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便车”书记刘双锁扶贫二三事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19-09-11 08:00
8月28日,刘双锁(左)到村里贫困群众王军宏家入户走访。
今年54岁的刘双锁是铜川市教育工委委员,是脱贫一线为数不多的“老同志”,2015年8月被选派担任长峪村驻村第一书记。2018年4月,长峪村并入阿庄镇阿庄村,刘双锁又担任阿庄村驻村第一书记。
驻村4年来,因为不会开车,刘双锁每周到村上都要麻烦熟人搭便车。阿庄村群众戏称刘双锁为“便车”书记。有时候搭不上便车,他就只能乘坐通村客车往返铜川新区、老区和阿庄村。遇到紧急情况,他还得用滴滴打车或坐出租车。
“德虎,婚礼啥时候办,筹备得怎么样了?”8月28日,刘双锁又搭着记者的便车来到他的帮扶对象贫困群众路德虎家中,询问他和对象的婚事准备情况。“快了,快了,年内就能办,办时少不了请书记吃喜糖。”坐在轮椅上的路德虎高兴地说。
路德虎早年不慎掉入水井摔伤致残,肢体二级残疾,丧失劳动能力,日子过得非常艰难。村上划分帮扶责任人时,刘双锁主动请缨,成了路德虎的帮扶责任人。
为了改变路德虎的生活状况,刘双锁经常到他家走访谈心,帮他办理残疾证、申请低保、落实补贴政策等,同时为他联系了村上水管员和水质检验员岗位,帮他增加收入。刘双锁还帮他联系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的熟人,带他去检查身体,看身体是否有恢复的可能。在刘双锁的帮扶下,路德虎生活的劲头十足。前不久,他还找到了对象,商量着结婚,重新装修了房屋,添置了家具,日子过得有盼头了。
小康路上,不落一户。驻村扶贫后,刘双锁时刻把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事业放在心上。
阿庄村五组贫困群众路净辉年幼时,母亲因病早早离世,全家三口人仅靠父亲种地勉强维持生活,后来父亲也病了,自己打工时又因突发事故失去了左臂。接连的变故,让这个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一下子陷入更加穷困的境地。
2015年11月,路净辉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双锁多次上门鼓励他,主动帮他联系了5万元政府全额贴息贷款,安排他去专业基地学习圣女果栽植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路净辉当年种的圣女果就见到效益,收益达1.5万元。2017年,刘双锁又帮他承包了10亩地,扩大种植面积,13亩圣女果喜获丰收,一家人逐渐摆脱了穷苦日子,生活越来越好。
“自从扶贫后,我的脸皮都变厚了。”刘双锁乐呵呵地给记者说。常年在铜川市教育局工作,刘双锁在市、县各部门的熟人不少,为了给村上多跑一些项目,他可没少在原来的老熟人跟前蹭脸皮。
驻村后不久,刘双锁在了解村上的困难时,大家一致向他反映出行难的问题。他厚着脸皮找到了市交通运输局的老熟人了解申报程序,为村上争取通村公路项目。
在他的努力下,2017年11月29日,总投资200多万元的长峪村通村公路竣工通车。看到公路通车,村民路江成专门写了一副对联:“千载难逢扶贫政策好,百年梦圆通村致富路。”“有了这条路,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阿庄村党总支副书记路双全高兴地说。
4年来,刘双锁先后帮阿庄村争取大大小小项目35个,涉及资金1378.86万元。
一线声音
刘双锁:驻村扶贫对我来说是一个考验。阿庄村离家80多公里,我不会开车,今年女儿又高考。但这些困难和脱贫攻坚比起来,哪个更重要,我心里还是掂得清。我虽然年过半百,但毕竟是一名有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既然组织选中我,就是对我以往工作的肯定和激励,也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我是从农村娃成长起来的党员干部,理应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奔赴脱贫攻坚最前线,况且这也是帮助贫困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事,必须要克服一切困难,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