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经验交流 > 扶贫故事

【脱贫楷模】刘铜利: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12-25 16:56

刘铜利,男,53岁,陕西绥德人,大专文化程度,现为铜川市益民利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脱贫攻坚以来,他积极响应精准扶贫工作,以产业扶贫为主线,以志智双扶为根本,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赢得了群众一致好评。

扩展经营范围,提升扶贫效果

他在农资经销、农技服务、推广过程中,经常和农民打交道,在交谈中得知,农民因劳力少、不懂技术、靠天吃饭、小规模经营,导致“地不种不行、地越种越穷”,了解这些情况后,他积极与扶贫部门及村民商量对策,带动村民致富。在帮扶干部的协调指导下,他先后在梁家塬村、文明塬村流转土地1500亩,在王家河工业园区内征地20余亩,新建高标准双矮化苹果示范园1000亩,插花式种植大樱桃、葡萄、桃、杏等水果,配套建设15360㎡科研办公用房、12000m³冷藏库、6130㎡物流场地等设施,已发展优质花椒1万余亩。园区形象日益凸显,功能不断完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他始终牢记使命,采取多种模式、多种渠道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助力脱贫攻坚。一是采取土地流转模式。公司以每亩每年500元价格流转梁家塬村、文明塬村1500亩土地,一次性支付5年土地流转金375万元,其中流转13户贫困户30.53亩土地,支付5年土地流转金7.63万元,实现土地流转创收。二是采取入股分红模式。2017年整合产业扶贫资金37万元量化为37份股金入股园区牵头企业, 7个村37户入股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增收1000元,实现了“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是采取劳务用工模式。带动周边村民150余人来园区务工,其中常年在园区务工贫困户11人,短期用工100余人,仅2017年支付村民劳务费用就达到100余万元,真真正正增加了村民收入。

依托示范基地,培养技术能手

2016年4月,刘铜利积极响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结合王益区农业实际情况,申请成立了铜川市王益区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学校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基地,优先吸收贫困户人员,传输现代农业思想,传授现代农业技术,扶贫工作变“输血”为“造血”,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力争从根本上使贫困户真正脱贫。目前,该校培训已达5000余人次,同时他还组建产业扶贫技术培训基地及农技服务110服务体系,每年组织5期培训200余人次,随时随地为种植户提供免费技术服务,促进产业发展,夯实致富根基。

富裕不忘党恩,真情关怀群众

去年梁家塬村有个贫困大学生面临失学的困境,刘铜利得知后,心想“不上学怎么拔除穷根?”,他全面了解得知面临这种情况的人竟还有14人,便毫不犹豫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出资三万元帮助这14名大学生顺利的走进了大学的校门。他的感人举动在黄堡镇家喻户晓,被人们交口称颂,传为美谈。刘铜利的扶贫奉献,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2018年他被王益区委、区政府评为“王益区2017年度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个人:脱贫带动示范户”荣誉称号。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