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经验交流 > 扶贫故事

坚定初心为民谋利 奋斗青春成就梦想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10-29 14:35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默默无闻的耕耘;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只有孜孜不倦的奉献。20143月,他带着村干部和群众质疑,克服基层工作经验少等困难,背起行囊,来到铜川市边远的山村——宜君县哭泉镇哭泉村担任帮扶工作队长。20158月任“第一书记”。四年来,他始终把群众当亲人,与群众同吃同住,摸村情、强班子、抓产业,以为民的情怀、实干的精神、必胜的决心,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赢得了哭泉村群众的认可和点赞。用自己的真心、真情、真干,不仅让村干部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也深深赢得了村民的心。他就是陕西省铜川市卫生计生局驻宜君县哭泉镇哭泉村第一书记靳康鹏。

“研”字先行,理思路明方向

思路决定出路,为了理清哭泉村发展思路,上任第一天,他就召开会议了解村上的基本情况,然后马不停蹄入户走访,听心声、摸实情。在掌握基本情况后,他认真分类梳理汇总,研判分析。底子清了,如何才能找准有效的发展思路,早日让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就成了靳康鹏急需破解的课题。白天,他食不甘味,上联下跑,广泛咨询政策;晚上,夜不能寐,挑灯深思,整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建立问题台账。为了找到村上发展的突破口,他多次召开村两委会班子反复研讨、论证,组织两委会班子成员前往耀州区马咀村等地考察学习。撰写出了《哭泉村脱贫发展的对策和思考》,编制了《哭泉村发展工作计划和三年帮带提升规划》,并详细列出了阶段性工作计划和目标,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为突破口,确定了今后的村上发展思路和重点,明确了哭泉村的发展方向。

“强”字为要,固根基聚合力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靳康鹏深知,只有锻造过硬党支部,才能根基固、群众富。为此,他从“硬件”入手,从“软件”着力,促进党支部全面加强、全面过硬。“硬件”上,他想方设法筹集6万元,对村两委会活动室进行了重新整修。自费为两委会活动室购买烧水壶和20个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陶瓷杯,使每名党员及村干部自豪感倍增,时刻牢记宗旨,为民多办实事、好事。“软件”上,采取“六抓六强”工作法,抓主业强主责,牢固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意识,定期召开支部会,研究党建工作,抗实抓党建主体责任;抓班子强自觉,坚持党内学习制度,围绕党的政治理论、农村政策法规和党章党纪,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常态化开展集中学习和自学,强化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抓载体强活力,以“三会一课”制度为基本形式,以“四讲四有”为基本要求,严格教育管理,健康党的肌体细胞;抓制度强民主,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积极修订完善各项制度,提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水平;抓作风强服务,坚持“一线工作法”,落实村干部值班坐班制度,推行全程代理服务,在点滴行动中践行为民情怀。抓和谐强发展,紧盯精准脱贫任务,实施民生项目,完善修订村规民约,树立新风尚,引领和谐发展主旋律。“能工摹其形,巧匠摄其魂”。现如今,哭泉村党员干部的荣誉感、使命感增强了,为民服务意识和能力提高了,特别是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促脱贫,用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切实筑牢了战斗堡垒,为全村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干”字为本,谋发展促脱贫

作为第一书记,靳康鹏深知只有为群众干些实事,真正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为此,把脱贫攻坚作为村上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贫困户精准甄别到精准施策,他都认真仔细,亲力亲为,入户核实,逐户逐人量身定制脱贫对策,建好精准扶贫工作台账,真正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

四年来,他带领哭泉村两委会干部,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党员曹太峰创办哭泉鑫峰核桃合作社、成立陕西泉丰公司,从事核桃树新品种培育、嫁接,核桃的推广、销售,新农资的应用培训及销售,近年来累计为贫困群众嫁接新品种核桃树500余亩,帮助贫困群众销售核桃10余吨、赊销农资近8万元;2018年又流转土地150余亩,种植中药材,吸引贫困群众就地就业;背靠梯田生态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业。依托哭泉梯田景区壮大旅游服务业,发动镇村干部入户宣传政策,景区项目拆迁困境也得到了群众的理解,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旅游相关产业,4户群众办起了农家乐,12户贫困群众在景区就业;结合当地资源优势,运用互联网思维,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联系电信部门对驻村群众进行电商培训,设计包装核桃、包谷糁等农产品,运用互联网自产自销,累计销售2万斤以上;以新产业的发展带动全村脱贫致富。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建成一座以玉米和矿泉水为主原料的传统工艺玉米酒坊,现已调试设备投入生产,有效解决了群众玉米销售难题,同时为10户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采用1+1”销售模式和成立“扶贫基金”是扶贫模式的一种创新。投资近300万的“光伏发电扶贫领跑项目”顺利落户哭泉村,现已建成并网发电,年底每户贫困户可分红3000元。

“情”字为基,办实事暖民心

2018年的春节前三天,他的父亲因脑梗才刚刚出院,还需要人照顾,本想着今年就留在家里照顾老人,但老人一心想着儿子,叮嘱他承诺的事就必须做到做好,含泪辞别了父亲的靳康鹏,提前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和病中的父亲,自己一家三口在大年三十又准时出现在了贫困户的家中。这已是他和妻子、女儿一起在村上过的第三个春节了。一到村上,靳康鹏就带着自掏腰包购买的7份新年礼品,给全村七户单身汉贫困户拜年,和他们一起贴春联,陪他们过一个团圆年,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住在太安养老院的薛羊红老人拿到了靳书记带来帽子、香烟和食品,握着手久久不放,他知道,自己想要一顶新军帽的这点念想,靳书记一直都记着呢。见到靳书记又来看望自己,赵石山激动的说:“靳书记已经连续三年大年三十领着妻子和孩子看望我,对贫困户十分关心,还给我把房子拾掇了,解决了生活急需,心里十分感激。”当妻子和女儿看到7户单身贫困户每年家中的变化和贫困户自身的精神面貌的变化,不由得给丈夫、父亲伸出了点赞大拇指。他连续三年陪贫困群众过春节,在暖心的同时,也培养了脱贫信心。在权衡家事与公事的过程中,他得到了全家人的大力支持。

驻村以来,他结合卫计行业特点和自己学医优势,在健康扶贫、健康促脱贫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工作。身患肝病多年的蔡红全被查出主动脉瓣脱垂及关闭不全,这就意味着蔡红全除肝病外,还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他带着蔡红全去了西安交大二附院进一步检查。最终确诊蔡红全患有马凡氏综合症,这种疾病易因主动脉破裂,随时危及生命,必须手术。蔡红全对他说,天这下真塌了,以前光知道自己有肝病,这下又查出心脏病来,命都保不住,咋办呀?那几天一晚上一晚上睡不着觉,都不敢看我媳妇的眼睛,生怕她忍不住,在俩娃跟前哭出来。蔡红全说的时候哽咽着、泪流着,凄惶的样子让人不忍直视。靳康鹏一边给他做工作开导他,一边联系省级医院,为他开通绿色通道看病、体检、治疗,几乎没有花多少钱就把身体调理到了最好的状态,要不是靳书记,我这条命估计都保不住。等我身体完全养好了,我们全家一起干,一定早早把贫困的帽子摘掉,蔡红全激动的说。赵石山听力不好,还送给赵石山一部助听器。在他的多方努力下,哭泉村的每个病人都像蔡红全、赵石山他们一样,享受到了国家健康扶贫政策红利,获得了健康的他们,对往后的日子充满了信心。

针对村中老人多、找医生不便的实际困难,他把自己电话号码贴在群众家里,叮嘱他们有健康方面的疑惑或紧急状况第一时间打电话。20168月,薛羊红老人凌晨两点胃疼,他第一时间上门送药帮助治疗,解决老人的病痛。20174月,王建华老人凌晨四点肾结石急性发作,贫困户蔡红全几次的突发胸闷气短他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20162月,刘玉珍之子从西安看病回来不知怎么报销,他都耐心解释、热心的前去县合疗办咨询和协助办理,每一个向他求助的群众都得到了满意的帮助。

他还把把所有村民的病史等健康资料和各个医院反馈的村民体检报告都收集起来,按结果分析和病种分类,平时给叮咛着吃药养病的注意事项,有机会了就组织专家入村检查治疗。据不完全统计,他先后联系义诊20余次,接受诊疗的群众有4000余人次,发放家庭医疗包等物品300份,联系爱心药企给村民捐赠新特药品4万多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他通过与村民同吃同住、同拼同干,脚踏实地,点滴积累,2017年哭泉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哭泉景区棚改征地搬迁工作有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更可喜的是哭泉村贫困群众的精神状态有了较大的改变。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各级党委和部门的认可,先后获得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宜君县优秀第一书记、最美扶贫干部等荣誉称号;201712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暨十一届国际公益慈善论坛上,他还当选为“2017年精准扶贫带头人”,成为陕西省唯一当选的代表。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