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合力攻坚 > 行业扶贫

农闲人不闲 学习充电忙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19-12-12 10:00

目前,我省已经进入了传统的农闲时节,可农闲人不闲,全省各地利用有利时机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为来年农业生产进行技术和知识储备。

旬阳

蚕桑生产技术送农家

旬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抓住蚕桑生产关键季节,超前谋划,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重点镇启动冬季桑园管理技术指导工作,促进蚕桑产业提质增收,为来年蚕桑增收打牢基础。

近日,旬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先后对段家河、赵湾、麻坪等镇的蚕农就桑树冬季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肥培管理等进行全面培训。在段家河镇,蚕桑专家手持桑园冬管工具,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开始了桑树冬管现场演示,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通俗易懂的语言给蚕农进行讲解、示范。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还在此基础上给予养蚕大户桑剪、肥料等物资扶持。参加培训的蚕桑合作社社员及养蚕大户通过现场操作提高了冬管技术,他们都感到收获大,纷纷表示要尽快用学到的技术对自家桑园进行修剪、刷白、深耕、施肥管理。

这次培训有效解决了蚕农在桑园管理中遇到的诸多技术问题,提高了管理水平,进一步激发了蚕农依靠科技发展生产的热情,也为区域蚕桑提质增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西乡

围绕主导产业搞培训

“这样的课听着有效、管用!”近日在西乡县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堰口教学班课间休息时,几位学员围在一起热议着《畜禽养殖与疾病防治》的授课内容。

在今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西乡县农广校围绕主导产业搞培训,着力解决农民生产实践中知识不足、技能不强的问题,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产业实际,科学设置课程,力求做到培训内容新、形式活、效果实。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堰口教学班有学员70余人,大多数从事养殖产业,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当地养殖产业发展现状,按照养殖户需求,科学设置课程,做到内容新颖、新鲜,教材、课件、讲义、视频让学员愿意看、学得懂、有吸引力,切实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培训中,针对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让大家在用中学、学中用,增加农民的学习参与度,用案例、事件说话。同时,培训实行“课堂+现场”“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等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办网上班、掌上班,制作推送微课件、微视频,满足学员的不同学习需求。

佛坪

大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

近日,在佛坪县,农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入大棚、进养殖场、到田间地头,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骨干、新型职业农民、种植养殖大户等农村实用人才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指导,通过手把手培训、面对面指导,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传、帮、带,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今年以来,佛坪县大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提升带贫益贫能力,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佛坪县聘请专家教授开展农业政策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电子商务、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业实用技术讲座和现场指导,培训全县农业新型经营主体400余人次,培育认定初级职业农民50人。鼓励和组织优秀实用人才外出考察学习。为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科技宣传员”和“致富引领员”的作用,佛坪县在食用菌、猕猴桃、魔芋、中药材种植和中蜂、土鸡、黑猪养殖等产业中,选聘王继东等18名“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作为县产业扶贫技术服务“土专家”,围绕全县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动乡村产业稳步发展、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