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沟北梦” 不忘沟北人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10-22 09:21
巍巍武帝,涛涛大峪,地处合阳县城西北20余公里的金峪镇沟北村,地处黄土台原边缘,常年干旱少雨,沟壑纵横,是典型的渭北旱塬地貌。多年以来,受自然条件制约,村里整体经济基础薄弱,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大多数村民靠务农和打工为生,收入异常艰难。俗话说,穷则思变,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现状,沟北村却有一位村委会主任连选连任22年不倒,扎根沟北,同贫困搏击、与时间赛跑,把对沟北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动力、责任和使命,在他的辛勤带领下,曾经远近闻名的后进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就是金峪镇沟北村村委会主任李存才。
李存才曾经给大家讲过一段关于自己的心路历程,他是这样说的:从步入学堂到驻守沟北几十年了,人生大半匆匆而过,但是有三个值得纪念的转折点,在学业有成时迫不得已弃学业养家糊口,在事业有成时毫不犹豫舍己业反哺家乡,在沟北有样时坚定不移继续发光发热。说罢,有人说了个风趣的比喻:李存才,就像一个幸福的米袋,开始装满了各种生米粒,最后呈上的却是米香四溢。
在李存才的思想意识里,让家里富起来、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他小时候的梦想。1984年,学习成绩优异的李存才高中毕业,看到家中生活困难,哥哥又到了结婚年龄,他毅然放弃学业,当了泥瓦匠。在外奔波的十年里,他白天干、晚上加班,靠辛勤努力、苦干实干,换来了家里的好日子,也为自己创业积攒了资金;十年里,他不忘初心,边干边学,力求自己多掌握一些技术技能,以便有一日回乡创业,发家致富,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打铁先要自身硬,只有自己有本事、日子好了,才能让群众相信你、跟你干。1993年,他回村开办了烧砖厂,很多乡亲不理解,劝他不要折腾。为了让乡亲们相信自己、相信科技能致富,他把砖厂当成家,坚持和工人们一起干,俗话说的好,苦心人天不负,一滴滴的汗水给李存才带来的是一年十几万的收入。
好像沟北总在无形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掌舵人”,就在李存才日子慢慢好起来,终于有时间放慢自己的脚步,审视生活的一点一滴的时候。“你的苹果卖了吗?”“哎,别提了,咱本来就种的少,没法管理,客商也不愿意来,现在还在家堆着呢,有好多都烂了……”在去往砖厂途中两个村民的对话在李存才心中久久不能散去。怎么才能让大家伙都过上好日子?怎么才能“拔穷根、扎富根”?带着这样的疑问,1997年,新一任沟北村村委会主任李存才上任了!
不谦虚的说,沟北的华丽转身,离不开一方沟北人,离不开牵挂沟北的各级领导、各方单位,更重要的是沟北拥有李存才,他自立自强练就硬本事发家致富,为的是用过人本领舍小家为大家寻找发展之路。因此沟北人总是念叨:盼着存才有梦想,因为他的梦肯定是为我们沟北人做的梦,盼着存才能致富,因为他富了会带着我们共同过上好日子。终于,沟北人的想法实现了,如今的沟北,可谓是一花引来百花开。
上任以来,曾经那个破烂的空心村变成了如今美丽的幸福村,不变的是沟北村会议室里通宵达旦的灯火、伏案执笔的挑灯疾书。李存才始终围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加快村级发展、建设美丽幸福沟北,与两委班子成员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带领群众打机井、建学校、修巷道、办砖厂、种烤烟、栽果树,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的原始积累达到1350万元。
无数次探索失败,无数次跌倒爬起,为了能带动村民一起致富,李存才决定“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他转让了砖厂,放弃了每年十几万的收入,深入调查研究了村情,联系专业机构制定了村级发展规划,积极走出去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到省市县跑项目争资金,联系本村能人回村创业,教育引导群众发展产业,鼓励引导群众流转土地增加收入,带领群众在农业生产中走合作联合之路。2014年以来,沟北村产业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累计流转土地2200亩,发展红提冷棚330亩,果蔬温棚30亩,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更是带动帮扶贫困户发展苹果96亩、红提130亩、鲜桃104亩,共帮扶提质增效贫困户41户,土地分红贫困户8户,产业脱贫33户。
为适应新形势,李村长积极学习各种知识,注重掌握各项惠民政策。从一个砖厂老板的商人思维转变到一个为民代办事务的人民公仆思维,可以说是实现了一次人生的蜕变。李村长坚持把就业扶贫作为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组建了村务工服务队,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群众的技术技能;成立了村手工作坊,引导老、弱、妇等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加工制作花馍、喜馄饨等合阳特色产品增加收入。
同时,他坚持把建强基础设施作为实现村脱贫、户致富的基本思路,整合各类扶贫项目资源,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新打机井2眼,管网配套13公里,滴灌配套1100亩,搭建防雹网600多亩,村上实现了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至2017年底,全村除7户兜底户外,仅剩下5户因病致贫贫困户未脱贫。
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及“三变”创新成果,指出通过改革创新,要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当会议精神传达至沟北村时,所有人都沸腾了:这么多年的尝试和摸索竟然和习总书记的思路如此贴切,原来这叫“三变”!干,一定要把“三变”干下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李村长不仅自己当老板,还让村上每一个人当上了“老板”。2016年,沟北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展开。2017年沟北村被列为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改革之初,一些群众想发展,又不愿意冒险,有些老人对改革政策不清楚。面对改革艰巨任务,李存才不等不靠,利用村广播站宣传的基础上,挨家挨户进行政策宣讲,给群众答疑解惑,及时与县农业部门对接政策,邀请县镇工作人员驻村指导,与村党组织书记协商制定改革途径,创出“三变”改革“沟北”模式,提出沟北村产改“三部曲”,即组建新的产业服务中心,推进土地流转经营;突出特色优势产业,打造高标准现代农业园区;创设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工作中形成了“三变”改革十二步工作法和“五动”模式,并在省市推广。2017年11月全面完成改革任务。建成2040平方米农产品交易市场,发展设施冷棚200座,全村形成了红提、苹果、鲜桃、杂果四大产业发展体系,建成500亩的红色之爱新品种苹果产业园,开工建设了100亩红提冷棚园区和300亩瑞雪瑞阳苹果园区。此外,他以村集体名义成立产业服务中心和电商平台,建立了扶贫设施产业园,开展土地流转、招商引资、技术指导等全方位服务,打造村民自己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平台,真正盘活了农村经济发展要素,收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效果。目前,总投资3000余万元的沟北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总投资1400万元的苏陕合作产业扶贫项目进展顺利。2018年,李存才计划列资4451万元,重点从美丽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村部建设、民生工程、生态园区和产业服务体系等六个方面,对村级基础设施进行全方位打造提升,力争把沟北村打造成全县甚至省市乡村振兴的示范村。
风拂沟北,一派美景话丰收。桃红柳绿的沟北村,一条条水泥路交错延伸,一幢幢农家小院干净整洁。满树正待采收的大红提红彤彤的挂满枝头,望着这倾注着心血与汗水的村庄,如今已52岁的李存才无数次回味着多年来的每一个日夜。多少年的风风雨雨,李存才为沟北村的发展付出了不懈努力,为全县村组干部做出了榜样。但是他并没有满足,他知道为民服务的路还很长,今后的任务更艰巨,他将继续怀揣沟北梦,带着沟北人民的期待,坚定不移地带领群众走向富裕,奔向幸福!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