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经验交流 > 扶贫故事

【脱贫楷模】马俊:一马当先 打造江南梅景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12-25 16:54

渭南市白水县杜康镇和家卓村距县城仅有7公里左右的路程,是酒圣杜康故里,但这方人杰地灵土地并没有给这里的村民孕育出财富,村民种植的2000亩苹果缺乏科学管理,年轻人都靠外出打零工贴补家用,全村共有贫困群众62户217人,典型的贫困村。2015年村两委换届选举,马俊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在和家卓土生土长的他,立志改变家乡贫落后的面貌,带领本村村民致富。风风雨雨4年过去后,和家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开始向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迈进。

建好堡垒拨穷根

马俊说,“我先给自己定下铁规矩,要求自己把群众的每件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来办,做村民的贴心人、领路人、带头人”。2016年前,和家卓村是全县的软弱涣散村之一,党员思想保守落后,村级党组织没有战斗,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缺少凝聚力,村部地基下陷,长期无法正常开展党组织生活,马支书上任后,一二三四工作法:即建设一个强有力的班子,实现两个目标,(产业有发展、群众得实惠)三项工作为抓手(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引领村级社会治理建设、引领新民风建设),发挥好四个组织作用(四支队伍临时党支部工作合力、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群团组织的助手作用),让党员自觉亮身份、亮承诺、认领“责任田”,从方针政策宣传到实用技术讲解,从环境卫生监管到愁事难事化解,成为服务群众的“排头兵”,极大地推动了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带领村两委干部通过外出先后到甘肃庆阳、铜川赵家峁、安康平利、袁家村外出培训学习,使村两委的发展思路更明晰,初步确定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思路,得出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搞好发展才能富民强村。

在包联部门的支持下,积极争取县民政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项目,共投资206万元、建成占地4300m2、全县首家标准化新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修订完善《党员学习制度》、《党员议事会制度》和《村规民约》。他在会上说,“村干部都必须遵守这些规章制度,村民必须遵守《村规民约》,确保村级治理公开透明、阳光操作。

聚力产业谋发展

按照“部门联村、支部联建、党员结对”的模式,村党支部同省家畜改良站党支部、县委组织部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建、同心共筑”活动,按照“支部+集体经济组织+园区+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于去年7月18日率先在全市第一家组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积极申请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建造10座温室蔬菜大棚,栽种的7棚西红柿顺利上市销售,春节期间推出的有机净菜等礼盒目前已为村集体增收近9万余元。在今年元宵节为每户贫困家庭分红1000余元。种植的优质红薯苗和礼品瓜果五一上市销售,预计为村集体创收15万余元,创造了当年成立、当年发展、当年见效的“和家卓速度”,真正使扶贫产业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钱袋子”。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全市首家田园综合体--和园,建设期间已为34名贫困户提供岗位,累计增收45万余元。4月29日试运营以来,已接待游客2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00万元,现已有3户贫困户、30户村民提供创业平台、100余人稳定就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开设3家门店,带动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下一步还可以带动200余人通过创业就业增收。

激发动力促民风

和和美美兴家国,通过唱村歌,增强全村群众的自信心,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建立“一约四会”,(即新民风民约、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综治委员会、道德评议委员会、)让党员群众充分参与村上的事务,让大家的事大家说了算,针对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从全村推荐评选了10名脱贫明星、6名好媳妇、好婆婆、4名苹果状元、召开表彰大会隆重表彰,极大调动贫困户主动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良好氛围,引导群众传承优良家风,有效促进我村精神文明建设。

2018年,是十九大振兴乡村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和家卓村脱贫攻坚、脱贫摘帽的关键一年,现在的和家卓村已经步入了致富的快车道,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89元,他最想干的事还是如何壮大村集体产业规模,让村民的收入继续增加。打算借助和园田园综合体的名气,把全村打造成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江南梅景”田园综合体,彻底将传统产业变为服务产业,让我们的群众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他说,“这些年的发展,给我最大的体会是,发展产业,首先必须考虑生态保护,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素质,更需要重视人才培养。我们村两委刚刚换届完成,新当选的村两委干部年富力强,班子成员都铆足了劲,我们有信心带领全体村民过上好日子”。说这话的时候,他满眼坚毅。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