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专栏>最新专题>脱贫攻坚三秦在行动>合力攻坚 > 行业扶贫

洋县:香菇达人“冯大能”

来源: 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 2019-07-22 11:12

“这些香菇是2017年初种下的,另一个大棚里的香菇是今年才种的。就是它们让我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有了一个香菇达人‘冯大能’的新名字。”7月3日,记者走进洋县茅坪镇东村四组,村民冯新庆指着长满香菇的椴木菌棒高兴地说。

今年46岁的冯新庆,家里有6口人,原来住在半山腰,交通条件落后,父母已70多岁,儿子在城里上学,女儿才1岁多,因无固定经济来源,家里困难。2015年,在村两委干部和易地搬迁政策的帮助下,全家才住进了现在修在路边的新房子里。

“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住上了新房子,可是家里依然是穷啊!人家帮得了我一时,能帮我一辈子吗?我得靠自己的双手干出点名堂来。”冯新庆告诉记者。2016年,他自筹资金5万元,争取扶贫资金5万元,开始种植香菇。

“那段时间真的很辛苦,为了把这个产业搞起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干活,常常顾不上吃饭,饿了就啃几口干馍,渴了就喝点山泉水。”冯新庆说。为了实现自己的香菇致富梦,他几乎把全县种香菇的大户跑了个遍,还到留坝、西乡、城固等地10余家香菇基地学习、联络商家。“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去年我的香菇纯收入6万多元,成功摘掉了穷帽子,今年又新发展了150余架,明年这个时候肯定会有个好收成。”冯新庆高兴地说。

“我们村地处山区,鲜香菇在保存、销售上都有一定困难,所以我把重点放在干香菇产品上。”冯新庆说,2018年年底,为了更好地发展香菇产业,他在县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建起了两座干香菇烘房,还参加了县上组织的产业能人大户到江苏如皋参访的学习团,一边学技术,一边拜访当地食用菌供销商,为自己的香菇拓展了销路。如今,香菇产业发展好了,冯新庆主动帮助村里有发展香菇产业意愿的农户种植香菇600余架。

“他不光产业搞得好,还很有经商头脑。今年,他投资了1万多元,注册了‘秦珍汉宝’网店,香菇产品远销江苏、福建等地,每月收入至少3000元。现在他是村里公认的‘冯大能’,外地商户都叫他香菇达人,我们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香菇产业致富村。”茅坪镇东村党支部书记任灵顺说。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