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自强郭 斌:无臂不惧 自强不息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8-09-20 10:22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马家便民服务中心桥上村的贫困户刘斌就是自强不息的典范。15年前,一次意外夺去他的双臂,加之婚姻受挫、父母多病,赤贫的他没有自暴自弃,没有坐等靠,发展养殖愈挫愈勇,终获成功。脱贫的他深感党的恩情,主动申请入党,立志带着身边的穷乡亲一起走上致富路,成为当地群众交口称赞的“无臂强人”。
连遭不幸 不向命运低头 要做生活的强者
现在,提起刘斌,淳化县镇村各级帮扶干部无不竖起大拇指。人们为他的遭遇感到痛心。刘斌从一个弱者变成强者,凭的是不服输的精气神。
不幸接二连三,他不服输——
刘斌,1980年出生在桥上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母亲是聋哑人,儿时,父亲是顶梁柱靠几亩薄田维持一家6口(刘斌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生计。15岁时,由于家境贫寒,刘斌不得不辍学。到砖厂打工,后来去了阎良等地务工。2002年经人介绍,与妻子相识结婚,第二年就有了儿子。
2003年10月的一天,在棉花厂打工的刘斌在工作中被棉花打包机轧断双臂。出院后,刘斌失去劳动能力,和妻子感情破裂离婚。2005年,刘斌把一岁多的儿子扛在肩头,从阎良回到淳化老家。回到家,身心受挫的刘斌把自己关在房间,谁也不见。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整日以泪洗面。连同村村民也议论:“好好的娃儿,这下算是毁了”。
这段日子,刘斌经常寻思着怎么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母亲重度残疾,父母患上了布鲁菌病,弟弟妹妹的学费又没着落,特别是每每听到院子里孩子的哭声,他不忍心,他得站起来,撑起这个家。没了双臂,还有双脚,只要想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儿。刘斌学着独立穿衣、吃饭,靠手臂根部仅剩的半节臂肘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他甚至可以使用手机打电话、骑自己改装的三轮车。
养殖接连失利,他不气馁——
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这是刘斌的座右铭。生活可以自理后,刘斌开始思考着重头再来。起初,他试着养猪,可没经验,猪死了。后来,他想到养羊。每天早上,找来父亲帮忙,把绳子一头系在羊身上,一头绑在自己腰上,到地里放羊。第一次卖羊,刨去成本,净赚几百元。刘斌觉得自己干对了。
在放羊的过程中,刘斌有几次徘徊在生死的边缘。2007年的冬天,一次放羊时,刘斌不小心滑进了20多米深的土壕。从80度的坡直接滑了下去,躺在坑里起不来。刘斌用脚使劲蹬土墙,蹬了几个小时,墙边露出半个石头,勾住石头,才爬了起来。那天,回到家,已是晚上10点多。父亲见他浑身是血,问他出了什么事,他说:“走路摔了”。
常人无法想象刘斌养羊的艰辛。还有一次,刘斌买来一些羊羔,不知未经检疫,羊群得了传染病。几天时间,120多只羊死的只剩20多只。村里人出主意:“你把死羊卖了,多少换点钱”。“就算赔了钱,也不能干缺德事,再穷也不能没了道德底线。”刘斌把死羊一只只扛起,丢在村边的枯井,全给埋了。
充实脑子 政府帮衬 奋力摘掉穷帽子
吃一堑,长一智,之前失败的经验告诉刘斌,光靠吃苦耐劳不一定就能把羊养好。要想靠养羊脱贫,还得有技术、懂经验、善管理。
学习上网,掌握科学养殖技能——
养殖频频失利,让刘斌认识到文化知识的匮乏。他给家里拉了网线,拿着弟弟的旧电脑,一门心思学起上网。刚开始用电脑,键盘用不习惯,胳膊肘按下去,一按就是几个键。刘斌就来回试探肌肉的那个位置。两个多月功夫,刘斌不但能熟练地浏览网页,观看视频,而且还能和别人网上聊天,怎么科学搭配饲料,怎么防病治病,什么时候出栏合适,网上的知识,专家的指点,让刘斌从一个只懂放羊的“羊倌”成了半个“专家”。
刘斌还学会用嘴使用智能手机,通过互联网,和自己经常关注的央视七套《致富经》和《聚焦三农》栏目,不断学习充电。掌握了科学的养殖技术,刘斌养羊变的得心应手,养羊成活率逐年提高。
打开眼界,掌握更多致富渠道——
一次,刘斌去镇上卖羊。偶然认识了同样是残疾人、靠贩羊为生的姚宏远。看到姚宏远一天贩一只羊挣一百多,抵上自己半年养一只羊挣的钱。刘斌很钦佩,多次上门求教,拜了姚宏运为师。跟着姚宏远一起走街串巷,买羊贩羊。这期间,他的眼界打开。他发现,原来,致富的渠道不只养羊一条,只要脑子够活,赚钱的门路多着。
眼界开阔了,想法就多了。刘斌在网上看到一种名为黑麦的作物。相比淳化渭北高原,传统作物小麦的一年收一茬,黑麦一年可收三茬,果实既能食用,麦秆又能做饲料。刘斌在自家地里种了一亩多,目前长势不错。
政府帮扶,打消脱贫后顾之忧——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淳化县妇联派驻桥上村的第一书记王琪看到刘斌自主脱贫的愿望强烈,帮助刘斌落实了各项帮扶政策,为父母申报了大病救助补贴等,这些政策红利也让刘斌有了致富的本金。有一次,发了低保,同村一位领了钱的村民拽着他去下馆子。刘斌没有理睬,他认为钱吃了喝了就没了,买了羊不一样,好好养,就能生钱。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在刘斌的个人努力和政府帮扶下,家里已经盖起新房,全家喜迁新居。
饮水思源 回报党恩 脱贫再带贫困户
自助者人助之。淳化县镇村各级帮扶干部在多次入户走访后,给刘斌提出建议:“单打独斗成本高、风险大、竞争弱,只有规模养殖、精细管理才是长久之策。”而这也恰是刘斌所想。他申请了创业贷款和互助金,政府并按照每只羊200元的标准进行了补助。2017年3月,刘斌注册成立了博涛养殖专业合作社。
主动上门,发动贫困户加入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刘斌主动上门做工作,先后说服2户贫困户、3户养殖户加入。目前,合作社有100余只羊,推行股份制,每年按盈利的20%比例分红一次,剩余用作滚动发展资金。2017年底,刘斌兑现当初吸纳社员的承诺,给每户社员发放了近千元分红。
村民蒙思文评价:“刘斌这娃实在,跟他干放心”。“实在”是村民对刘斌的一致认可,也是刘斌坚守的原则。他认为,做人做事一定要实在,说一不二。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人愿意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才能做大做强。眼下,刘斌为人处事的口碑口口相传,合作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也带来不少合作伙伴,只要羊出栏就不愁销路,总有朋友找上门收购。刘斌正用带动其他贫困户共同致富的言行一致,践行着集体脱贫、共同富裕的理念。
申请入党,带贫困户共奔小康——
扩大养殖基地规模是刘斌2018年的最大梦想。按照刘斌的设想,新的养殖基地建起,养殖规模可达到2000只左右,10栋羊舍可带动60余户贫困户,除了分红,贫困户还可以打工,加上麦草料的回收,一旦合作社的养殖产业链形成,周边的贫困户脱贫指日可待。目前,养殖基地规划图已完成制作,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走上脱贫路的刘斌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刘斌在申请书上说,在他最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一次次帮过难关,给了生活希望,这份恩情永不能忘。他决心办好合作社,带着更多贫困户一起奔小康。
精神上的贫困,往往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而刘斌给自己的微信起名:笑看人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就是无臂强人刘斌的脱贫帮贫之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