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经验交流 > 扶贫故事

小日记 大故事 ――记驻扎铜川市耀州区的江苏盐城农民技术员王卫民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19-07-30 08:00

  日前,在东台·耀州扶贫协作西瓜开园仪式上,看着量身定制的西瓜如期成熟上市,老王布满皱纹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这位古稀之年、扎根耀州7个月,为闻名全国的东台西瓜落地耀州默默奉献的技术员名叫王卫民。家住江苏省盐城东台市三仓镇新兴村的老王既是一名老党员,又是一位多年从事西瓜栽植、有着丰富经验的“土”专家。他在家乡种植的30多亩大棚西瓜,每座大棚收入稳定在6000元左右,年收入达20万元。

  2018年10月,东台市和耀州区扶贫协作项目——西瓜产业扶贫基地建设进入实施阶段,急需技术人才进行全程指导。当东台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找到老王时,69岁的他二话没说,安顿好老伴儿,说服不放心的子女,带着9个西瓜新品种和一个甜瓜新品种,扎根耀州。

  老党员的日记本

  因为南北土壤、温度和湿度有差异,老王在实践中慢慢摸索,不断突破,为东台西瓜落户耀州创造良好的条件。冬春季节,晚上石柱塬上的寒风凛冽,老王每3个小时就起床一次,去大棚里查看温度等情况,他住的活动板房距离大棚大概有500米的距离,每天跑多少趟,早已数不清楚了。

  在老王居住的地方,除了床和锅碗瓢盆等基本生活用品外,门口的桌子上放着一个日记本。在征得他同意后,记者翻开了日记本,里面写满了他来耀州区工作的事。就是这样一本写着故事的日记,陪伴老王度过了在耀州的7个月,也是东台西瓜在耀州落户的记录大全。

  ——刚来耀州的晚上,偌大的基地里,只有我和守门人居住。我们住的相距较远,晚上风刮得猛,门前有狗在叫,一晚上没睡好。

  ——女儿每次打电话问血压,我都说不高。我既怕家里人担心,也怕东台西瓜在耀州落地的计划因为我的身体原因中断。

  ——2019年3月,风把一座大棚吹翻了,我难过得一天都没吃一口饭。

  ……

  师傅和徒弟的故事

  东耀扶贫合作项目首期在马咀村建了5座日光温室大棚,引进了8424、美都、小果小兰、苏梦7号、超越梦想、黑晶等9个东台优良西瓜品种,经过80天的培育,9个品种中有4个品种因耐低温,抗病性更强,不仅长势好,产量也高。

  老王在马咀村带了7个徒弟。他把平整土地、施肥、浇水、绕蔓、授粉等全套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老王认真地教,徒弟们用心地学。经过几个月手把手地培训,徒弟们都掌握了大棚西瓜栽植技术。

  马咀村的村民田春惠是老王的大徒弟,有着多年的务瓜经验,以前浇水靠老天爷下雨,授粉靠野外的蜜蜂,瓜成熟与否凭手敲和经验判断,辛辛苦苦一年,每亩西瓜大概有1500元的收入。现在,她在老王这儿干活,不仅每天可挣80元工资,而且还学到了大棚西瓜栽植技术。

  一进大棚就能看到师徒们一起搞的提示牌。纸板上系着五颜六色的毛线,毛线下面是对应的授粉时间,根据时间就可以科学计算采摘时间,再也不用担心瓜没熟提前采摘的问题了。形式虽然有点土,但是直观有效……

  如今,师徒们精心管护的5座东台西瓜大棚在耀州喜获丰收,质优价高,这和耀州传统的西瓜种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徒弟们深深体会到了差距,也激发了依靠新品种创业的决心。大家说,跟着老王师傅学到了很多,不仅是技术,还有师傅吃苦耐劳的精神。像挑水、施肥这些力气活,70岁的老王都是亲自干。给西瓜浇水用的是井水,要往上吊,老王总是趁着大家午休时间悄悄去吊水,等徒弟赶到时,他已担着水往棚里走了。徒弟们心里过意不去,可又拗不过师傅。

  老王来耀州7个月了,只去过一次耀州城,还是为了挑选防晒网。在老王师傅的严格管理和亲力亲为下,5座试验大棚实行全程可视性监控、人工授粉、水肥一体化,生产出的中小型西瓜,红瓤黄瓤都有,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好、甜度高、水分足,让人吃了还想吃。

  领路人和西瓜种植户的故事

  作为马咀村的大棚种植户,郑小军最近几年也在种大棚吊篮西瓜,一座棚少说收入在3万元。“听说东台西瓜全国闻名,不仅品质好,而且形态更适合现代小家庭的需求,我也决定试种东台新品种西瓜。”郑小军说。

  2018年12月,郑小军拜老王为师。老王给了他1000株西瓜苗子,分别是8424、小果小兰和美都3个品种。开启梦想之旅的郑小军,跟着老王学习新品种栽植技术:譬如原来平整土地习惯于挖个渠,每株瓜苗根部水分吃水量不一样,现在经过老王的指导,把地修平了,每株瓜苗都能平均吃水;还有就是授粉后结的小瓜不能用手动,动了瓜就容易裂,原来整理西瓜蔓是好几株缠在一起,现在一株蔓一条绳,光照好,也通风……

  如今,郑小军的东台西瓜刚刚开园一周,每公斤24元,眼下已经卖了200多个瓜。看着满棚4斤到5斤、总产量8000斤以上的西瓜,郑小军盘算着今年收入应该在10万元左右,心里美滋滋的。周围务瓜的亲戚朋友都向他表示,想种东台新品种西瓜,早日迈上致富路。

  心存大爱 默默奉献

  记者结束采访时老王说,耀州人淳朴厚道,待他很好,也很聪明。就是这个地方缺水,水解决了,发展大棚西瓜,提前上市,百姓富起来不是问题。

  看着东台·耀州扶贫协作西瓜开园仪式上远道而来的众多村民在品尝不同品种西瓜后的喜悦表情,不爱说话的王卫民只是一个劲儿笑。

  从果业部门干部的介绍和马咀群众的交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质朴的老王。就是这样一位老者、一名农民技术员,凭借着自己对工作的认真和执着,远离家乡为陕西贫困地区的发展心存大爱,默默奉献。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