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经验交流 > 扶贫故事

【脱贫楷模】惠秀明:贫困群众的引路人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9-02-01 17:26

惠秀明,1972年5月出生,陕西省山阳县板岩镇广梅村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陕西诚惠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推行“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与安门口等周边3个村共同打造共富互助联合体,带动328户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艰苦奋斗 报效桑梓

惠秀明幼年家境贫寒,但他学习非常刻苦,高中时家里无力承担上学支出,他只好放弃学业。20多岁就到灵宝、西安等地打拼,先后创办陕西佳泰置业有限公司、西安佳泰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凭借讲义气、保质量、守信用,他的创业之路越来越广。为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2013年3月注册成立了陕西诚惠实业有限公司。

2015年惠秀明投资6000万元,在板岩镇安门口村成立陕西诚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设占地面积160亩、年生产食用菌1200万袋、产值1.2亿元的以香菇、白灵菇、黑木耳和羊肚菌为主的食用菌产业示范园。惠秀明富了,他内心深处一直记挂着从小生活的小山村。

共同致富 扶贫济困

公司依托“三变”改革,引导群众通过土地、“产业贷”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园区建设,惠及周边3个村895户农户(含贫困户328户),共带动1000余人致富脱贫。

惠秀明是热心肠的人,2014年,广梅沟村大学生曹力,患白血病,其父亲患脑瘤。惠秀明得知后,他个人首先捐了6万元,及时组织各界爱心人士捐款救助。在他的号召下,很快为曹力筹集到35万元的费用。北沟群众修路筹资有困难,他慷慨解囊,每年对山阳县的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

企业带动 提高收益

2017年,板岩食用菌加工产业园由陕西省诚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承建的二期项目已经全面投入运营。园区建设总面积160亩,二期建设100亩,总投资6000万元,建设以香菇、木耳为主集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光伏发电(农光互补)为一体综合性农业示范园区。

园区推行“公司+基地+贫困户”产业脱贫模式,采取“租棚+借种+回收”的运作方式,把贫困户捆绑在产业链上,与贫困村安门口村、广梅村等100多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向他们提供资金、技术和科学管理支持,还负责回购、加工和销售,带动周边贫困户260余户发展食用菌生产,户均增收2--3万元,常年雇请当地贫困劳动力、搬迁户100余人在园区务工,人均收入2—3万元,引导帮助他们发展产业稳定脱贫。

创新模式 实现双赢

公司创新推行贫困户入股投资托管、贫困户自营租棚还菇、借袋还菇三种运行模式,推行“三变”改革,实现公司发展与群众增收双赢目标。一是引导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入股,流转498亩土地,募集股东746户,一亩地按1080元分红。二是吸纳农户资金入股,组织100户贫困户以集体贷资金500万元入股,户均每年可获得3600元,每户村集体获得400元;组织25户贫困户以农业产业化引导资金100万元入股,每年户均获得2900元,每户村集体获得300元红利;组织165户贫困户以闲置产业直补资金64.4万元入股,年分红51520元,贫困户也可选择认购菌袋、租棚、劳务就业等形式增收。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