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经验交流 > 扶贫故事

安康汉阴:龙垭村有个“鸡司令”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19-06-05 10:00

    在汉阴县双河口镇龙垭村七组,有一家现代化养鸡场,养鸡场主人盛良国坚持养鸡10余年,不仅自己闯出了一番事业,还带领乡亲们一同在致富道路上奋力前行。
   刚开始,因为没有经验,也不懂技术,老盛只是用农村土办法养鸡,可是一旦遇到瘟疫爆发,老盛就束手无策了。老盛刚开始养鸡时饲料用的是正大集团产品,而正大集团希望长期和老盛合作,就在技术方面给他提供帮助。2008年,老盛到正大集团参加统一技术培训。在培训基础上,老盛决定扩大养殖规模,走规模化养殖道路。
   现在,老盛的养鸡场有鸡2.9万多只。不仅如此,养鸡场还用上了许多现代化设备。在温控设备控制下,鸡场内部温度被控制在25摄氏度,一旦遇上停电,老盛还自己发电保证温控设备正常工作。养鸡场每天产生的大量鸡粪也实现了自动化收集处理。老盛采用了一套干湿分离设备处理鸡粪,粪水直接用作水稻种植有机肥料,干粪则被制作成有机肥料,这样既解决了鸡粪污染问题,鸡场也多了一份收入来源。
   2012年和2013年,因为市场价格波动的缘故,很多同行承受不了压力纷纷退出养鸡行业,那时候老盛的养鸡场也亏损不少。情况最严重的是去年7月,因为鸡蛋每斤批发价不到3元,老盛的养鸡场平均每天要亏损2000多元。不过老盛选择了咬牙坚持。随着鸡蛋行情好转,鸡场的效益也逐步提高,效益好的时候有时每天可以盈利5000多元,这也更加增强了老盛的信心。
  “不管做什么生意,关键都在于坚持。做生意行情难免会出现波动,不能因为一时行情不好就放弃,那样是不可能有发展的。”老盛说。
   事业有了起色的同时,这几年老盛还时刻关注着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在村党支部协助下,老盛采用“支部+X+贫困户”模式,吸纳贫困户每户入股3万元。到年底,每户贫困户可以获得分红3000元,为村里贫困户脱贫助了力。
   同时,老盛的养鸡场还常年雇用7名村民务工,每名工人年收入在1.8万元以上。村民贾友明在老盛的养鸡场已经干了5年,以前他在镇上的预制板厂工作,离家较远。后来贾友明到老盛的养鸡场上班,不仅离家近了,干的活也较轻松,而且每个月能领取3000元工资,再加上儿子在外务工收入,一家人依靠勤劳双手过上了好日子。
   为帮助老盛发展养鸡产业,村上还为他协调了20多亩土地,用于养鸡场所需要的粮食生产。目前老盛正在想办法提升鸡粪处理能力,他说如果鸡粪处理能力得到提升,他还想继续扩大规模,带领更多乡亲脱贫致富,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