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让小农户钱袋子鼓起来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19-07-08 08:00
记者在眉县采访时,发现越来越多小农户的赚钱诀窍早已不局限在农产品增产上。自己家的农产品如何卖给需要的人群?城里的市民如何找到信赖的农产品?农产品如何做,才能让消费者信赖?更多的小农户开始转变思维,紧跟现代农业发展,关注市场需求,让自己从“商品小农”走向“现代小农”,在这样的理念下,他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每一次蜕变,都是一种新生。每多一份收入,对小农户都是莫大的鼓舞。请看小农户如何步步增收——
精准服务
确保小农户不掉队
“‘村村响’讲的是与咱农民有关的,每天饭时听广播都成了咱的习惯啦。”5月17日,记者在眉县首善街道办联丰村,见到正在吃午饭的村民文明松一边听着“村村响”喇叭里关于猕猴桃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一边高兴地说,“政府想得周到,我们小农户受益不少,要好好干呢。”
文明松口中的“村村响”是眉县在2018年下半年实施的广播村村响工程,利用全县各个村组安装的有线广播终端,为小农户播放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惠民政策、产业发展、实用技术等与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说起“村村响”的好处,槐芽镇红崖头村的贫困户杨丽莉最有发言权。杨丽莉双腿残疾,行动不便。去年7月,她无意中在“村村响”里听到电商知识培训访谈节目,眼前一亮,感觉电商销售非常适合自己。于是杨丽莉开着电动三轮车参加了一期县上的电商培训,8月便开始在网上预售自家种植的猕猴桃。
“我把父母在猕猴桃园子作务的情景拍成抖音发朋友圈,好多外地网友们纷纷点赞下单。”杨丽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有些激动,“我接的第一个单子是东北的,一单就要了32件,100多公斤呢。”杨丽莉把自己拍摄的视频、制作的抖音发到朋友圈,一下子成了猕猴桃网红,粉丝量突破10万。不到3个月时间,杨丽莉已在网上销售猕猴桃500多公斤,收入6万多元。“虽然我是残疾人,但是我也不能掉队。” 杨丽莉说。
除了“村村响”助力小农户,眉县还依托中央和我省农业项目建设,购买现代果园机械4500余台(套),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提高服务果农的能力;购买猕猴桃商品花粉470公斤,免费发放给果农使用,全县3.5万户农户受益;推广普及眉县猕猴桃十大关键技术,全年举办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电子商务、绿色果品基地创建、果品贮藏等培训会300多场次,培训农民8万余人次,提高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率。
小农户的诀窍
有规模更要有品质
在槐芽镇清湫村,从小向往田园生活的80后小伙子李琼胜放弃了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回家把自家10亩猕猴桃园子作务得风生水起。
“10亩果园,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小农户一样可以种得出色。”5月21日,在李琼胜的家里,他告诉记者,小农户挣钱的诀窍,首先是保证果品安全,种植理念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摒弃过去大水漫灌的浇水方式,现在滴灌等节水灌溉也被大多数小农户所接受。有机肥、生物菌更是不必说,已经成为他和乡亲们的种植标配。
精细化种植也让种植技术有了提高,以前猕猴桃授粉不分时段,从早到晚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授粉,现在,在8时至11时,果园湿度要保证在80%左右、温度13摄氏度至25摄氏度授粉最为合适;充分授粉是保证果品质量的重中之重,过去给猕猴桃授粉一次到两次,现在授粉在三次以上;过去修剪枝条,往往保留16至18根,现在只保留6至8根……“现在我园子里留下的枝条长度也比过去长了,多芽少枝才能让营养更充分。”李琼胜说。
得益于李琼胜的精细种植,去年,他10亩猕猴桃通过互联网卖了70多万元。“谁说小农户就不能挣大钱了?”李琼胜笑着说,“小农户也出高品质,也卖好价钱!”
特色种植
别出心裁促增收
南果北种?在眉县能种出火龙果?会甜吗?您可能不信,这种原产于非洲、在我国南方大面积种植的热带水果,在眉县不但种植成功,还让种植火龙果的常兴镇马家村村民马格雄的腰包鼓得厚厚的。
“我就这一个棚,只能来采摘,不往外卖。东西稀罕,每到成熟期,游客都来摘完了,我的火龙果不用出这个门就卖光了!”5月17日,记者在眉县见到马格雄的时候,他正和爱人在棚外面搭的简易房里准备吃晚饭。提起自己的火龙果,马格雄颇为自豪。
在占地近一亩大的火龙果大棚里,一株株火龙果茎一米多高,整整齐齐地立在畦垄中,像是绿色的瀑布,颇为壮观。
马格雄表示,他以前在惠州干过十几年,对火龙果习性非常熟悉,他认为,南果北种不是问题,只要建好大棚,控制好温度、合理施肥、科学管理就一定能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精心种植下,火龙果苗一天天长高了,很快长过了支架,结了果。2014年6月,大棚里终于结出第一批火龙果。火龙果对农药、化肥很敏感,一用就会导致果树死亡。“从不用喷施农药,施肥全部用的是农家肥。亩产2500公斤左右,一年能收8茬左右。亩收入十一二万元呢。”他告诉记者,他一共种植了4个品种,分别是女儿红、红水晶、红芙蓉、红锦龙。“因为不用考虑运输,我的果子都是等到成熟期才采摘,所以口感更甜。”
“下一步我要在旁边再建一个实验观光棚,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马格雄信心十足地说。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