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经验交流 > 扶贫故事

【脱贫楷模】王琪:扎根基层 心系群众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9-01-10 09:48

王琪部队退役后,到商洛市丹凤县人社局参加工作,2016年3月,他主动请缨到丹凤县蔡川镇蔡川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两年来,他积极协调各方,认真、扎实的开展驻村工作,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查村情民意 理工作思路

蔡川村位于蔡川镇政府所在地,下辖8个村民小组663户2243人,党员66名,其中贫困户206户,592人。初来蔡川村,村基础薄弱,全村产业发展单一,村级环境较乱,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属典型的贫困村。面对贫困基数大、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的贫困村,王琪深感责任重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多次与单位领导、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沟通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村产业的想法,并采取走访、谈心等方式,得到村民认可,形成了“支部引领+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工作模式,村集体经济有了稳定收入,村民股民年分红收益人均可达1000元,蔡川村仅此一项19户90人实现脱贫。

建基层堡垒 聚发展合力

村委会委员何某因经常外出务工,不能参与村上正常工作,导致两委会班子其他成员有意见、有情绪。针对这一问题,王琪主动找到村支书,跟他摆事实、讲道理,说动了村支书跟他一起去何某务工地找到何某,经过多次的思想开导,何某最终同意辞职,化解了困扰蔡川村两委会班子几年的烦心事。“心齐了,气顺了,大家工作干起来也更有劲了”村支部书记何衍龙在年终村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上说。

作为驻村工作队员,他能正确处理与第一书记、与村干部、与包扶单位的关系,解决了“处得好”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尽责不越位,倾力办实事,着力谋长远。

系群众民生 解突出问题

44岁的张长根,居住条件不便,到家了路只有摩托车才能勉强开到家门口,生产、生活条件受到很大制约,张长根外出务工,妻子常年在家照看孩子,村上多次动员让其搬迁,迟迟没有音信。易地扶贫搬迁计划上报快个月后的一天,张长根的妻子来到村上说他们愿意搬迁,要签合同,村文书告诉她说,今年来不及了,镇上已经报到县上了。王琪知道后,立即找到镇主管移民的干部,他拿上表册,提上相机,带上村干部去张长根家取资料,下午下班前赶到了县移民办协调为其办理了易地扶贫搬迁手续。

就是这样一件又一件的小事让村里的群众对这个县上下来的小伙越来越有好感,遇到什么烦心事、麻烦事都愿意来村上给王琪说说。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