说明了情况。

“这是多大个事儿啊。”李有平来到王明柱家,抱起一捆捆沉重的糜子铺在路面上,驾驶面包车反反复复碾压。不到一个下午,饱满的黄米铺了厚厚的一层,王明柱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初到沙圪坨村,村民就向李有平反映,通往村子的主干道经雨水冲刷、地质下沉,近10公里的水泥路上出现了多处地面沉陷。“雨季一来,这条路就有可能被冲毁。”李有平说,“我赶紧联系古城镇附近修路施工的技术员到现场查看,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道路维护费用很快就安排到位,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

走访沙渠自然村时,村民向李有平反映,自来水井几近枯竭,只能勉强维持村里的生活用水,喂养牲畜和种植蔬菜全靠收集雨水来解决。得知情况后,李有平及时向上级反映。随即,镇上协调对口水利部门前来勘查,实施了人饮工程,解决了沙渠自然村36户97人的人畜饮水问题。

沙圪坨村党支部书记邬振民经常说:“李书记来的时间虽短,却给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让村子的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