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经验交流 > 扶贫故事

【脱贫楷模】杜彦钦:一切为了贫困群众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12-10 09:18

驻村四年来,他没有怨言,没有退却,栉风沐雨,扎根在秦岭山谷贫困山村,历经寒暑,直面山洪泥石流生死考验,为改变山村落后面貌,为山区百姓摆脱贫穷,迎难而上,矢志不渝,脚踏实地闯出了“文化扶贫”新路子,给脱贫攻坚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他就是汉中广播电视台派驻佛坪县石墩河镇迴龙寺村第一书记杜彦钦。

他接地气、促发展,办实事,办好事,接受组织委派,与村民一起耕作,一起生活,一起经历自然灾害生死考验,用心体会百姓疾苦,认真面对肩负责任,四年间,往返城市山村,既当宣传员又当运输员、快递员,一次次解决村民困难的同时,也真成了老百姓的亲人。

迴龙寺村多年来山大沟深,基础薄弱,极大影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交通、饮水、产业增收等都是群众最迫切的期盼。群众的期待就是工作最大的动力,为此积极和镇村领导反复沟通,不遗余力四处奔走协调,修路筑渠、招商引资,四年间,六个村组道路10余公里全部完成拓宽改建,修建便民桥10座,完成人饮提升工程3处,解决全村251户593人安全饮水,完成村委会阵地和乡村大舞台建设,大力加强了山村环境综合治理,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多年以来,当地百姓种植的天麻、猪苓、山茱萸等,因技术、市场、运输等诸多问题难以成为村民稳定增收的来源,让这里成了有名的光棍村、贫困村。工作中他一边帮助村民发展传统种养殖产业,一边积极思考山村发展长远之计,依托山村生态优势,谋划乡村旅游发展。带领村民清理河道,捡拾垃圾,培植花草,组织村组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转变思维。先后推动建设三家民宿客栈,吸引6家艺术社团在村里设立“创作采风基地”;“文化+生态”的特色旅游,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村民的农产品也受到城里人的青睐,足不出户就能卖个好价钱,让村民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心。

2016年,他推动迴龙寺村成立文创协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利用当地资源开发文创产品,吸纳贫困户29户66人成为会员,实现稳定增收。村民从最初的收集、加工、栽植山花野草,发展为制作创意绿植盆栽等手工艺品,实现变废为宝、点石成金,文创艺术品制作成为村民和贫困户发展产业,获取经济效益的一个新途径。陕西广播电视台、西部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了迴龙寺村脱贫攻坚创新发展的成果;第24届杨凌农高会脱贫攻坚“第一书记成果展”,推介了迴龙寺村乡村旅游和文创协会的各类产品。

从城市到农村,从负责新闻宣传到两脚踏入泥土,杜彦钦作为一名第一书记,真正融入了农村的广阔天地,真心真情为民办事。对照学习“梁家河”矢志不渝的信念、真挚为民的情怀、务实担当的品格、带头实干的作风,杜彦钦在他的基层工作生活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使命。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杜彦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扎根基层、用心扶贫的真情感染着与他一起工作的同事,也感动着迴龙寺村的乡亲们,大家亲切地称他是自家人,说他是迴龙寺村的“荣誉村民”。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