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经验交流 > 扶贫故事

吴相琴:穷沟沟里打造童话世界的女支书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09-25 10:51

吴相琴,党的十九大代表,陕西省劳动模范,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年。她栉风沐雨,带领丰收村群众将一个“穷沟沟”打造为集田园生活、乡村文化、山林旅游、亲子度假为一体的全景旅游童话小镇。丰收村有608户2235人,其中贫困户207户598人,2017年底有33户131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2018年将整村脱贫退出。

党建引领聚合力

有一个好支书,才能带出一个好班子,带着群众脱贫过上好日子。作为丰收村的当家人,吴相琴经常说,“我当支书不图啥,就图老百姓能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

参加十九大回来,吴相琴第一件事就是将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进机关、学校、村组、院落,为广大干部、师生、群众宣传宣讲十九大精神达30余场次。在吴相琴的带领下,村支部班子统一了思想,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制定发展规划,凝聚工作合力,加快脱贫攻坚步伐,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路子。

她以“设岗定责、积分评星”活动为载体,逐项“积分评星”,逐人“亮身份、兑承诺”,村上60名党员公开承诺为群众办一批实事,做到每件工作都有一名村班子成员牵头抓总、片区党员共同参与,夯实了党员责任。目前,村上5名支委分别领办庆丰收、福利肉羊养殖、远健养殖、乾成烤烟、晨照服装加工等五个合作社(公司),13名党员示范户帮扶52户贫困户。扎实开展“双培双带”活动,把7名致富能人吸纳到党组织,把6名党员培养成了产业大户、致富能手。实现了党建和扶贫工作有机融合,村党支部被党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在村民吴远道大门上,贴着这样一幅对联:“省人大李书记铺平致富路,丰收村党支部领咱奔小康”,这是全村群众心声的一个真实写照。吴远道前几年因意外事故致残,家庭分崩离析,留下还在上学的女儿,生活极为窘迫。吴相琴帮助他重燃生活信心,他种植魔芋和山药,家庭收入超过3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培育产业促增收

丰收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是塔云山4A级景区必经之路。吴相琴与村班子围绕县“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争当绿色发展排头兵”的发展定位,提出“北山烤烟南山桑,川道旅游带三产”的产业发展思路,制定村、户产业发展规划。

吴相琴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产业链发展。起初,她拿出家里积攒的8万元,组建村级旅游公司,拍着胸脯说:“赔了算我的,赚了算大家的!”就这样,在吴相琴的带领下,丰收村历时3年,建成“绿树屋”“户隐村”“出云村”三个主题公园,吸纳360人就业,年人均工资性收入19200元;建成蚕桑养殖观光体验园,栽植密植桑园1000余亩,标准化养蚕工厂1座,吸纳50余贫困劳动力就业,带动26户贫困户发展蚕桑产业;建成中药材产业园2000亩,烤烟产业园1200亩,带动23户贫困户发展中药材、烤烟产业,吸纳贫困劳动力20余人就业增收。发展林下养鸡、白山羊、中华蜂蜜等旅游农特产品近10种,养殖散养鸡2.5万只、陕南白山羊1000只、中华蜜蜂1000箱,开办农特产品专营店4家,建成农村淘宝店1家,畅通了产品销售渠道,98户贫困户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实现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扶持发展农家乐32家、农家客栈29家,年均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带动300名贫困群众就业。

实施“三带四联”,推进“三变”改革。成立了丰收村产业发展公司,下设10个合作社,联带全村171户贫困户,盘活资源资产6862万,在银行抵押贷款580万元,入股陕西桂花水力发电集团公司和陕西景虹塑业公司,按8%的固定比例收益分红,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79万元,贫困户户均每年分红4000元。

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2300元增加到9300元。

美丽乡村靓家园

吴相琴协调“童话磨石沟”景区指挥部,将景区建设与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推进。新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3处,易地扶贫搬迁146户426人,危改8户28人;新建停车场3处,村活动广场2处2000余平方米,标准化卫生室1个,完善了村公共服务设施;铺设饮水管网10.1千米,解决全村10个组32处174户群众的饮水困难;改建河堤15公里,栽植西湖垂柳4700株,形成11.5公里西湖垂柳景观带;修通20多公里通组公路,硬化联户道路10公里,修建改造桥梁8座,密植翠竹40万余株,建设12.5公里塔云竹海景观带;改造老旧民居129户,对磨石沟口、李家院子、庙沟口和搬迁点等100户房屋院落进行绿化、美化、亮化。

吴相琴在丰收村“整治村容村貌·助力脱贫攻坚”誓师动员大会上说:“新家园要有新气象,我们村现在是3A级“童话磨石沟”景区所在地,必须打扫干净屋子迎八方客”,一番话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丰收村制定了《丰收村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聘请了保洁员,增强了家家户户环境卫生意识。采取“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方式解决了农村垃圾分散、距离远、垃圾处理难等问题;采取卫生评比、奖励激励、带领村干部上门帮助清扫等措施,引导群众改变不良生产生活习惯。经过3年的努力,村上脏乱差的现象彻底消失,通村道路成为翠竹走廊,河道两岸垂柳轻抚,屋舍院落坐落青山绿水间,全村一居一特色,处处都是景。

吴相琴和村班子遵循保护原始村落的原则,秉承田园城市及城市与乡村的“共生思想”,以“旅游+教育”为思路,打造最具创意、最具体验、最具影响力的亲子游、研学游基地,将原本的“穷沟沟”打造成以亲子互动体验为主题的“童话磨石沟”3A级景区累计完成投资6.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个,带动贫困户脱贫33户,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500个。

精神扶贫添动力

贫困群众穷怕了,也穷惯了。吴相琴深知扶贫必须是群众愿意干、主动干。她与村班子在全村推行“一约四会红十条”,设立道德评议委员会,定期开展道德评议,广泛挖掘先进典型,大张旗鼓表彰奖励,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来教育引导贫困户。2018年,村两委评选刘永旺等12人为“产业发展能手”,胡宗娥等10人为“孝老敬亲模范”,朱枝长等10户为“文明卫生家庭”,朱枝发等33户为“脱贫光荣户”。通过建立的爱心超市,实行爱心积分管理,对重点关爱户、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五保贫困户分别给予10分、20分、30分、50分的基础积分。每月底,由村爱心积分评议小组,根据贫困户当月现实表现,对照20条爱心积分标准进行集中评议,发放“爱心积分卡”,贫困群众凭“爱心积分卡”到村爱心超市,按1分兑换1元的标准,兑换领取同价值的自选商品,由“送”变“奖”,有效调动了群众脱贫积极性。

坚持用好“村规民约”,尊老爱老,率先建起县区域敬老院,对周边镇办的63名和本村的19名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对村上其余的21五保对象进行分散供养,全村40名五保老人都得到妥善安置和照顾。在村上设置曝光台,对铺张浪费、乱搭乱建、破坏环境、不孝敬父母、不管教子女、好吃懒做等十类人纳入“黑名单”管理,暂停部分优惠政策,由专人结对进行教育帮扶。通过正面引导和反面教育,全村群众转变了旧思想老观念,形成了遵纪守法、孝老爱亲、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现在是男女老少各尽其力、克难攻坚,家家忙发展,户户兴产业。

在吴相琴的带领下,丰收村实现了脱胎换骨般的蜕变,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列入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但是,吴相琴也有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二十年来,没有亲手给丈夫做上几顿饭;年迈的公公三次病重住院她却抽不出一天时间照看;无暇经管自己读书的孩子,孩子没能考上大学。

吴相琴说:“我已快到退休的年龄,金杯银杯都不如全村老百姓的口碑,再给群众多办几件实事,把童话小镇建的更美更好,带领全村群众甩掉贫困帽子,这是我追求了大半辈子的梦想。”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