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经验交流 > 扶贫故事

【子洲】王晓停:身残志愈坚 脱贫不等靠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19-10-14 08:00

“党和政府这样帮扶,自己再不争气就说不过去了。” 9月27日,正在店铺里修理电器的王晓停对记者说。

今年33岁的王晓停是子洲县老君殿镇崔家坪村村民,患有先天性肠道畸形,童年长期患病。成年后,他的肠道疾病稍有缓解,但在200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导致他脚趾截肢,双腿粉碎性骨折。经过多次手术治疗他总算保住了双腿,却落下了终身残疾,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精准扶贫开展以来,王晓停被认定为贫困户。

尽管经历坎坷,但王晓停并没有沉沦,他一直在默默思考如何改变生活的窘境。考虑到自己腿脚不便,外出务工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他决定搞养殖。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获得了5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并申请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有了资金后,他对自己家原来的羊圈进行了改造,并买回10只羊,开始了养殖之路。

发展起养殖产业的王晓停干劲十足,并积极参加养殖培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扩大养殖规模,还根据市场需求改良羊只品种,提升养殖效益,每年收入超过4万元。截至目前,他的养殖场存栏40只羊、2头牛。在搞养殖的同时,他还利用养殖场的有机肥料,栽植山地核桃20多亩。王晓停通过发展种养结合的产业模式,收入逐年增多,2018年稳定脱贫。

王晓停从小就喜欢摆弄各种家电,但因为只上到小学,对一些机电维修的知识原理、技术技能掌握不够,就搁浅了这项爱好。在扶志扶智政策的指引下,他免费参加了县上举办的机电维修技术培训班。由于他基础好又好学,短短3个月就掌握了机电维修的基本技能,并获得了培训合格证书。镇政府和帮扶干部又帮助他获得了扶贫“双十工具包”的3000元补贴款,并办齐了各种证照,他又在老君殿镇街道上租赁了一间门面,开了家机电维修部。由于技术过硬、为人厚道、诚信经营,王晓停的机电维修部很快就火了起来。“这个机电维修部每年的收入不低于5万元。”王晓停说,他还要扩大经营范围,增加服务项目,进一步提高收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自己的坚持努力,王晓停的收入大幅增长,一家三口的生活越来越好。大病救助、民政救济、残疾人补贴、危房改造,加上产业扶持资金等各种帮扶措施,王晓停家先后得到政府各项补助资金近10万元。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扶干部的热情帮助令王晓停充满感激之情,致富信心倍增。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