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工业强 红枣香 旅游忙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19-11-28 10:00
在70年的奋斗历程中,陕西佳县从贫瘠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进步,经济总量由1949年的474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54.92亿元,增长了1158.6倍;地方财政收入由1949年的8.6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1.13亿元,是70年前的1320倍;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34万元,2018年达30.25亿元,是1949年的8897倍;201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8.97亿元,是1949年440万元的658.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9年的307元增加到2018年的9451元,增长了30倍……
近年来,陕西佳县全局筹划,落足长远,形成“千亿元园区、百亿元枣畜、百亿元文化旅游产业”三大产业,引领全县人民不断奋斗,全县呈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民安康、社会和谐的良好新局面。
工业园区强劲崛起,秉持“高端化引领、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发展思路,重点打造光伏材料、盐化工、LNG、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集群,推进工业强县。2017年成功建成园区黄河供水工程,是榆林市首个成功的黄河东线引水工程。2018年,榆佳工业园区被省政府批准为榆林市首家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入驻企业28家,项目总投资400多亿元,完成投资近150亿元,其中,有色天瑞公司生产的粒状多晶硅、电子级多晶硅和高纯硅烷气成功填补了国内三项技术空白。预计到“十三五”末,榆佳经济开发区将形成100亿元以上产值、千亿元产业规模,打造成佳县经济发展的带动区、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对外开放发展的新高地,成为佳县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一极。
红枣产业厚积薄发。佳县是中国红枣名县,目前,全县红枣面积达82万亩,有机红枣认证30万亩,正常年景红枣产量达20万吨。近年来,佳县围绕建设中国优质有机红枣产业基地、打造百亿元红枣产业目标,抓品牌、建基地、深转化、促营销,推动红枣产业提质增效。目前,已经形成枣缘红、佳宝等红枣规上加工企业12个,生产出红枣干制品、枣酒、红枣酵素等15种产品,特别是紫晶枣、冰酒等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海内外市场,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域旅游快速发展,佳县有文物景点850处,是榆林市首家全省十大旅游示范县、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县。近年来,佳县着力打造白云观为主的宗教文化民俗游、泥河沟千年古枣园为主的红枣之乡生态游、黄河水上乐园为主的秦晋峡谷风情游、毛主席转战线路为主的红色革命教育游、赤牛�q陕北民俗为主的民俗文化体验游五大旅游板块,重点实施了泥河沟千年古枣园、王家山大美石窑、东方红文化产业园、峪口艺术小镇等项目,加快发展赤牛�q、泥河沟等沿黄乡村旅游,着力构建“全县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的全域旅游格局。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3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1个、国家级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中国美丽乡村1个。2018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