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2+1+X”一体两翼 产业腾飞决战贫困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19-10-13 08:00
今年以来,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做大、做强、做优扶贫产业,引导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探索出“2+1+X(X�Q2)”具有泾阳特色发展思路。(“2”:奶山羊产业、棚栽设施农业,共为一主体;两翼即为,“1”:社区扶贫工厂、“X”指其他产业不超过2个)。全县各镇、村挂图作战、强力推进,不断健全带贫益贫和利益联结机制,把大部分贫困户都镶嵌进去,带动全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奶山羊产业 龙头带动 促三赢
泾阳雅泰乳业作为陕西省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市场、人才、技术、管理等综合优势,采取“村企联合、产业链接、基地连户、股份连心、责任连体,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管理,保护价全部收购”的“五连四统一保”雅泰模式,带领广大农户“抱团”闯市场、合作促共赢,群众之所以接受“五连四统一保”创新方式,最大的动力是通过股份合作建立了明晰的利益共享机制,把村集体、企业、群众连成“利益共同体”。通过“雅泰模式”已带动全县8个镇1.1万户群众发展奶山羊3万多只,其中1400户贫困户发展奶山羊9千多只,“羊产业”带给贫困户均年收入6千元以上,走出了一条企业带动精准扶贫的“雅泰模式”。
棚栽设施农业 提质增效 稳增收
泾阳县按照“一村一园一主体”、“一户一人一产业”的“六个一”思路,通过“支部+合作社+园区”合作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形成以农民土地入股,享受土地租金保底、效益分红、园区务工、政策补贴和无风险的“四得一无”模式。同时,还出台了《泾阳县“菜单式”产业脱贫实施方案》,采取订单农业,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服务+分红”的模式,全县涌现出了雅泰、日新、润兴、享优、绿盈盈等一批龙头企业,成为泾阳县产业脱贫的“四梁八柱”。目前,泾阳县17家蔬菜合作社提供就业岗位448个,其中贫困群众就业124人,年人均收入过万元;13家合作社、9个能人大户贷款2595万元,带动贫困户531户,年分红207.54 万元。
社区工厂 春笋破土 节节高
泾阳县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镇村配合,结合‘三变’企业主建”的思路,积极探索社区工厂建设新路子。先后创新制定了《泾阳县社区工厂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就业扶贫社区工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泾阳县就业扶贫社区工厂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由泾阳县财政出资,对新建的社区工厂进行建设奖补以及对每吸纳一名贫困劳动力就业都予以奖励,今年共向12家社区工厂发放100万元一次性建设奖补资金,将全县社区工厂建设推向了高潮。涌现出兴隆太和、桥底睿驰、安吴徐岩等社区扶贫工厂典型,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企业增效、脱贫增速。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社区工厂38家(其中认定23家),吸纳就业67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46人),在建19家。
特色产业 百花齐放 枝头秀
不断做优做强黑白红绿“四色”产业,发挥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打造形成了“王桥屈家香菜”“桥底刘孟樱桃”“安吴薛家番茄”“桥底阴郭锦鲤”“兴隆双槐花椒”“口镇紫皮大蒜”等具有区域优势的10个特色产业小镇。叫响了“奋斗柿”“泾番一号”“布步高升”手工布鞋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品牌。云阳“电商+快递”模式搭起农产品特色产业链,目前,云阳镇7200亩大棚设施,每年光西红柿就能卖出2亿多元,仅西红柿产业就给全镇2万名村民提供了稳定就业岗位,创业的群众达到1万余人,其中贫困户150余人。泾阳县在全县开始推广云阳模式,延伸到除了蔬菜以外涉及到类似于桃、苹果、柿子这样的农产品,都能通过这种模式,使更多的贫困户通过“电商+快递”模式走上致富道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