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洋县:履职尽责促脱贫 ――洋县人大助推脱贫攻坚侧记
来源: 陕西省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19-03-12 10:00
“脱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民生、最难啃的‘硬骨头’,人大要履职尽责,善于监督,以‘踏石留印’的气魄,推动脱贫工作如期保质完成。”这是洋县人大常委会集体共识。
认真组织 积极行动
县人大认真贯彻县委精神,在县十七届一次人代会上,作出了《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议》,要求各级政府和人大根据规定和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决胜脱贫攻坚。县委脱贫攻坚冲锋号全面吹响后,县人大积极响应,向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发出倡议书,要求投身主战场,决战脱贫攻坚。去年6月份,在省市人大监督工作会召开后,县人大连夜召开了全县人大系统脱贫攻坚监督工作会,安排部署监督工作:常委会领导做好包抓片区督查,常委会委员做好所在工委的扶贫专题督查,基层乡镇人大做好所属辖区扶贫工作督查。采取查阅资料、座谈交流方式,重点督查政策宣传、产业发展、资料信息填写、扶贫干部精神面貌情况,并对全县18镇办和相关部门扶贫资金拨付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同时,强化人大机关包扶工作。选派第一书记和三人工作队驻村,指导帮扶村级组织开展脱贫工作。实行“321”结对帮扶机制和覆盖机关全体同志“白加黑”“5+2”工作机制,入户了解情况,制定贫困户帮扶计划,落实产业发展项目。并多次召开机关脱贫工作动员会、促进会、反馈会、协调会,确保人大机关包扶的槐树关镇石门村和王湾村脱贫攻坚工作不出差错、没有纰漏,走在全县前列。
集思广益 献计献策
全县脱贫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去年11月中旬,县人大调研组在常委会副主任陈学锋的主持下,专题召开了县扶贫办和13个行业推进组座谈会,从全县总盘了解扶贫工作情况。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互相探讨,交流补充,使所提问题客观准确,利于转变作风,改进工作。
如何破解难题?人大常委会六次会议专项听取政府关于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在审议时,35名委员围绕脱贫领域问题,献计献策。
“我认为要整合攻坚力量,强化领导带头、干部包扶、党员示范、全民参与机制,推进脱贫攻坚‘扶贫周’制度,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同时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唱好‘我要脱贫’的主角。”
“我认为要科学施策,纵深推进产业脱贫工程,规范完善‘两社一会’运作模式,强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融合产业发展,让产业脱贫工程惠及全体群众。”
“我觉得强化督察推进很必要。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单位的政策兑现。以十条铁轨为抓手,落实‘六个一督导法’,规范脱贫工作科学开展。”
......
县人大以审议意见形式,印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落实,并加大督促检查。目前,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落实整改工作。
用心参与 真情帮扶
人大机关从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入手,加大对贫困村路、水、电设施改造,硬化改造道路9.6公里,建设人饮工程2个,改造电压电路约4公里。引导群众发展产业,种油牡丹782亩,莲藕70亩,养猪265头,养牛107头。建立了洋县荣光专业合作社、石门村扶贫互助合作社、石门村互助资金协会。开展技术培训、宣讲健康知识、落实签约医生、协调医疗救助、资助贫困大学生等实际帮扶工作。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牟如虎多次到包抓的贫困村槐树关镇石门村督导检查脱贫工作,为镇村两级在石门村脱贫问题上出主意、想办法,帮助解决贫困户实际问题。2016年,积极协调资金为石门村贫困户杨世存家修建3间砖混结构的住房,结束了父女俩四面钻风漏雨的简易棚生活;2017年,为王湾村贫困户王玉建家盖起了面积99平方米新房,彻底改变了一家四口生活面貌,并在入户走访期间,多次自己掏腰包,接济一家人生活。考虑该贫困户经济状况太差,新房家徒四壁,牟如虎积极协调,为其添置家具,以渡难关。一次大雨走访期间,路遇石门村一家建房户临时住宿存在安全隐患,便从县城协调帐篷解决生活难题......
在常委会领导的率先垂范和组织带领下,机关包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效改善了包扶村经济面貌,提升了贫困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贫困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阳光和温暖。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