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定制“三大菜单” 助推就业扶贫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19-07-23 08:09
玩具厂女工正在做工。
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582人,扶持自主创业76人,政府购岗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1293人,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518人……近年来,吴堡县精心制定产业带动、提供岗位、就业培训“三个菜单”,全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不落一户,不掉一人”,带动众多贫困群众闯出致富门路。
老霍家的手工空心挂面正在生产。
特色产业菜单——群众搭上脱贫“快车”
张家山镇传承千年的手工空心挂面是吴堡县有名的特色产业,作为张家山最大的挂面加工厂,老霍家手工空心挂面专业合作社搭载着全镇94户贫困户,每年给他们保底分红800元。据合作社负责人霍耀平介绍,这里同时为贫困户提供7个工种,月工资3000元左右的就业岗位,让参与进来的贫困户一边打工增收,一边学习挂面制作技艺,学成后自主创业加工手工空心挂面,合作社按照市场价格统一收购并包装出售。
“以前他们种粮和外出打工,辛苦一年才挣个几千元,如今挂挂面可比种地和打工强多了,既方便照顾家,还能学到技术。”霍耀平说。
老霍家手工空心挂面专业合作社在引领和规范手工挂面产业发展、推动精准扶贫方面作了很大贡献,带动该镇200多家农户将面“挂”起来,把钱袋子“鼓”起来。
据悉,吴堡县针对部分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无业可扶的状况,专门制定了鼓励涉农企业(合作社)搭载贫困户和吸纳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通过“保本分红”“养殖托管”“订单收购”等形式进行搭载,建立起以“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和“电商+加工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县共有55个新型经营主体搭载1716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00元以上。
宝船玩具厂女工薛小利正在做工。
扶贫车间菜单——农民变身“工薪族”
岔上镇川口村村民薛小利家境贫困,多年来丈夫在外务工,家中有年迈多病的父母需要她照看,还有正在上学的孩子,生活很是艰难。2018年作为易地搬迁户入住龙山惠民家园后,她一直想就近在县城里找份工作,但始终没有合适的机会。
去年年底,听说县上开了社区工厂招收女工,而且还对贫困户优先录取,薛小利便报了名,并且顺利进入吴堡县宝船玩具有限公司上班。从家庭妇女转变为“一线女工”,她欣喜地说:“现在在厂里上班,既能赚到钱又能学技术,还能在下班时间照顾家里,真是一举三得!”
近年来,吴堡县坚持以贫困村、移民搬迁社区为重点,鼓励全县村镇大力引进和发展以就业扶贫为目的的社区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新建的社区工厂给予一次性岗位补贴、场地租赁、水电费等各项资金合计83500元。目前全县已认定5个社区工厂、1个就业扶贫基地,共吸纳贫困人口126人。
吴堡县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
精准培训菜单——掌握创业“金钥匙”
近日,在县里举办的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班上,学员刘晓艳非常活跃,身患肢体二级残疾的她在吴堡县残联的资金帮扶下,做起了微商和电商生意,专门“吆喝”吴堡本地的特色农产品。
被大家称为“创业达人”的刘晓艳向众人这样介绍自己:“我之前在残联的帮助下开了两年杂货铺,后来又参加了几期残联组织的电商培训班,懂了点门道就自己创业了,每个月能有一两千收入。最近,我的淘宝店铺也上线了!”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吴堡县针对农村贫困群众因家庭、身体条件等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等情况,创新“出招”,逐镇逐村开展免费就业创业培训,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学会1项实用技能,让他们能够掌握创业“秘笈”。截至目前,吴堡县累计举办培训班20余期,参训人员达518人。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