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经验交流 > 扶贫故事

【脱贫楷模】刘宁:立足岗位抓落实 牢记使命促脱贫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9-01-07 09:11

“一个人的能力不论大小,只要心中装着老百姓,群众就会接纳你,走近你,信任你,厚待你,把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你一起分享。在乡镇工作了十几年,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共产党员肩负的责任,走进群众,握着农民粗糙的双手,让我领悟到了劳动者的辛苦,坐在农家的矮凳子上,我已不再是守在‘象牙塔’里的干部,而是他们中间的一员。作为市党代表,我要尽我所能,全心全意为广大群众服好务,向组织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就是商洛市丹凤县铁峪铺镇化庙村党支部书记刘宁一名共产党员自己的学习笔记上写下的感言,这一点一滴也许看似平凡,却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平常人们的非常之举,却倍使人们感动。

临危受命 勇挑重担

化庙村原班子成员由于年龄偏大、能力一般等原因束缚,各项工作处于全镇后进位次。2015年村级党组织换届时,为了一改该村困境,镇党委结合村情实际,多方协调考虑,决定推荐刘宁同志为该村党支部书记人选,经过民主选举,他当选为化庙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关系,他很快摸清村情民情,理清工作思路,找准问题关键,主动出击,逐一化解村级队伍存在问题,化解村域家族之间的矛盾纠纷,村级事态逐步转变。在随后的工作中,严格按照镇党委工作要求,认真履行党支部书记主体责任,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更好的发挥组织作用,村级班子成员精神面貌有了明显变化、工作作风得到彻底改观、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多种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进行环境卫生治理、走访困难群众、结对帮扶贫困户、全村广大党员群众思想和作风得到明显转变,受到省市县领导及领导一致好评。

情系村民 做好表率

作为村支书,当刘宁看到曾经遭受过水灾的化庙村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时,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他心里,永远记得当初第一次入户走访群众时,老乡对他说的那番话:“当支书要让村民服你,你就得给大伙儿干些实实在在的事,干些赢人的事”。他暗暗给自己鼓劲,坚定任何时候都要把老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感情上他贴近群众,经常深入群众家里,倾听群众疾苦,面对家庭困难卧床不起的重病人,他自掏腰包为群众买来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亲自为群众代办困难补助和大病救助手续,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针对贫困户姜某无固定收入生活困难,他及时与鸿业生态养殖合作社联系,介绍姜某去担任饲养员,月收入增加2000余元,彻底解决了该户的实际困难;为了解决贫困户就近就业问题,他主动与本村外出创业人士联系,在化庙村创办毅力景观材料有限公司,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工作上他依靠群众,注意听取群众意见,集思广益,以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认可作为决策工作的重要依据,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村党支部的重要议事议程,日夜奔波,不辞辛苦,积极主动与上级各个部门取得联系争取项目,先后完成土地复垦100余亩、修建便民桥2座、1200㎡文化活动广场1个、安装河提护栏1000米,解决化庙沟等10个组饮水难问题、硬化实施化庙沟、西沟道路通组道路及产业园机耕路5公里,新建灌溉机井5口、230户民居改造,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购置大型垃圾箱8个、垃圾清运车一辆、修建公厕5处,完成14户危房改造和18户异地搬迁、改扩建党员活动室和村便民服务大厅、实施马峰沟农家乐整体提升改造工程等项目,进一步改善了全村的基础设施状况。在困难面前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有什么问题,我来承担责任”,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敢作敢当、不怕吃苦、敢于碰硬,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抓紧抓好抓到群众满意。

引领发展 产业兴村

脱贫攻坚就是最大的政治任务,怎样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刘宁经常思考的问题,在致富的道路上他结合村情,将产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先后组织群众考察了陕西杨凌农科院、河南新郑万果园,引进岱红、红灯等品种大樱桃21000株,栽植面积520余亩;引进高产蛋乌鸡5000余只,带动85户贫困户进行乌鸡养殖;同时积极与县级相关部门联系,争取栽植连翘等中药材达800余亩,进一步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建成双孢菇大棚14个,种植胎菊40亩,适时组建村级广丰绿色种养园专业合作社,野山中蜂养殖合作社,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充分利用贫困村产业发展资金,动员广大贫困户利用产业到户资金等参股,动员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入股,解决资金问题,全力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结合“扶智扶志”工作,积极联系扶贫局、县剧团等部门,先后开展多形式、符合群众需要的各类活动30余次,大大提升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能力。如今的化庙村已形成了大樱桃采摘园、食用菌培育园、中药材种植园、生态养殖园、农家乐休闲园、中华蜂养殖基地的“五园一基地”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多元发展、突出重点,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已初步形成,为产业脱贫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探索的支部带领、党员带头、合作社带动、结对帮扶的“三带一帮”精准脱贫工作机制,已成为全县抓党建促脱贫的样板,全村2017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242,实现了全村稳定出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今,化庙村在刘宁的带领下,村里主导产业明晰、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大局稳定,各项工作也赢得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2016年,他当选为商洛市第四届党代表,也先后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脱贫攻坚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商洛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刘宁情系山区群众、坚守为民情怀,用无私奉献精神,用辛勤的汗水和实实在在的行动,带领着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阔步迈入奔小康的征途中。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