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长短结合兴产业 助农致富有实招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19-07-28 10:00
近年来,延安市吴起县吴仓堡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围绕产业长期收益和短期效果相互依存的关系,按照长短结合抓产业、依托龙头带农户等思路,打出了“长短”结合、“高低”互补、的产业组合拳,逐渐走上了一条产业培育的兴农路,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奏鸣曲。
苹果产业是吴仓堡镇的支柱产业。2018年吴仓堡镇新建苹果园2500余亩,总面积达9000余亩,苹果产业格局进一步发展壮大。周关村地处高山、沟壑地带,农户居住分散,村两委确定了“保基础、调结构、惠民生”的产业发展思路,把山地苹果作为村子的主导产业。
“今年按照每亩100元的价格,一次性流转了500亩山地,全部种上了山地苹果。”周关村包村干部薛笙苑介绍,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整合各项资金共计270余万元,将村民手中闲置的土地资源进行流转发展苹果产业。
今年以来,吴仓堡镇按照吴起县苹果产业“扩面、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以“互联网+农业”的思路,建成了集智慧高效水肥一体灌溉,农药、沼液自动喷洒,实时气象和土壤信息,全程视频监控和防灾减灾五大系统为一体的丈方台智慧果园,促进了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
丈方台村村民程占宏是苹果种植大户,他高兴地表示:“果园装上智慧管理系统以来,果树的打药、浇水和施肥等环节全部省掉人工操作,还能有效进行早期防冻,我和老伴两人就能管理好整个园子。目前已经完成套袋45000多个,今年的仅苹果一项收入就能突破10万元。”
吴仓堡镇以苹果产业为核心的同时,各村产业发展上也注重推行“短平快”项目发展,有针对性地为群众量身制定短期见效益的产业项目。
今年,丈方台村在坝地上试种了“青优1号”水稻100亩。包村干部刘瑞山介绍:“过去村民们靠种植玉米、土豆,每亩地一年下来收入还不足1000元。种植水稻后,按照目前的生长状况,预计每亩在2000元以上,当年就能让农民获得收益。”
在党畔村,村集体经济依托能人大户代管,村集体入股的模式,发展肉用牛养殖,截止目前,该村已经向村民分红2次。同时,该村集体经济还发展油用牡丹种植和优质饲草玉米等产业,进一步盘活了村集体土地资源,实现了在壮大村集体经济过程中“多条腿”走路的发展模式。
据了解,近年来吴仓堡镇采取“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办法,根据市场需求,帮助农民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今年试种水稻100亩、白葱100亩、水肥一体高产玉米2000亩,正在新建周关200头驴场1个,200只湖羊场2个。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