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触电”农产品成抢手货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19-08-22 08:00
8月9日,在长武县相公镇芋元村的青龙山电商服务中心,货架上摆满了土蜂蜜、杂粮、黄花菜等特产,不时有游客进店挑选。
“这些农产品都是我们从附近6个村259名贫困群众手中收来的,收购价每公斤比商贩地头收购价高出2毛至4毛钱。我们经过筛选、包装后,通过各种电商平台及实体店对其进行销售,解决了群众的销售难题。”青龙山电商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洋对记者说,去年7月,青龙山电商服务中心建成,次月线上平台打通,每年可根据市场需求销售约7.5万公斤至10万公斤农产品。
芋元村贫困群众尚天恩种了4亩黑豆。去年9月,黑豆丰收。面对1000公斤的黑豆,尚天恩发了愁:虽然他种植的黑豆没有使用农药化肥,但是客商上门给的收购价格低,甚至包不住成本。“难道还要像往年那样,每逢集会拉着黑豆到镇上去卖?”正当尚天恩发愁时,他得知青龙山有个电商服务中心,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往推销。让他没想到的是,电商服务中心把他的货一次性全收了,价格比地头价高出不少。尚天恩高兴坏了,见人就夸电商服务中心帮他解了销售难题。
相公镇消水村贫困群众冯玉红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巧娘”,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冯玉红的丈夫在外务工,她留在家里照顾婆婆和两个孩子,平时没事就做些虎头枕、虎头帽、肚兜、鞋垫等,并在自己的微信上售卖补贴家用,但一个月也卖不出几件。王洋在各村收购农产品时,看到冯玉红做的这些手工活非常精巧,当即决定长期收购。去年7月至今,青龙山电商服务中心收了冯玉红的四五十件手工艺品,并远销新疆等地。冯玉红因此有了稳定的收入。
像青龙山电商服务中心这样的平台,在长武县还有很多。长武县在扶持产业发展上,建立起“四个一”产业保障体系,在每个贫困村建立一个电商平台。截至2018年年底,该县共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具有地域特色的网店、微店220多个,线上交易商品260多种,全县物流快递单量488.1万单,实现线上交易额约8600万元,其中农产品销售收入约3000万元。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