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经验交流 > 扶贫故事

血洒脱贫路 情系草林村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10-26 10:52

余剑同志,男,19782月出生,39岁,汉族,大学学历,陕西佛坪人,19979月参加工作,2003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曾任佛坪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岳坝镇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岳坝镇草林村第一书记、草林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201793日,余剑和驻村工作队队员纪永财、王坤放弃休假机会,在岳坝镇草林村下乡扶贫途中,所乘车辆被山上滚落的大石砸中,余剑同志不幸遇难。

余剑同志虽一生经历多岗,但他始终秉持以人民为重的信念,对党忠诚、工作踏实认真,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勤奋好学,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余剑短暂的一生用忠诚、热血、奉献书写了公仆本色和为民情怀。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不畏艰难困苦,深入基层一线,心系贫困群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干部群众一致赞誉和好评。

磨练自我青春无悔

19977月,余剑从陕西省林业学校毕业后,主动要求到偏远乡镇磨炼,被分配到佛坪县西岔河乡猫儿梁检查站。主要任务是对108沿线过往车辆进行木材稽查、木材病虫害防控。猫儿梁位于佛坪县西岔河乡政府以南5公里处,是108国道出佛坪的咽喉之地,猫儿梁承担着佛坪林业资源保护最后一道关口。当时大专、中专毕业的学生还是“珍稀物种”,稍有点背景,找人托关系就被安排到县城单位。但是,从19979月到20023月,余剑在西岔河乡猫儿梁检查站一干就是4年。12公里的回城路,他一年很少回家,常常是父母下来看他。和别人不一样,他对过往运送木材的货车检查的格外严格,一个一个按程序完成稽查。同事有小孩的、家里有老人的,不用说,他主动带人顶班。在猫儿梁木材站工作的4年时间奠定了余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检查之余,他不忘学习和反思,逐渐养成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0023月至200312月,由于出色的工作业绩,余剑被县林业局调任到长角坝乡林业站工作,全面负责林业站相关工作,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他积累了一定的农村工作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渐渐从一个稚嫩的毕业生成长为一名成熟干练、敢于担当的青年干部。

十年磨一剑,民生党建促成才

200312月至201310月,近10年的组织部工作经历成为余剑人生的一笔富贵财富,在这一时期他的党性意识更加坚定、担当精神更加突出、服务宗旨更加鲜明。200312月余剑经过选调考试调入县委组织部基层科,20083月任县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20106月任县委基层办副主任。就职县委组织部期间,余剑同志始终将“民生党建”放在心上,先后撰写《民生党建润民心》、《党员干部下基层重在惠民生》、《要“官”记》、《组织部长的礼物》等调研材料,突出实用实效。

2005年全县创先争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一连几天加班整理6·93·28事件先进材料,作为全县活动的典型材料。在梳理和整理中,他越来越感到为人民服务既是一件易事,也是一件难事,他坚持认为小事做好就不小。2008年全省远程教育检查中,他和部里的同志加班加点,整整熬了几个通宵。水田坪村路途遥远,车辆上不去,他骑着自己的摩托,一遍一遍运送省远程办人员到村检查,等到检查结束,天已经黑了下来。

余剑始终将民心、民意、民生摆在自己工作的重要地位,创新“城乡党建工程”、“党建述职考评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这些被省市组织部作为先进经验推广。

由于长时间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余剑患上了胰腺炎。住院治疗之余还不忘过问党建工作。和他一起共事的县委组织部王显明悲伤地说:“剑哥在组织部平易近人,常常是为了别人的事情忙的天昏地暗,而对自己的事情却很少关心。自己患有胰腺炎那么久,却硬是要‘坐穿板凳’,疼的受不了吃几片止疼药继续工作”。到工会工作后,他自创了“真情沉下心察民意、点滴小事暖民心、倾力办实事助发展”这三句顺口溜,作为工会干部干事创业之道。

扶危救困,彰显责任与担当

201310月,因其出色的工作业绩,余剑被调任到县总工总会担任常务副主席。上任伊始,余剑就和总工会主席蒲树新筹办“女工健康关爱行动月”,组织全县企业、环卫女职工免费体检,每年又利用扶助政策开展“金秋助学”,节庆日对困难职工进行慰问走访。为76岁的草林村三组张元兴冒雨申报养老补助金,筹集资金为贫困户李祥富、朱显德修通了300米的户间水泥路,为包扶对象贫困户代争阳协调争取资金1万元硬化院场。从2014年开始,县总工会每年为包扶的岳坝镇草林村村民送化肥、送籽种,送米、面、油,年年实现全覆盖。村民王远华等群众想种植猪苓,他积极协调种植专家雷兆财给村民手把手培训,王远华当年就发展猪苓400平方米。在他的协调下,县总工会筹集资金及时为全村村民发放化肥用于春耕生产;协调5万元修复了尼姑坪水库,解决了全村200余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出资1.2万元,他带头投工投劳帮助村上硬化了村委会院场;出资0.8万元,解决了自来水和防洪渠建设资金缺口,一件件小事情,体现出余剑作为领导干部的大情怀。

驻村帮扶,第一书记用生命守护脱贫路

岳坝镇草林村位于秧岳路上西河两岸,全村村民125400人,现有贫困户1134人,村民主要收入为袋料香菇、养蜂、养猪、猪苓、天麻和务工,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8.5%。这让主抓扶贫的余剑愁上心头。

20175月初,孩子只有7岁的余剑同志主动请缨到草林村担任“第一书记”。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余剑同志还因病接受过手术治疗。医生一再叮嘱,饮食和作息一定要规律,不能劳累。

在同事眼里,余剑同志对待工作总是抢着干、带头干,从不挑肥拣瘦。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是他的处事之道。

驻村后,余剑坚持“四个三”精准识别。他带领扶贫工作队员在3天时间走遍了草林村的家家户户,逐户走访全村群众、召开群众会,摸清全村每户群众家庭的详细情况,确定贫困户数量和致贫原因,把精准识别做到让群众心服口服。

20178月初,为宣传推销草林村的土蜂蜜,余剑同志带着村干部去榆林参加展销会。回到佛坪后,他的胰腺炎复发,在县医院诊断后被转到汉中市中心医院治疗。但刚治疗了不到10天,身体还没康复,就回到了草林村扶贫岗位上,继续奔波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余剑平时吃住都在村委会,经常为了缩短吃饭时间,尽快投入工作,他就把晒干了的面皮用水泡开再简单调个味道就凑合吃了。顾不上自己,也顾不上父母,更照顾不上家庭,一心扑在工作上。他的驻村工作日志是全镇第一书记中填写最详实的,可惜的是93日的日志还没来得及填写,就永远定格在了92日。

余剑自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就很少回家,余剑的母亲说,有一次她回家发现门口放着米面油,就给余剑打电话,余剑在电话里说村里脱贫攻坚任务重,他不能经常回去,照顾不到父母,只能给父母买了点粮油,让他们照顾好自己。余剑妻子梁红说,余剑每回都是晚上给自己打个电话,白天打电话一般都打不通,懂事小女儿即使偶尔抱怨爸爸常常不回家,可在同学面前,却骄傲的称赞起爸爸是“驻村第一书记”。

刚驻村的时候,在一次村集体会上,余剑对乡亲们说:“请大家记住我这张脸,有啥困难就找我。”他的口头禅就是“没问题,这件事你放心”,他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诺言。

随叫随到、见事就干是他的特色。包扶对象代争阳从山上搬下来,新家无水无电,又没钱砌院坝石坎。余剑协调资金、联系工队、购买材料,还帮着打下手扛电杆,为代争阳家接通了水电,砌好了院坝石坎,协调联系代争阳的儿子代明月到江苏务工,就在殉职的前两天,他还帮助代争阳销售了25公斤土蜂蜜。贫困户李祥富修房,他从县城买来瓷砖,运到山下后却发现上不去。腿脚不好的他没办法运回家,万般无奈下,李祥富给余剑打了电话,希望他能喊几个人来帮忙。没想到接到电话的余剑没叫别人,自己骑着摩托车就来了。他帮着李祥富来回拉了四趟,把所有的瓷砖完好无损地运到了他的家里。2016年夏天最热的时候,余剑和县总工会干部纪永财头顶烈日,为贫困户李祥富修通了100多米的联户通车水泥道路。2017年年初春耕,他带着驻村工作队脱掉鞋袜为贫困户李祥富插秧。为村民朱显文办理户口手续,为80岁双目失明老人高敬美办理残疾证,为群众代购种籽、农药、锄具、化肥等生产资料,帮忙销售土特产。为了让朱显德家增加收入,余剑出主意、想办法,协调争取资金,联系购买物资,帮扶朱显德发展袋料香菇。贫困户张培生有智力障碍,膝下没有儿女,余剑同志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村干部每周轮流去看望帮扶,在安排好生活后,帮助他打扫卫生。草林村路途较远,村民们经常给驻村干部和余剑打电话,请他们周末帮忙为村里的学生代购车票或者捎带日用品,渐渐地村民们把驻村干部当成了自己亲戚,县总工会也成了草林村驻县城“办事处”。

说起近年来草林村的变化,每一件都跟余剑有关系。草林村三组道路硬化拓宽,二组、三组及部分吊装户人饮工程改造提升,黄庄景观步道、四组平板桥等等,余剑牵头争跑项目、协调资金。34名贫困人口健康体检余剑车接车送,4名享受教育扶贫的贫困户子弟接受了总工会的教育助学,村上修路他协调资金、带头参加劳动,搬石头、活水泥、拉车运材料,俨然成了村里人。

年初,75岁的王占恒看到养蜂不需要太多的体力,便想发展养蜂。可是一没有钱、二没有技术,让王占恒犯了难。余剑了解情况后,帮他解决了资金问题,又联系村上的养蜂大户卢琪伟手把手教王占恒学习养蜂技术。现如今王占恒在余剑和卢琪伟的帮扶下,总共发展了22箱中蜂。

2017年年初,余剑看到黄庄百亩梯田适宜种高山冷水稻,他邀请农业局主要领导,和镇村商量开发太极稻休闲观光农业。在余剑的动员下,党员朱显美牵头注册了佛坪禾源农业开发公司,26户群众将104亩水田以入股或者联营的方式加入公司。他创新谋划了助志、助学、助能、助医“五助”帮扶机制,成立草林村扶贫合作社,组建了服务队。按照“支部+公司+土地+农户”的模式,将养蜂、袋料香菇、生态冷水稻结合起来,改变了全村过去产业发展“小而散,小而乱”的局面,村里如今形成了冷水稻、香菇、猪苓、天麻种植和养猪等产业发展布局。

余剑在其短暂的一生中,用坚强的党性扛起了脱贫责任、用真情帮扶铸就了为民情怀、用真抓实干换取了群众获得感、用好作风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他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把他当福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青天。

20179月,中共佛坪县委决定,追授余剑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汉中市委追授其为“优秀共产党员”;市总工会追授其为“汉中市劳动奖章获得者荣誉称号;省总工会追授其为“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1711月,荣登“陕西好人榜”。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