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楷模】龚慧:扶贫花开幸福来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12-18 10:01
2015年,“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一批批扶贫干部与一个个贫困村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定边县教育局的一名干部,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放弃城里安逸的生活,背起行囊,奔赴偏远小山村店子坪村担任第一书记。
为民服务,不辞辛苦
扶贫工作苦。店子坪村位于定边县城70公里外的白于山深处,其间山路居多,崎岖难行。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村部办公条件简陋,群众生活环境差。2016年秋季,由于村部被吴定高速征用,只留下两间南房临时办公,工作条件更加艰苦。他每天都要到距村6公里的镇政府吃住,为了节约时间,每天的中午饭就在村里吃一袋方便面,冬天房子太冷他就披上棉大衣工作,正是这种坚持和坚守,赢得了村干部和群众的认同。
扶贫工作累。农忙时间,他与队员一起完善扶贫档案资料;防汛期间,与村干部一道查看险情;农闲时间,开始入户走访,收集大量的扶贫资料,慢慢地,辛勤的汗水凝聚成三本厚厚扶贫日志。2017年11月,他的30余篇扶贫日志被收录在榆林市委组织部、榆林市扶贫办联合出版的《扶贫日志》一书。虽然工作累,但看着全村贫困户由最初的30户减少到现在的3户,他心里总是甜的。
四处奔走,争资争项
精准脱贫的核心是发展产业,为调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他聘请专家为村民进行种养殖技能培训,向县扶贫办争取产业扶贫资金,向定边采油厂争取化肥捐助,利用微信为群众推销农畜产品,帮助贫困劳动力联系务工企业。扶贫重在扶智,一些特困家庭孩子上学困难,他积极为他们争取社会资助……
三年来,他争取水务局专项资金55万元,为群众硬化水场46处,新建水窖32口;争取定边采油厂资金52万元,新修过水桥一座;争取电力局专项资金15万元,改造低压线路3公里;争取县农工部的专项扶贫资金10万元,村上自筹资金55万元,完成新村部和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争取教育局资金6万元,为新村部配置了办公设备;争取移民搬迁政策,16户贫困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争取县扶贫办项目,完成了1500亩坡改梯,争取长庆油田第六采油厂项目,硬化村组道路3.2公里……为了这些项目的早日实施,他多次奔波于相关部门。
一个个实际行动、一件件实事好事,不仅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巨大变化,而且对群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外出务工的人多了,发展产业的农户增加了,主动脱贫的意识增强了,大家正积极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门迈进。
舍小家,为大家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他深知农民的艰辛,工作中能处处为群众着想,每天为村上的事务忙得不亦乐乎,常常一连几个星期顾不上回家。2016年6月,他女儿出生时他只请了一天假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2017年春节,他的父亲因脑出血住院,生活不能自理,他将父亲托给弟弟全程照顾,自己去忙于扶贫工作;由于长期劳累、再加上饮食起居无规律,他常感困乏无力,在村干部和家人的多次催促下,2017年7月去西京医院检查,原打算检查后开点药回家,没想到医生要求立即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他每天都与村干部电话了解工作进展,出院后又第一时间奔赴在扶贫一线。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6年度他获得全县第一书记考核优秀等次;2017年6月被定边县委、定边县政府评为“脱贫攻坚优秀帮扶干部”;2017年度第一书记年度考核评分排名全县第一,被县上推荐为省级优秀。
春华秋实,美丽画卷正铺开付出就有回报,如今的店子坪村环境在变好,产业在发展,基础设施在改善,群众收入在提高。扶贫花开幸福来,在这里,一首首“精准扶贫”进行曲正在奏响,一户户贫困家庭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几年扶贫人,一生农村情!
“一生中有幸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改变一个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我深感欣慰!多少年后将往事回顾,我一定会无悔于这段最美的青春时光,因为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参与、我骄傲! ” 龚慧自豪的说。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