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苦难闯新路 致富不忘众乡亲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19-12-15 10:00
开栏语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为助力我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即日起,本报开设“脱贫攻坚先进人物报道”栏目,集中宣传报道全省10名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个人,着力展现先进典型人物在脱贫攻坚一线奋斗的感人事迹。
“我还是放心不下,去地里看看才踏实。”12月13日,在扶风县城关社区后沟卫生服务站,刚刚打完点滴的王喜玲对记者说,“最近我一直在地里跑,也许是受凉了,今天早上就发烧了。可眼下刚好是栽树苗和卖苗的黄金期,工人都在加班加点栽树苗,我也不能闲着呀。”
面对命运不服输面对苦难不退缩
王喜玲,是宝鸡市扶风县吴家村一名普通的农民。
她在新疆采摘过棉花、摆过地摊,后来又转型开办养猪场。2011年,王喜玲被查出患有子宫内膜癌。为了给她治病,丈夫一次性卖掉了200头猪,还欠下了11万元的外债。经过手术和放化疗,王喜玲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出院后的她,在家里边休养、边务农。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3年6月,王喜玲的丈夫因车祸身亡,给她留下了正在上学的女儿和体弱多病的婆婆。
灾难又一次降临在王喜玲身上。
“我是一个不甘愿服输的人,一定要靠自己把这个家撑起来。”王喜玲说。
得知她的不幸,镇村干部将她一家三口列为低保户,县上将其认定为贫困户,并作为县级领导包抓的扶贫帮扶对象。随后,县上为她争取到8万元小额创业贷款,让她重新燃起了生活希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 苦尽甘来终有日
看到附近栽植苗木的农户越来越多,王喜玲的心也动了。
有一次,得知一个需求核桃苗的信息,王喜玲第一时间与客商联系。
“2万棵,芽接口1.2厘米,一星期交货,你敢接吗?”“敢!”王喜玲的回答很坚定。第2天,王喜玲借来一辆摩托车,东奔西跑寻找货源。好事多磨,终于在第6天,2万棵翠生生的核桃苗运到了交货地点,客商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地里的樱花树红了3茬,王喜玲家里的日子也实现了“三级跳”。3年来,她不仅还清了欠债,盖起了新房,还买了汽车。
2016年年底,王喜玲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成为扶风县“主动退贫第一人”。2018年1月,她入选“陕西好人”,2018年10月17日,她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首场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并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饮水思源不忘本 带领村民共脱贫
“刚开始动员毕新军栽植苗木时,他一百个不愿意。”王喜玲说。
为打消他的顾虑,王喜玲多次上门做工作,并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和资金。“去年秋季,毕新军种的苗子每棵卖了80元,年增收1.8万元。”王喜玲说。
为带动更多的乡亲脱贫致富,王喜玲和贫困群众马会强等5人成立了喜林苗木果蔬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苗木种植面积发展到500多亩,累计帮助农户销售苗木300多万棵,实现产值800多万元。同时,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以贫困户带资入股、带地入股、带劳入股的“三带”方式,带动327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如今,王喜玲注册了“喜玲”商标,并在浙江嘉兴市场开设摊位。“下一步,通过苏陕扶贫协作,我们将在江苏开设扶风农产品直销点,把我们当地的水蜜桃、黄桃等销往全国各地。”王喜玲信心满满地说。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